华夏军队进入灭了卡扎王朝的情报很快就送到了西洲各国。
他们这次开始彻底慌了,如果中洲西部被华夏拿了下来,那么下一步很大可能就会进攻西洲,他们现在军队的情况,怕是顶不住华夏的战舰和大炮。
以米字国和高卢国为首的“反石联盟”开始进一步扩大,他们开始在高卢国的卢浮宫黎塞留馆二楼商量下一步如何是好。
这间客厅的彩绘和雕刻丰富而绚丽,尽显奢华。
这里居然聚集了10个国家,他们之间打了这么多年,一直都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这次能坐在一起算是个奇迹
“华夏这虎狼之师如果占领了中洲西部,下一步肯定就是进攻我们的本土,我们要一定要联合起来,共同抵抗敌人,决不能让他拿下奥斯曼帝国。”
米字国国军作为这群人的老大,坐在c位首先发言。
奥斯曼帝国的皇帝低着头不敢吭声,他之前也是饱受列强欺负,这次不被华夏吞并,最终也会被这些列强吞并。
“我们要团结一起,一起合兵兵到奥斯曼的地盘上攻打华夏军队,一旦华夏军队占领了中洲西部,到时候,战争烧到我们本土,我们大家都会损失惨重。”
高卢国君紧随其后。
“华夏的炮弹和战舰要比我们的先进,现在领土又这么大,再让华夏发展个10年,一定会碾压我们,我们一定要让世界各地的国家都加入“反石联盟”,共同抵制华夏。”
斗牛国的君主发言,他似乎在回避高卢国君的问题,这也是人之常情,现在要派军队出征,万一被灭了,自己家的邻居攻打自己怎么办。
“我们还是说是出兵的事情吧,我们必须要组建一支“反石”大军,我们要把华夏的石达开打下台。”
米字国君强调发言。
然而,在座的君主都清楚,华夏这几年把米字国打得很惨,米字国才是华夏最大的敌人,如果真和华夏打仗,肯定是讨不到好处,而且还会被华夏记仇,当初毛熊国因为一座城被差点打成首都保卫战的事情印象深刻,之所以加入“反石联盟”,就是想当根墙头草,明着和米字国搞好关系,暗着不得罪华夏。
“我建议我们各派5万军队,组成50万大军,守住奥斯曼,高卢国和米字国可以出到10万兵。”
高卢国君马上应和,如果不是华夏把这两个国家都吊打了一顿,他们感情绝不可能这么好,这两家可是打了上百年的战争。
“我同意!”
斗牛国国君还记恨着华夏把他在中洲东南部的地盘抢走了。
其他的墙头草都纷纷点头。
这就面临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谁的军队在前,谁的在后,走在在前面的话显然是比较吃亏的。
他们最终的集中地点选择了南门巴格城。
除了米字国和高卢国比较积极,其他国家的军队都是主打一个慢慢行军。
蓝星1868年9月,第三十军和第三十一军兵分两路,一路攻打科威城(奥斯曼帝国领土),一路攻打利城(阿拉伯帝国领土)。
阿拉伯帝国几乎都是沙漠,奥斯曼帝国认为这里太过于贫瘠,所以一直没有占领,这里的士兵和华夏的士兵相比,可以说差十万八千里。
阿拉伯的士兵使用的主要是弯刀、长矛,还有少量的旧式火枪。
华夏野战炮往城上轰几下,利城就被解放了,这个地带人口非常少,目前几乎没有任何价值,好处就是可以为东北部的科威城构筑一道防线。
科威城才是这次主攻的方向。
蓝星1868年9月20日,第三十一军抵达了科威城外围。
奥斯曼帝国的君主这些年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想要挽救这个衰落的帝国,但是成效颇微,这里的军队也是具有一定的战斗力的,火枪大炮还是比较充足,毕竟他们和欧洲各国打了这么多年。
华夏野战炮已经一字排开,瞄准城墙,墙上的指挥官一脸严肃,毕竟这是他们第一次和华夏较量,听说西方国家这次会来支援,自己能坚持个10天就可以了,问题不大,而且华夏的军队数量只比守军多不到两倍。
聂士成亲自上前线指挥,这次的战役可不能马虎,奥斯曼帝国可以说是现在的中洲西部霸主。
聂士成看了看城墙上的防御工事,属于比较完善的,布满了炮孔和枪孔,还好华夏野战炮的威力和射程都碾压其他国家生产的大炮。
很明显,南门的防御要明显薄弱,其他的门还可能面临海上战舰的攻击,所以坚固程度比南门强。
建立的时候他们可能也想不到,这么快就有陆军能打到科威城。
“通讯兵,通知第三十军、三十一军,集中大炮火力打南门!”
当聂士成发出进攻的命令时,华夏野战炮释放出震撼人心的炮火。
炮弹轰击着科威城西城墙,果然,这里的防御工事很快就被打得支离破碎,爆炸声和烟雾弥漫在城市上空。
奥斯曼守军奋起抵抗,他们用火炮和步枪还击,试图遏制华夏军队的进攻,然而,他们发现他们的大炮,打不到华夏的营地,只能被动挨打。
“全部人,马上离开城墙,在城中找掩体躲炮弹。”
奥斯曼指挥官一下令,全部士兵马上撤下城墙。
“报告司令,敌军开始离开城墙。”
“下令,瞄准城门,炸开后士兵开始冲锋,务必尽快攻下科威城。”
聂士成望着远处的战场,下达了指令。
凭借着先进的步枪和机关枪,利用人数优势,打赢这场战还是不难的。
街道瞬间变成了战场,华夏士兵与奥斯曼军队进行激烈的巷战。
爆炸声和枪声回荡在狭窄的巷道里,士兵们用手榴弹和步枪争夺每一寸土地。
随着时间的推移,枪声逐渐靠近市中心,奥斯曼军队开始撤退,留下被摧毁的建筑物。
为了下一步巩固科威城,第三十军和第三十一军继续北上追击敌军,一路上都是各种小城,守军并不多。
当华夏军队追到距离巴格城两百公里的位置时,神奇的一幕发生了。
奥斯曼的守军已经过了幼发拉底河,而河对面,出现了几十万西洲各国的军队。
好家伙,援军居然来了。
隔着150米左右的江面,两军对峙,敌军人数是我军三倍有余。
然而,这会谁也不敢开枪,两边的士兵都举着枪,瞄准着对面的敌人。
聂士成听到通讯兵传来的这个消息后,也是惊呆了,看来西方各国已经联手了。
这会敌人人多势众,不能打,但是直接撤退也不太好,显得比较怂。
西方的各路将领也不敢开枪,谁都不想硬拼,就想华夏知难而退,不再往北打,如果自己几十万军队掉头,也是丢脸。
于是,将军代表到岸边开始喊话。
“对面的兄弟,我军人数高达50万,只要你们返回,我们就也原路返回,大家相安无事多好!”
“可以啊,那你们先返回,等你退军了,我们再退。”
“你们先退!”
……
很明显,谈不拢了。
于是,僵局从下午到了晚上,前排的士兵举枪举得手都麻了,又换了后排的上,轮流替换,谁也不想丢这个脸。
西方的将领是不想熬这个夜了,派兵传话。
“对面的兄弟,能不能这样,我们一起在岸边挥旗,三下后,同时撤退。”
西方士兵对着对面大喊。
这会聂士成刚打完哈欠。
“可以!”
华夏的士兵大喊!
第二天,西洲的新闻上到处报道:我军吓退华夏百万大军,保护了西洲的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