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王家表姑娘,是个有福之人?
在座的都是正五品以上官员之妻,王启山的这外甥女,她们早就知道。
虽然她有一双巧手,但生父早亡、弱母多病、兄弟幼小……
宁宜臻这么一说,众人对视了一眼:皇后娘娘不是故意说说的吧?
——这王家、钱家都是从京城来,会不会是皇后娘娘早就与他们是旧识?
——眼见钱姑娘脱孝己半年,会不会王家人求着皇后娘娘给自家外甥女抬身价?
众夫人心里啼咕不停……
一边坐着的王咏春眼见风头都被自己表姐夺去了,心情就非常的不好。
她伸手拉了拉自己娘亲的衣服,示意她说话。
此时王夫人心里也是奇怪得不行,她真不知道这皇后娘娘为何把这个外甥夸成一朵花。
这个外甥女,就这么入了皇后娘娘的眼吗?
受到女儿的示意,她立即站起来,先跟宁宜臻请了个罪:“娘娘,这样吃饭也未免安静了点。”
“小女从小就专门请了女夫子,不如让她跟您弹一曲如何?”
这就按耐不住了?
什么跟她弹一曲?
是想给那边的皇帝弹一曲好不好!
心中耻笑不已的宁宜臻朝王咏春微微一笑:“准!”
很快,琴上来。
王咏春一脸自信的坐下,双手提起,一首《春江月夜》流淌而出……
“不错。”
虽然真的是一般般,但宁宜臻还是赞许了一声。
“赏!”
一声“赏”,春花拿了两样锦珠阁的首饰送上来。
物以稀为贵。
虽然这些首饰的制作材料在末世很普通,但到了这里却是稀世珍宝。
两件首饰一件碧蓝、一件桃粉,晶莹透剔、美丽逼人。
在座的夫人一看,一个个眼珠子瞪得天大:天啊,这是什么首饰啊,这也太漂亮了吧?
王咏春也被首饰的精致给迷住了。
毕竟世上没有不喜欢首饰的女子,而且还是独一无二的首饰。
看样子她的琴艺真的很厉害了,不知道皇上听了,会不会中意她……
“春儿,快谢恩啊!”
见女儿发呆,王夫人急了。
被提醒,王咏春才从美梦中回过神来。
她立即上前行了大礼:“谢皇后娘娘,娘娘千岁千千岁!”
宁宜臻淡淡的开了口:“平身!”
皇后对王咏春又赞又赏,几位夫人对她也纷纷赞许:“大小姐不愧是香怡夫人带出来的弟子,这琴艺就是好。”
“是啊是啊,王小姐这是得到了香怡夫人的真传啊,这琴艺在南州府怕是无人能及了!”
“岂止南州府,依妾身看,怕是在京城也没有几个人比得上!”
香怡夫人据说是南州一世家女,守了望门寡后立志不嫁人,而醉心于学术。
据说她曾被先帝的宠妃夸赞过,于是出名了。
因着她的名气,许多有钱人家把女儿送到她门下,学习诗书礼仪琴棋书画。
在她门下学过的女子,那都是极好说人家的姑娘。
一时间,大家女子皆以拜香怡夫人为师为傲。
当然,香怡夫人也不是人人都收的,当她的弟子,还得看资质。
王咏春一到南州府就跟了香怡夫人,父亲又是地方父母官,所以她非常的傲慢。
众人如此一夸,她更骄傲了,甚至开始飘了!
“表姐,皇后娘娘这么喜欢你,你也表演一个给她助助兴啊。”
钱清雨娘家是商户,自小学的就是技艺,对这些个琴棋书画,她真的是不怎么在行。
这话一出,她脸红了:“我……我不会……对不起……”
王咏春就是想让钱清雨丢脸,顿时道:“表姐,我记得你小时候也学过的。”
“其实表演只是个心意,无所谓好与差。”
“你再三推辞,不是不愿意表演给皇后娘娘与众位夫人看吧?”
这话一落,钱清雨的小脸瞬间就白了:“我我……娘娘恕罪,小女、小女……”
这个王姑娘,还真是一点亲情都没有。
其实她这点小本事,她倾缘阁随意拉一个出来,都比她强百倍!
心里有点不喜的宁宜臻怕吓着钱清雨,便微笑着道:“没关系,你别害怕。”
“人各有专精,与其学一些无病呻呤的东西,不如学些实在的来得好。”
“本宫小时候学这些也少,正因为一心醉心于医术,所以才有今天的水准。”
“钱姑娘,不会弹琴也不必在意,人不可能十全十美,这样的你:很好!”
这话一落,王夫人的脸煞白:这不争气的女儿,真是太没眼色了!
明明,皇帝刚才都看了她一眼呢。
而她,则被人夸得不知东西南北了!
王夫人恨恨的掐了自己女儿手上一把,然后赔着笑脸:“是是,娘娘说得对,姑娘家学些本事更好、更好。”
其实她想说,大户人家的女子,谁学技艺?
那是穷人家或商人家的女儿,才会学这些东西。
可王夫人不敢说,皇后娘娘出身可不是小户人家,当年孙家在大良可是一手遮天……
而她,却学了一身的医术。
若从三六九等来说,医术也属下等。
但这话,她不敢说啊。
“是是是,对对对,皇后娘娘是有远见之人,我等自愧不如!”
大家奉着、说着。
宁宜臻一点也不在意。
她一向奉行早上吃得好、中午吃得饱、晚上吃得少这个原则。
而且,布菜的春花与德公公还没吃饭呢。
见大家都吃得差不多了,便站了起来:“本宫吃饱了,你等慢慢吃。”
“本宫这几日赶路实在是累了,你们自便吧。”
皇后娘娘都不吃了,大家谁敢再吃?
众人纷纷起座:“恭送皇后娘娘!”
“免礼!”
皇后吃完走了,女席也就散了,王夫人让人引着她们下去喝茶了。
而男席依旧很热闹,他们在不停的敬着皇帝的酒。
门外,王咏春不想走,她认为自己的机会来了。
“娘,一会皇帝喝醒了,叫爹引他在左花厅喝杯茶,女儿煮点醒酒汤等着。”
王夫人觉得这确实是个机会,便点点头:“让徐妈去煮,我们在这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