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宋军都对张燕给与厚望的时候,另一件震动天下的大事一朝彻底改变了天下时局。
确切的说是两件大事,只是这两件事发生的地点和时间都太近了,使得天下都将此视为了同一场战事。
四月中,击败郭援的大汉司空曹操采纳了侍中荀攸的建议:“愿所过城不下,直去,疾东据朝歌武库,食黎阳之粟,阻山河之险以令诸侯,虽无灭赵,天下固已定矣。”
由是曹操亲率两万余步骑直接越过河内郡,一举攻破河北在河内的军事重镇朝歌,夺城中武库,又大军席卷黎阳,斩赵军眭元进、吕威璜、王摩等十余将,尽获赵军后勤粮草。
黎阳是赵军在兖州一线驻扎的精锐部队最重要的粮仓,黎阳被曹操所破,兖州数万赵军顿时人心惶惶、军心浮动。
而吕蒙因此趁机发动猛攻,一举夺下坚城濮阳,兖州一线赵军彻底崩溃,赵将张子谦、高蕃等引军两万而降。
吕蒙行动迅捷,随即大举进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破东郡在黄河以北的治所东武阳,几乎切断整个兖、豫一带的赵军后路。一直固守的审配因此反而有落入了宋军的包围之中的风险。
此时赵军已经七零八落,审配最后统御的部队也不会超过三四万人。
这本就已经足够混乱了,但更要命的是,在邺城的袁绍,彻底惊慌失措,强令审配、高览、阎柔等将领放弃防线,立即向邺城回援。
审配在仓皇之下,极尽全力完成了部署,他主力渡河的仓亭与吕蒙大军仅一县之隔,他从阳平撤军之际,吕蒙也正在东武阳重整军队。
而数万大军的撤离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审配又令高览所部在东阿抵御孙策所部的追击。
只是高览此时已经是惊弓之鸟,双方交战,赵军失利,于是高览率部而降。
孙策当即挥师猛攻审配后军,赵军大败,被斩首上千,蹈河而死者数以千计。
四月二十一日,宋军主力终于全部突破黄河防线,向着魏郡继续开拔。
宋军主力从各个方向汇聚,旌旗招展,气势如虹,顺利攻破魏县,并迫降馆陶守将阎柔。
此时兖州军民杀赵将梁岐等人,举郡县以归宋。宋军从南到北尽收河南、兖州、青州一带州郡。
由是张辽率军从清河、太史慈率军从巨鹿纷纷向魏郡开拔而来,与孙策主力汇聚。
不过由于张燕未如军令进攻赵郡,也就是赵室所谓的京兆尹,使得赵军京畿之内尚未发生战乱,得以汇聚赵室残兵。
袁绍部将高干从上党、审配从兖州、以及部分将领从冀州,纷纷率兵至邺城汇合,连同袁绍在河北招募的新兵,共约六万余人。
当然此时宋军尤占据有兵力优势,仅孙策、吕蒙两军汇聚就有五万余人,再加上张辽、太史慈、张燕等人率军而至,宋军主力规模就不下八万人。
此外还有降将阎柔、高览等部也有合计万余人,孙策胸襟十分宽广,没有拆解其部队,允其统帅旧部随军征战。
汇聚于魏郡、巨鹿一带的宋军主力合兵超过十余万人。
此时战场上已经是局势非常复杂,有重兵正在整顿营寨,准备徐徐向前,也有精兵迅疾如风,驰援而至。
这个时候通讯不便的情况就显露无疑,全靠将领的个人发挥。
太史慈所部由于在巨鹿南下,距离更近所以三千余精锐骑兵率先抵达邺城之下。
审配所部三万余部队正在撤退往邺县城中,太史慈见状,当即不顾后方主力,振臂一呼:“诸将士,随我击贼。”
他所部三千精骑都是诸葛亮一手带出来的精锐,虽然以三千铁骑进攻三万余大军,却皆无惧色。
三千铁骑声势浩荡,气壮山河,立即向赵军发起了猛攻。
面对突袭而至的宋军,赵军立即派遣两千余骑兵前来阻击。
审配亲自督三军列阵于城下,陈于城南,宽十余里。
审配从子审荣别统五千余人,皆绿巾黄袄,号曰大戟士,为全军之精锐,坐镇中军。
太史慈以其将才,一举击溃赵军两千余骑兵。
三千铁骑,一战而破两千赵骑,无论如何都已经算是剽悍善战,所向无前。
邺城上数万观战的男女无不为之变色。
但骑兵交战还是浪费了半个时辰,赵军步兵主力已经排列开阵势。
宋军铁骑推锋而进,陷阵突陈,却完全无法撼动赵军方阵。
尤其审配忠烈慷慨,久习军旅,虽为士族亦披甲临阵,其麾下三万士卒皆河北精兵,燕赵豪杰,为之力战。
宋军与之奋战,却数战不利,邺中士女,观者如堵,甚至有人已经下城,靠近护城河一带观战。
猛攻一个多时辰,宋军战事不利,只能暂却退兵。
太史慈与副将陆逊整阵,陆逊见城上观战者云集如堵,乃与太史慈谏言道:“事急矣,当以权道破之。请先犯观者,因其扰而乘之。”
只是宋军军纪严明,严禁屠戮百姓。
纵然是太史慈这种大将也难以独断此事,不得不与监军刘晔议定此事。
刘晔乃道:“事急从权,某与将军共担之,乱其可也。”
三位将领达成一致,宋军铁骑遂薄城下,玄甲铁骑乱箭齐发,城墙上下顿时大嚣而走,转相腾藉,声如雷霆。
陆逊于是策马于阵前,传声大呼:“贼败矣!”
宋军众军复振,齐力急击之。
审配所部遂大败而走,退入邺城。
宋军主力顺势进围,遂围邺城。
前锋将士气势如虹,高歌猛进之际,宋军高层这里却没有普通将校那么乐观。
主要是高层这里,要考虑的不仅仅是战场上的局势。
孙策亲提大军进驻到魏县,与赵国国都邺县只剩下了几十里之隔,然后大军就驻扎于此地了。
之所以没有继续向前,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提防南方黎阳的曹操。
此时曹操已经兵进内黄,与宋军也仅一线之隔,沿清河而上就能直插宋军如今最重要的后勤之地魏县。
宋军不得不分兵警惕南方,以免己等全力攻城之际,曹操忽然掩其后,使宋军十万大军在邺县城下惨败而归。
这一战的形势也揭示了袁绍如今败落结局的最根本原因。
他妄自称帝,导致自己与天下势力皆离心离德。
汉室朝廷的公卿本来是有意平衡关东局势的,不使任何一方诸侯独大,从而威胁汉室天子的地位。
如果袁绍没有称帝,以曹操的心胸,很有可能摒弃前嫌,跟他组成袁、曹联军,在黄河防线共同对抗孙策。
北方多车骑,南方多步兵,在河南、河北交战,骑兵的优势太大了。不弱于赤壁之战,南方的水军优势。
以汉天子之威名,加上袁、曹两军的精兵强将,袁绍正面抗住孙策大军主力,天子军队出南阳,掩其后。
孙策大军必然是捉襟见肘,即便不说大败而归,至少也能迫使他北伐无疾而终。
朝廷已经有了跟袁绍结盟之意,可是袁绍妄自称帝,这使得袁、刘两家势必不可共存!
朝廷哪怕知道袁绍存在,更有利于汉室朝廷的延续,也只能被迫选择与袁绍为敌,给孙策以号令天下之权,督天下十三州讨伐袁绍。
这是完完全全饮鸩止渴的形势。
而结果也是不言而喻,二袁兄弟的称帝都是旋即使势力土崩,引得四面来攻。
更雷同的是,两方败的方式都是那么相似,因为军中无名将,而导致数次败于敌军之手,主力覆灭,从而一蹶不振。
袁氏兄弟过于注重名士的名望,统军之人多士人,而少豪杰。
自然非天下强军之敌。
虽说曹操攻击宋军的概率不大,可宋军还是不得不防。
孙策大军在魏县扎营之后,孙策就立即派人向西南探查其军情。
很快就有了结果,朱然亲自带着情报向孙策做出汇禀。
“宋公,据朝廷我方內间而言,曹操已收复河东、河内之地,今兵在内黄,图谋横断河北。”
“内黄。”孙策啧叹一声:“曹孟德因此地而起,难道能因此地而复振乎?”
曹操虽然戎马一生,经历的大小战事不计其数,辉煌大胜和凄惨大败都不计其数。
但内黄之战对曹操而言绝对是有非同一般意义的一战。
就是从内黄之战开始,曹操正式走上了汉末割据的舞台,开启了南征北战的诸侯生涯。
当时黑山贼于毒、白绕、眭固等率十多万人攻打魏郡、东郡,东郡太守王肱不能抵御。曹操引军入东郡,在濮阳击破白绕。袁绍因此表曹操为东郡太守,治所在东武阳。
初平三年(192年),曹操驻军顿丘,于毒等人攻打东武阳。诸将建议曹操回军救援,曹操欲图趁机袭击敌军本屯,对诸将说:“孙膑救赵而攻魏,耿弇欲攻西安而攻临菑。让敌军知道我军西进而回撤,则东武阳之急自解。如果他们不回,我就能攻破他们的本屯,他们却必不能拿下东武阳。”于是,曹操引兵西入山,攻打于毒等人的本屯。于毒得知后,放弃攻打东武阳而回军。曹操于是伏兵与内黄,邀击眭固,又与匈奴於夫罗交战,皆大获全胜。
而内黄之所以如此重要,正是因为这里有清河的三条支流交汇还有重要的大湖黄泽,不仅地理形势险要,还是重要的产粮之地。
所以朱然也说道:“此不容小觑也。据传闻赵军大将张郃已经率军归附汉室,如今汉室精兵六万余众,所缺者即粮也。有内黄、黎阳之粮,曹军未必不能军势复振。”
对此孙策不置可否,在乱世最珍贵的就是精兵,可最不值钱的同样也是精兵!
所谓精兵五六万,那不过是一场镜花水月罢了。
刘武周固强也,打的李唐龙兴之地都丢了,唐军名将每战必败。
结果被迫启用李世民,只数月即平。
而战法也很简单,即坚壁不战,待其粮尽自溃也。
曹操就算有六万大军,且屡战屡胜,打的宋军损兵折将,也难成什么大势。
只要孙策选用一位良将,坚壁拒之,曹操可不战而自败也。
所以孙策说道:“汉室地狭民少,粮草不足,自守有余,进取不足,若真兴六万之众而来,乃自缚于我,不劳而擒也!孤所忧者,其是否有其他异动?”
孙策目前最担忧的局势无疑是曹操写信给袁绍,让袁绍去帝号,然后重新臣服于汉室。
这种事,一般中原天子都乐见其成。
比如南越王赵佗去帝号,重新称臣。比如唐末的各个藩镇,称帝后复降得也数见不鲜,甚至吴越的钱俶向宋朝投降,而因此享受了真真正正的与国同休地位。
就连汉末当下,刘表、刘焉都有过僭越之举,建天子节杖,郊祭天地,朝廷都予以容忍。
如果袁绍去帝号,向汉室称臣,很难断言天子会怎么处置。
而朱然亦说道:“汉室最令人瞩目的异动就是前将军刘备率军向汉中进军,其志不小,甚至得关中诸将支持。”
孙策稍微意动,问道:“卿言下之意,汉室及关中诸将皆欲略蜀中以解粮草之困?”
朱然点头,说道:“內间言朝廷数有此议。曹操初不纳,但为谋臣所劝,终用刘备出蜀中。”
说完,朱然慨叹道:“宋公,曹操此人胸襟极大,数能摒弃前嫌而用人,若不制之,恐终为我心腹之患。”
孙策微微颔首,他曹操肯用刘备向蜀中进攻,可见其心胸亦足见其眼界。
曹操势力最大的问题无疑就是粮草不足,而蜀中恰恰是当世仅剩的产粮之地,刘璋又怯懦不足以任大事,其基业可夺也。
不过孙策却微微一笑,战略上的被动,战术上越努力可能造成的失败就越大。
所以孙策笑着对朱然说道:“此举未必对我不利,或许使孤速定天下者,即刘玄德也!”
对刘备的用兵才能,孙策一向不怎么认可,他算得上是名将,但很难算绝世名将。
给他一万部队,怕是他很难摧枯拉朽的打下汉中,而且有极大的概率攻蜀不顺,陷入僵持。
尤其是他的班底已经丧失殆尽,孙策想了想说道:“或许孤可以再助刘璋一臂之力。”(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