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火浣布已经撤去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但眼前的火浣布,可是域外王族用来裹尸,可保尸身不烂的宝物。
王元宝托小公主献来的仅此一匹,陛下连眼都不眨一下,便用来赏赐姚家,厚葬姚崇了。
都说人走茶凉!
亲眼所见玄宗依然厚待姚家,张说已经萌生退意,不打算再追回被姚奕骗写的碑文。
但是,他仍然心有不甘。
杨公公着翰林承旨拟旨时,献完宝物的李丝絮倚在玄宗怀里仰着小脑袋:“父皇,儿臣恰好要去姚府吊唁姚大人,正好替父皇将旨意和火浣布一并带去姚家。”
继他的小十用烧制琉璃器所得的五成,解决关中旱情的缺口后,紧接着又为他得了王氏琉璃市场三成的干股,以及献上火浣布售卖所得的三成。
他的小十与一般的皇子公主不同,绝无私心,哪怕愿意接受火浣布售卖的二成,也是为了研制医药,建造病坊救济所用,所行之事皆是有利于江山社稷。
玄宗还有什么不能答应她的?
“准了!”
玄宗皇帝慈爱道:“朕的小十真是有情有义。”
在大慈恩寺,李丝絮救下他孙女儿张莺莺一事,张说本就心存感激。
如今亲眼见证到十公主的不凡,他正要不吝言辞夸赞李丝絮。
李丝絮甜笑着看向他:“不知大人可愿陪丝丝同去姚府传旨?”
“这……”
张说表情凝滞了!
原来十公主在这儿等着他。
朝野没人不知道他跟姚崇的旧怨,意识到自己入了一个稚子瓮中,张说心头有些不悦。
李丝絮却像是全然没有发现张说脸色不好,反而弯腰深深的朝他鞠了个躬,一脸感激的样子。
张说一头雾水时,李丝絮解释:“丝丝是在感谢张大人!”
“姚大人过世时,丝丝随师父守在榻前,亲耳听到他交代姚公子,因为与大人政见不同,意见相左有过意气之争,与大人这等文武兼资的经世之才错过深交,实为平生之憾事。”
“因此姚大人的遗愿,就是想请张大人帮着写一道碑文。”
“姚公子无奈之下,只能硬着头皮找上张府,以为大人定会不依,结果大人却出乎意料,不仅替姚大人写下碑文,并盛赞了他一生的功德。”
李丝絮神色动容道:“完成了姚大人遗愿,姚公子捎信入宫给丝丝言明此事,丝丝得知张大人义举后很感动,觉得大人宰相肚里能撑船,大人心胸宽广,令丝丝十分钦佩。”
“丝丝何其有幸,能生在大唐,见识像姚大人张大人这等治世贤臣的风采……”
李丝絮说这番话时,仰着小脑袋一脸真诚看着张说,那双清澈的眸子里还盈满亮光。
张说触上小公主那双透亮盈着光的眼眸,竟是无言以对,只觉得那篇碑文是要不回来了。
十公主本就对他们张家有恩,哪怕小公主挖了个坑,他岂能跟公主太过计较?
小公主小小的算计了他一下,他家垍儿在穆公主婚宴那晚时又何尝没有算计过公主?
更何况,小公主将他和姚崇相提并论,直言他们是大唐的治世贤臣,还说什么宰相肚里能撑船。
小公主说这番话时,皇上十分乐见其成,用赞赏的目光在看他。
张说脑子里一热,脱口而出道:“岂好劳小公主跑一趟姚府,臣正巧要出宫,愿替圣上将旨意和火浣布一并带去姚家。”
等张说捧着火浣布和圣旨出了御书房,他十分迷茫,自己究竟干了什么?
他下朝后来见玄宗,是为了探皇上的口风,弄清楚皇上对姚家的态度,好追回为姚崇写的那篇碑文。
结果现在碑文没能追回来,反而还揽下了皇上赐姚家火浣布,厚葬姚崇旨意的差事。
关键是,姚家在京郊,他出宫去姚家压根不顺路啊!
小公主眼睛里盈着光说钦佩他时,提到了姚崇的遗愿,知道姚崇没能与他深交视为平生憾事的说辞是假,将小公主牵扯进来谋算他是真。
张说正在心内懊恼自己不如姚崇,死姚崇还能算计活张说时,李丝絮追出御书房喊住了他:“张大人,莺莺近来在府里忙些什么?”
“无非是识字弹琴。”
张说愣了一下,忙道:“公主在大慈恩寺的救命之恩,那丫头一直记着,时常在府里念叨公主。”
“自上次在望月楼一别,丝丝也十分挂念她。”
李丝絮甜笑:“大人帮丝丝捎个话,等下次宫中设宴时,丝丝邀她入宫来玩。”
罢了!
就当为莺莺那丫头,与小公主结个善缘。
揽下去姚家传旨送火浣布的差事,这哑巴亏他还得心甘情愿吃下了!
张说和颜悦色道:“有劳公主挂念,臣一定将公主托的话转告她……”
李丝絮跟张说聊了几句他孙女儿张莺莺,正要顺势聊到张垍赴考一事,替她月姐姐探一下张垍是否有把握考中。
她刚想开口,清风吹来一道散漫的声音:“巧了,今日竟在皇宫遇到了张大人。”
李丝絮和张说被打断,她循声望去,就见廊下转出来的人,竟是那天她和左卫侍郎大人送姜皎离京时,在城门外撞见的岐王。
自从修习了孙家那本道书上的吐纳呼吸法,李丝絮自以为听觉敏锐多了,还有张说回京任兵部尚书前,曾是朔方节度使,还一度平定叛乱。
以张说的功力,竟没有觉察到她岐王叔在靠近?
李丝絮正在猜测她这位王叔不像表面看上去的那么简单时,岐王已经走到了她和张说身侧,漫不经心的目光落在张说身上。
“张大人跟本王的小侄女在聊些什么?”
岐王一脸热情:“说起来本王与张大人还是故人,张大人回京后却不肯去本王府上拜访,每次本王想要去尚书府做客,偏巧大人也是朝事繁忙,不便见客。”
“若不是今日在皇兄的御书房外撞见,还以为大人有意要避开本王。”
“王爷说笑了,确是本官回京后朝事繁忙,没能去岐王府拜见王爷。”
张说与岐王寒暄了几句,像是一副避之不及的样子:“臣还要替陛下去姚家传旨,改日得闲了再与王爷把酒言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