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制衣厂 由于方程的到来,李景临时决定出台新的政令,原本的出兵计划只能推迟了。
忙了数日,好容易把政令拟定完毕,天气突然冷了起来。
由于突然降温,许多事情一下子冒了出来,首先就是御寒问题。
从红山岭出来的士兵,冬天的衣物都是早有准备的,这个李最并不担心,但是新招的士兵很多没有御寒的冬衣,尤其是翼城县招的那些新兵。因为翼城县遭到流寇劫掠的次数最多,破坏的最严重,很多人家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
李景虽然调动了大量的粗布和棉花过来,但是这么多棉衣可不是一天两天能做出来的.
有家眷的士兵还行,可以把原料交给他们的家人来做,可是没有家人的士兵,只能雇人来做,一时半会儿李景还真找不到这么多妇女缝制棉衣。
另外在把棉花和粗布发给士兵的家属之后,还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士兵的家属竟然私自匿留棉花。
一套棉衣定量是五斤棉花,可是等拿回来一称,竟然只有三斤多重,那二斤棉花被士兵的家人给匿了。
得知这个消息李景只能苦笑,实在也不好去处罚这些士兵的家人.因为他们匿留的棉花大多是给孩子或者老人做了棉衣。
虽然李景没有追究这件事,但是通过这件事给李景提了个醒。
李景手下的士兵越来越多,需要的衣服,鞋子,帽子也会越来越多,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依靠家庭来为士兵们准备衣物了,以后耍成立制衣厂,制鞋厂和制帽厂等一系列的服装厂。
虽然这样会增加很多人员的开销,但是利用工厂生产同样也会节省很多原料。
以前李景大多是从老百姓家的手中购买布匹,或者是从布料行购买漂染过的布匹。现在斋要加工大量的军衣,那么就不能从老百姓手中或者是从小作坊买布了,完全可以成立一家纺织厂和印染厂,这样只需要收购棉花就行这样原材料也能省下一笔钱,省下的这笔钱用来给工人开资基本上就足够了。
实行产业化生产不但可以让闲余的人有工作可干,能贴补家用,还能带动大家的积极性,发挥所有人的智慧,提高生产力。
李景琢磨了一会儿,觉得这个办法还是可行的,就算不挣钱,甚至赔钱,办几个厂子也是划算的。
想到就做,李景当即把手下几名得力助手招来,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
听李景说要建制衣厂,杨柳风,方程等人均是目瞪口呆,都以为李景是在异想大开呢。
因为要建这样的厂子实在是难度太大。
首先要解决的是厂房,这么多人召集到一起做工,总得有个挡风遮雨的地方吧.
可现在外面天寒地冻的,根本不是建房的时候,另外现在士兵们正等着穿衣呢,等厂子建起来还不得冻死?想建厂,只能利用现成的房屋。
虽然现成的房屋也不是没有,不过是在县衙里面。
县衙所占的地方大着呢,一个县所有的公务都要在县衙里面处理,包括牢房都在里面,衙门里的官员和差役还有他们的家人都是在县衙里面居住的,实际上县城里人口最密集的地方就是县衙,这么多人在里面居住和办公,自然会有大量的房屋。
由于流寇攻占县城,县衙里面的人几乎被杀戮殆尽,很多房屋也被流寇们砸的稀巴烂,李景进驻县衙以后,虽然a新招纳了不少管事办差的人员,不过还是有大量的房w闲置着。
只是把厂子放在县衙里面,似乎有些不大合适,毕竟衙门是办公的地方,在衙门里办个厂子,实在是有些不像话。
不过李景显然是不在意这些的,因为李景从来不觉得当官的有什么了不起的,别说是在明朝,就算在现代,那些地方官员对李景来说也没有任何意义。
如果特工们要打地方官员的心思,随随便便就能找出一大堆罪名把那些所谓的官员扳倒,官员们也绝不敢对这些保卫国家的精英们有任何怠慢的地方.
至于到了明代,李景干的就是跟官府对抗的勾当,自然史不会在乎官府衙门的威严。
李景不在乎这些脸面上的东西,厂房的问题就算解决了。
把闲置的房屋里面的破烂收拾出去,然后把房屋打通,就是现成的厂房但是比厂房更难的则是招收员工。
要知道,就算是现代缝制衣物这样的活儿也是女人干的多,在古代则完全是女人的专利,男人是决不会做这样的活计的。
李景要搞制衣厂,势必要找女人出来做工,可是这时的女人是不许抛头露面的,女人要是随便出门那是要被人说闲话的,尤其是年轻的女人,女人只有到了一定年纪才能够随便出门。
制衣厂总不能全弄老太太来干活,有些活儿终究要找一些年轻的女人来做。
可是让年轻的女人出来做工,这个难度可想而知。
但是这个问题也难不住李景。李景天才地解决了这个令所有人认为无法解决的问题。
李景让杨柳风等人找来一些在县城里居住的士兵,然后告诉这些士兵,要建制衣厂,让他们把家眷送来做工,每人每月六钱银子的工钱,中午还管一顿吃的,要来做工的趁早,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
得知这个消息,那些士兵可谓欢呼雀跃,一个月六钱银子,他们以前干两三个月的活可能都挣不到这么多钱。
士兵们甚至没等李景说完,就回家把老娘,老婆,姐姐,妹妹们带了过来。
幸亏在城里居住的士兵人数不多,不然的话,依这些人的架势,李景还得建几个制衣厂才能容得下这么多人。
厂子有了,员工有了,接下来就是制衣的工具了,这个好办,让员工们自备。
这些女人整天没事儿就做针线活儿,工具那都是现成的。
那就开干吧!
几天后,李景治下的五座县城,每个县城的县衙里都开了一间工厂。
为了加快工作效率,李景对工厂的生产流程进行了规划,比如说制衣厂,李景把所有员工分成几个组.第一组根据衣服的式样制图,第二组根据图纸裁剪,第三组把裁剪好的布料缝制单片,第四组絮棉,第五组合片,第六组扫尾。
这样一来,效率大大提高,而且随着大家手头越来越熟练,生产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原本做一套棉衣一个人至少要两天时间,现在一个人一天能做好几件。
而且这样做出来的衣服,鞋子,帽子.样式几乎是一模一样。
可以说这几家工厂既解决了一部分人劳动就业的问题,又解决了士兵统一衣装的问题.
看到成衣不断地发放到士兵的乎中,杨柳风和方程等人对李景的安排佩服的五体投地,对此李景只是笑笑。
这种生产模式其实就是流水作业,作为现代人几乎没人不知道。
另外李景考虑的显然不止这些,李景明确规定,这几家工厂不属于官府衙门所有.而是他个人的产业。
官府衙门只管一件事情,那就是收税,由于眼下还不知道工厂的效益如何,姆月暂定税r为五十两银子,等日后厂子运转正常.再重新制定新的税额。
县衙的房子李景暂时租用,每月李景给县衙缴纳房屋租金。
对于李景的做法,杨柳风和方程等人都有些弄不明白,这五个县现在都是李景说了算,干嘛还要给县衙付房租?至于这几家工厂是谁的准不知道?
不就是个名义么,干嘛要分的这么清楚?
对此李景很耐心地对他们做出了解释。
首先,这几个县不是李景个人的,而是老百姓的,李景只有管理权,下面那些官员都是临时的管理者,做的不好.那就要卷铺盖滚蛋。
其次,济世军也不是李景一个人的,而是大家的,李景只是领导者,当然是最高领导者。
第三,这几家厂子所有的资金都是李景个人出的,跟济世军没有任何关系。
工厂生产出来的东西需要济世军出钱购买,厂子明确归属,账日才能分得清楚,下面的人才不会把李景个人的东西跟济世军的混为一谈。
第四,也是最关键的,防止官府的官员们插手这几家厂子的管理.从中捞钱。
对于李景的解释,众人只是似懂非懂,但是有一点他们是听明白了,官府是不能插手工厂的管理的,而且李景本人也缴税,甚至还缴纳房屋租金。
有这个例子摆在这里,任谁也不敢去占官府的便宜,至于做生意想不缴税,那是想都不要想了,李景本人都缴税,谁不缴税那是不想活了。
杨柳风和方程的领悟能力都是绝顶的,通过李景的做法马上明白很多好处。
杨柳风领悟的是财政收入,他粗略地计算了一下,如果下面所有的商家店铺都根据李景制定的税率缴税的话,那么县衙里面所有的官员差役的薪钠应该就差不了多少,从土地征收的赋税基本就是剩余。
要是像李景这样的厂子多办几家的话,那地方官府就会越来越富裕。
会员特权抢先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