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顿了顿,李景接道:“至于安国以后如何安排,得看他自己的意愿,他要不想从军或者从政,或者不是那块料,我安排了也没用。”
小五闻听轻轻点了点头。
走了一会儿,李景忽道:“小五,府里新来了几名书办,你和你那些兄弟不要见人家是读书人就瞧不起人,要跟他们搞好关系,你们都是我身边的人,你们要是不合,以后如何共处?”
小五尴尬地笑笑道:“知道了,我回去就告诉兄弟们。”
李景点点头,深吸了口气,摆摆手道:“回去吧,看你那些兄弟一个个如临大敌的样子,我哪有心情闲逛。”
小五笑笑道:“这不是为了保护您的安全么?”
李景摇摇头:“过了,我不喜欢这样。”
小五笑道:“等灭了东虏,兄弟们就不用这么紧张了。”
李景点点头,知道小五担心东虏派刺客刺杀自己,毕竟此前东虏曾做过这样的事情,虽然早被马五识破,但谁知道此后东虏还有没有继续派刺客?
别说东虏,自己以前不也想过派人刺杀皇太极么?只不过考虑到皇太极身边保护森严,刺杀实在太过困难,真要刺杀的话,必定会付出极大的代价,而且还不一定能成功。
反正皇太极早晚会落入自己的手中,根本没必要为了刺杀他损失人手,因此李景在权衡利弊之后,斤良快打消了刺杀皇太极的念头。
而东虏方面则不同,皇太极如此忌惮自己,派人来刺杀自己再正常不过了,现在大明和东虏强弱鲜明,皇太极可不会考虑什么代价,值不值得的问题。要是能杀了自己,东虏付出再大的代价都是值得的。
尤其现在这个时候,皇太极更是会不惜一切代价千掉自己,可以说小五和侍卫们对自己的安全保护做的一点也不过分。
琢磨了一下,李景说道:“在西苑那边的住所没有建好以前,这段时间我会住在宫里。家里这边你安排一下。”
小五闻听大喜,急忙说道:“您放心,家里我肯定安排妥妥的。”
李景点点头,缓步走回住所。
崇祯十年正月二十,乾清宫东暖阁。
李景正翻看奏折,沈正急匆匆走了进来。给朱由检行了一礼后,沈正从怀里掏出一封奏折说道:“大帅,归化府送来急报。”
见沈正神色凝重,李景放下奏折忙道:“出了什么事情?”
沈正叹了口气,将奏报递给李景道:“这是我刚才接到的归化府送来的奏报,归化府一带数日来连降大雪,许多地方地面积雪深达三尺,冻死牛羊无数,若不马上解决草料问题,还会有更多的牛羊饿死。”
李景一怔,接过奏报道:“这么严重?”
沈正点点头:“归化府知府是咱们的人,他绝不会谎报灾情。”
李景接过奏报看了看,神色也凝重起来。
去年蒙古三大部落归降以后,李景下令成立漠南蒙古布政使司,原来蒙古三大部落的王公任布政使和左右参政,分管所属部落的政务。
原归化城设归化府,下设多个州县,朝廷委派官员出任知府,县令等职,负责推行大明的政令,以及处理地方日常政务。
原来的蒙古军队全部裁撤,由朝廷委派军队于归化城和漠南行省周边驻军。
对于这样的安排,李景当初很是费了一番思量。
最初李景是打算以蒙人治蒙的,因为蒙古人刚刚归降,人心尚未稳定,以蒙古人管理蒙古人,便于稳定人心。
但是这三大部落跟东虏交好多年,李景又担心以蒙人治蒙,那些跟东虏关系密切的蒙古王公会搞出什么么蛾子出来。因此李景再三思量之下,想出以蒙古王公担任布政使司主官,以汉人担任地方主官这么个办法出来。
应该说,这些蒙古王公在各自的部落还是有一定的威望的,让他们担任行省最高长官蒙古人不会有多大怨言,而涉及到蒙古人内部的事情让他们自己处置,既给了他们一定的话语权,又免得汉人插手蒙古人的内部事务会激化民族矛盾。
最高的职务给了蒙古人,基层的职务李景则必须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李景收服蒙古,不是说蒙古投降归顺就没事儿了,蒙古人还想用原来自己那套管理办法肯定是不行的,李景要让蒙古彻底变成大明的一份子,要蒙古人执行大明颁布的政令。
而要蒙古人听话,首先就是裁撤他们的军队,没有军队,蒙古人就是没牙的老虎,叫唤得再凶,也扑腾不起浪花。
其次,就是负责推行政令的地方官府。如果李景派人掌控布政使之类的职务,下面的官员用蒙古人的话,下面的人不听话,政令同样执行不下去。
把最高职务给蒙古人,基层职务让汉人担任,就是为了推行政令。
实际上这是使用了两套行政班子,一套是蒙古人管理部落内部事务的布政使司衙门,一套是推行大明政令的地方官府。
虽然这么做会有许多弊病,比如说前期汉人可能会歧视甚至欺压蒙古人,但是等到蒙古人渐渐习惯并且接受大明的制度,真正并入大明的版图之后,李景必然会归政于蒙古人。
李景在召见那些投降的蒙古王公的时候,曾经把自己的这些想法告诉过他们,也坦诚前期会有不少的麻烦,但是李景也说过,只要蒙古人大力配合,以后蒙古方面遇到困难,不管是什么样的困难,大明都决不会袖手旁观,会把蒙古人当成汉人一样看待。
在大明强大的军事压力之下,蒙古王公就算不相信李景的话,也不敢多说什么,只能默认李景的安排。
这几个月来,蒙古方面却如李景所料,大事虽没有发生,但是小冲突不断,盖因蒙古人接受不了大明的制度和政令。
在蒙古人想来,打输了投降了,大不了以后每年给大明进贡,但是大明并不要蒙古人进贡,他们要蒙古人缴税。
地方官府根据大明的税收制度同样把蒙古人也划分了几个纳税等级,拥有五十只以下牲畜的牧民免税,拥有五十只至二百只牲畜的牧民需要缴纳一成的牲畜充作赋税,二百只至五百只牲畜的牧民缴纳两成作为赋税,五百只以上的缴纳三成作为赋税。
实际上蒙古的牧民除了极少数人是奴隶之外,大多都拥有五十只以上的牛羊马匹,否则他们这一年就无法生存,也就是说大多数人都要缴税。
蒙古人除了给王公贵族们上过供,还从来没有交过赋税,大明的官员一来就要他们缴税,自然引起他们的不满。
而大明的税官自打李景执政以来,又怕过谁来,不服的就打,不交税的就抢,由此引发的小冲突不断。
对于这种情况,李景并未出言干预,大明国内现在都是这种情况,何况蒙古?现在就是要用强力的手段,让大家知道交税才是对的,不交税就惩罚你。等大家都开始正常纳税了,那时再整顿部分税官违法乱纪的行为。
应该说蒙古 ... [,!]
(方面出现的情况还在李景的预料之中,但是李景没想到蒙古会突降暴雪。
如果牧民们的牲畜大量冻死饿死,以后几年牧民的日子就难过了,没有几年根本缓不过来,那样非但对蒙古人是个沉重的打击,对大明的打击也不小。
看完奏报,李景沉吟了一下道:“归化府那边是如何应对的?”
沈正叹道:“归化府知府请求驻归化总兵马科和大同总兵曹变蛟派兵帮蒙古人救灾,不过曹变蛟和马科说,动用军队需要征求大帅和曹将军的军令,实际上是不想帮蒙古人。
归化知府无奈之下,一面发动蒙古人自救,一面派人进京送信求援,希望朝廷拨付草料和粮食救急。”
李景点点头:“曹变蛟和马科曾跟蒙古人打过很多仗,对蒙古人没什么好感。虽然这次看问题有些短视,不过也在情理之中,我这就命人给他二人写信。”
说着李景扭头看向角落中一名书办道:“同敞,马上以大都督府的名义拟两份文书发给大同总兵曹变蛟和归化总兵马科,命他二人派兵帮蒙古人救灾。”
“是!”书办拱了拱手,略一沉吟,便即挥毫泼墨,顷刻间一封文书写就。
“国公爷请过目。”书办写完递给李景说道。
李景接过看了一遍不由连声称赞:“好,这封信写得有功力,把我刚才的意思都表达出来了。皇上,你也看看。”
朱由检接过看了一遍,也是连声夸奖:“这封信写得确实不凡,言简意赅,同时把李兄的意思都说出来了。好文笔!你叫什么名字?”
“承皇上夸奖,微臣姓张,名同敞。”那书办急忙躬身说道。
朱由检微微点了点头,忽然说道:“联听你说话好像是湖广江陵口音,不知跟江陵张家可有关系?”
张同敞迟疑了下回道。(f票皇上,张江陵便是微臣曾祖。”
“什么?”李景闻听霍然起身惊道:“你是太岳先生(张居正号太岳,又称张江陵的后人?”
张同敞苦笑一下道:“晚生不才,实是愧对先人。”
李景摆摆手:“你如此文采,如何愧对先人?前日我曾问起你的家世,你为何不直言相告?”
收起2楼2014-04- 16: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