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响声四起,他们都是小心的击了手中的火器,偶尔的流弹飞往百米外的对面也被对面出现的盾手给拦了下来。
而众矢之的的犀牛就没那么好运了,周身被打了个稀巴烂,哀鸣着被长枪手捅翻在地。
一时间周围的欢呼声直冲天际,不少观礼的人纷纷大听起刚才是什么来了,虽然他们见多识广知道定是火器,但是没见点火怎么就打响了?
李扬微微一笑,在侍卫的护卫下转身离开观礼台,他知道接下来会有很多人来拜访他的。
在东洋汉国现在吃饭已经完全不成问题,毕竟有钱,而且附近一带都是一年三熟的粮食产地,有什么不能买到。
李扬在国内实行的储备计划也是借鉴了后世以及现在中原地区的制度,粮价低时多方购入水稻等易于储存的粮食,深挖地窖储存,再加番薯等粮食作物已经在周边地区广泛开始种植,能不能养活过多的人口问题已经不是困扰城市展的问题了。
而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宣传和口口相传,任谁都知道在东海还有这样一颗明珠,周边的流民无不希望能进入到东洋汉国的势力范围。
只是现在东洋汉国对于周边土著居民流入有着种种限制,否则东洋汉国早就被周围不断涌入的人口给挤爆了。
李扬现在需要的是高素质的人才,以及大康人人口,少数民族统治多数人口毕竟不是长远之道。
现在国内的人口比例大致是三比七,也就是十个人中有三个大康人或是华裔,而且剩下的那七个人中也是各种族群的也有,完全无法挑战大康人的统治地位,但这还远远不够,李扬需要绝对的统治权。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仅仅针对大康人的移民令在一种并不是完全公开的情况下开始了——都是由当地的官府找到一些大康人移民,提出种种优惠条件鼓励他们返回故乡,接引更多的乡亲前往东洋汉国。
此刻那些新的移民已经从原来的迷惘不知所措转为了充满了希望,他们不但想更好的生活下去,回到家乡摆摆阔也是他们此刻的心理需要之一。
现在官府不但提供往返路费和正常出工的工钱,而且宫古商业协会的商船好吃好喝的招待住,一旦招徕一个人还有免除税收甚至是爵位的优惠,如何不让这些平民心动,不用干活就坐趟船还有工钱拿,就算是去碰碰运气也好啊
于是从下半年起,东洋汉国的人口每天都在稳步增加着。
东洋汉国采取严格的户籍制度,每个新入的人口都有登记,但并不是限制你在某个地方不能移动,而是登记清楚个人信息后放身份牌,一旦生任何问题都能找东洋汉国的官府。
不但人口在稳步增加,整个国家的状况也在持续好转着。
原本因为人口的素质确实不高,大的工厂作坊都聚集在宫古岛周围,这就大大限制了规模。
而随着李扬坚定不移的进行教育普及,从前是千人中也找不到一个能识字算术的,现在每十里八乡的,总还有几家聪慧的子弟被选派到宫古学堂中进行学习,成为了人人羡慕的国主门生。
这些学生都是充实到地方的,有学识和见识后,他的作为当然不同,在当地结合当地的实际,有的地方沿海,海滩平缓,动员全村全部落之力,在海滩搭建起建议的码头,官府虽然禁止随便砍伐树木,但是申请之下,砍伐一些树木,在请来有经验的工匠后,简易的近海小船被搭建起来,不是用来打渔的,而是用来货运,这些小货运船遍地开花,让整个东洋汉国原本被割裂开来的国土之间物流通畅,各地的联系前所未有的紧密。
而有的地方人口不缺,土地不缺,金鸡纳树、棉麻等药物、原料的种植也是一桩不错的买卖,从官府手中买牛和耕具价格都不贵,还能从日后的税收中慢慢的扣,东洋汉国农产品的价格向来不低,拥有先进的耕种工具和技术后,每人能获取的利益也是不小。
各地都是一片蓬勃展的态势,就这样,时间翻到了泽汉五年,李扬正式统治这片土地的第五个年头。
从登记在册的人口来看,已经达到了三十余万,和中原粗略估计在五千万以的人口确实没有什么可比性,但是比起同期的很多国家,东洋汉国现在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巨无霸了。
北方的东瀛各国已经不断在战栗了,前几年还不觉得怎样,但是现在放眼望去,东洋汉国若是有心,随时都能武装起一支令人恐怖的军队来踏平自己的国土,几个国王已经决定下次一定要随着大康的船队前去朝贡,现在,也只有寄希望于大康能对东洋汉国有一定的影响力了。
不过他们等不到这一天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李扬之前是一心埋头展,而且战争会消耗掉他展道路最为重要的人力资源,所以,即使是这样不好的国家,李扬也容忍了东瀛几个国家的继续存在。本来嘛,东瀛就是一个李扬想要踏平的地方,现在实力强大了的他怎么会放过收服东瀛各国的机会呢。
现在,一切不同了,亲军乌衣卫已经扩充到了五千人以,更不用说随时可以武装起来的义兵了。
就在泽汉五年初,李扬挥军三万,其中五千乌衣卫亲军,一万临时招募的义兵,另外还有一万五的杂役后勤士兵。
这样庞大的队伍,东瀛的诸国拼尽全力也不是不能组织起来,但是能维持这样庞大的军队多久呢?
三万人,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吃喝拉撒都不是一笔小数目,何况三万人要用的兵马器械,估计勉强组织起来的人马不到三天时间,一路就能跑散一大半。
而东洋汉国此次出征不同,三万人,即使是后勤杂役也是衣甲鲜明,现在东洋汉国产出的布匹完全占据了东海诸国的布市,不缺这点衣甲。
兵器吃喝更是不用说了,杂役们不需要过多的武装,主要是那一万五的战兵,乌衣卫不用说,职业士兵在这样的中世纪并不多见,他们全身覆甲,有精于骑战的马队,也有结阵严密的步兵方阵,还有一千人的火枪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