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综合小说 > 大汉永存 > 第294章 东汉的轮回 (东汉幼儿园)

第294章 东汉的轮回 (东汉幼儿园)(1 / 1)

第294章 东汉的轮回 (东汉幼儿园)

勒石燕然,窦宪把被匈奴彻底打趴下了。

然而另一个更为强大的敌人正在悄悄崛起,在北匈奴土崩瓦解之时,迅速席卷了蒙古高原,成为接下来的草原霸主。

那便是鲜卑,但不光是鲜卑,对于此时的东汉王朝来讲,更要命的边患问题出现了,那便是羌乱。

羌人又称为西戎,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共有150个部落,在商周时便已出现在我国历史上。

到了汉代,羌人的分布范围大致如下:以西海郡(今青海)为中心,东到扶风(陕西西部),南至蜀郡、广汉郡(四川西北),西北邻接西域,北达陇西、天水(今甘肃一带)。

到东汉时,由于朝廷将羌人徙置于天水、陇西、扶风一带,与汉人杂居;东汉地方官吏及豪强对羌人加重剥削和搜刮,肆意虐待他们,激起羌人的愤满。

因此,羌人不断起兵反抗,爆发大规模战争。

第一次反叛是永初元年(公元107年)夏,汉朝廷强迫金城、陇西和汉阳三郡的羌人随征西域,被征羌人因“惧远屯不还“,在行至酒泉时相继逃散。

汉发令各郡县截击逃散的羌人,“或覆其庐落”,羌族部落被迫反抗。汉羌间第一次大规模战争爆发。

结果不言而喻,朝廷大败。

羌人势力日益强大,继续攻汉。

永初三年(公元109年)春,诸羌攻打三辅,汉派骑都尉任仁督诸郡屯兵前往解决。多次战斗均处不利。

第二年春,羌人又反复进攻褒中(陕西勉县东南),汉中太守郑勤急于反击,率兵大战羌人,结果大败,3000人被歼,自己也战死沙场。

永初五年(公元111年),羌人又不断进攻汉地,攻入河东(山西部分地区)、河内(河南部分地区)。

汉军无力制胜于羌,不得不采取消极防御办法,在赵、魏以及常山、中山(河北部分地区)大建坞堡作为屏障,先后“缮作坞候616所”,屯兵20余万。

发展到后面,朝廷为了平乱,只能再次选择全面放弃西域。直到20年后,班超的儿子班勇又玩了一次横扫西域,才再次把西域收回,一直维持到东汉末年。

羌人内附的问题,在刘秀统一之前就已经出现,毕竟随着气候变冷,青藏高原冻得受不了,所以越来越多的羌人跑到凉州甚至关中地区。

详细来看,羌乱大致有三方面原因,第一是随着越来越多的羌人涌入,土地和资源不够分。

第二是汉朝的官吏豪族没把人家当人,各种劳役,各种剥削。

第三是西北地区的自然灾害,这些没钱没地位的羌人根本就无法抵抗。

归根结底就是羌人没法活了,只能反了。

第一次羌乱了,从青藏高原波及到华北平原,用了12年才平掉,从公元107年开始,直到118年才结束,国库被掏空,死亡百姓不计其数。

第二次羌乱,用了五年平定,从公元140年开始到公元145年,说明有经验了,但同时发财的经验也有了。

凉州的豪族在利益的驱使下,会联合羌人对抗国家,而国家拨的巨额平叛资金却源源不断地装进了某些官员和将军的口袋里,而且形成了直接到顶的利益链,上面有人,我光明正大的贪污都没事儿。

上面知道我贪污,下面知道我贪污,同行和我一起贪污,黑,真他妈的黑!

将领们都在忙着搞银子,部队一片混乱,所以平乱的周期拉长了,士兵的伤亡加大了。

东汉的羌乱已经不是单纯的汉羌矛盾了,而是在利益的驱使下,形成了一个让国家不断衰弱,让百姓不停遭殃的恶性循环,他们在吸血,这些国家的‘顶梁柱’们已经成了一堆蚕食国家的蛀虫和吸血鬼。

所以,羌乱怎么能平定?

朝廷倒是找到了应对方式,用凉州本地人对付羌人,给他们职位,给他们权力,鼎鼎大名的凉州三明都是当地人,他们便是皇甫规、张奂与段颎。

可以说,羌乱几乎贯穿东汉王朝。国家对羌耗费千亿钱,却无法完全平定凉州,最后只能靠大量发行铜钱来解决财政问题,引起后续一系列问题,最终使国家越来越虚弱。

此时的羌乱,有点像是明末的辽东,只能拿钱砸,但国家越来越穷。

凉州将领凉州兵,管凉州人,很容易形成当地利益集团,只要军队统帅能力强,是完全能够一呼百应的。

万一闹事儿,你国家还管得了吗?

你可以在平乱后解除凉州三明的兵权,但如果遇上臭不要脸的,你该怎么办?

董卓就说了,我底下这帮人揪住不让我走啊,我一走,他们指定闹事,伱朝廷有办法吗?并没有。

鲜卑在北边进行轰炸,南匈奴接连反叛,还有遍地都是头上裹着黄巾的教徒在叛乱,凉州你还真不敢轻易管。

这就是东汉崩塌的外部因素,但和内部因素比起来,是真的一点都不可怕。

东汉的内部已经腐烂到无法挽救的地步,而这一切还得从东汉一个神奇的现象说起,那便是皇帝短命。

刘秀和刘协,一位是东汉帝国的开创者,一位是汉末乱世的见证者。然而,这两人无论是在位时间还是寿命,在东汉14位皇帝中都是绝对的第一梯队。

中间但凡有几个皇帝的寿命有他们那么长,东汉的寿命估计奔着300年去了,而不是只有195年。

其余的皇帝们,除了刘庄活到了47,剩下的11位,能过30,都算非常长寿。

光武帝刘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公元57年3月29日),享年六十三岁,谥号光武,在位32年,庙号世祖,安葬于原陵。

汉明帝刘庄(28年6月15日—75年9月5日),享年四十八岁,在位十八年。庙号显宗,谥号孝明皇帝,葬于显节陵。

汉章帝刘炟(56年—88年4月9日),在位13年,活了三十三岁,谥号孝章皇帝,庙号肃宗,安葬于敬陵。

汉和帝刘肇(79年-106年2月13日),在位十八年,终年二十七岁。谥号孝和皇帝,庙号穆宗(后除),葬于慎陵。

汉殇帝刘隆(105年11月5日—106年9月21日),东汉第五位皇帝,汉和帝刘肇少子,享年两岁,在位八个月,谥号为殇,史称孝殇皇帝,葬于康陵。

这就离大谱了,还没有断奶吧!

汉安刘祜(94年-125年4月30日),在位十九年,在位享年三十二岁,葬于恭陵,谥号孝安皇帝。

少帝刘懿,汉章帝刘炟之孙,济北惠王刘寿之子,只有十岁左右,当了一个月皇帝,凉凉了。

汉顺帝刘保(115年—144年9月20日),算长寿,活了三十岁左右。

汉冲帝刘炳(143年-145年2月15日),活了三岁,幼儿园没有毕业!

汉质帝刘缵(138年—146年7月26日),也就活了八岁,勉强上二年级了。

汉桓帝刘志(132年-168年1月25日),这个活得久,快36了都,厉害呀。

汉灵帝刘宏(157年—189年5月13日),也活了三十岁左右,相当不错!

刘辩(173年10月14日-190年3月6日),活了十七岁,当了一年皇帝,被董卓弄下台,还给毒死了。

最后,便是刘协(181年4月2日-234年4月21日,算是长命的,但一生都在妥协,是傀儡。

东汉皇帝的平均寿命,在大一统王朝中可以说是最低的,没有之一,生卒年份可考的13位帝王,平均寿命仅26.71岁(前少帝刘懿出生年份不可考)。

不仅远低于之前西汉的37.67岁,而且也是历代大一统王朝中唯一一个低于30岁的。

这还只是他们的寿命,他们的登基年纪那更小了,小得没法看了。

皇帝短命带来的影响不仅仅在当代,还有下一代,因为即便你活到30岁,你的孩子也不可能成年。

而皇帝们的普遍短命,让东汉王朝出现了一个神奇的现象,从第四位皇帝开始,清一色的未成年,有的甚至没断奶,长达130多年。

小孩不懂事儿,这权力得有人把控吧?这国家得有人治理吧?谁来呢?

当然是当妈的来。

谁来辅助呢?

肯定是舅舅姨母外公之类的亲戚嘛,也就是外戚。

不过小皇帝他总会长大,这权力就得拿回来了吧,回不来。

外戚不愿意撒手,因为权力会上瘾,有时候,他比世间任何毒药都厉害。

既然不给,就只能抢。

可皇帝单枪匹马也没法抢,所以得有团队。

找谁呢?肯定要找信得过的人呀?

没有谁会找不信任的人来干这些事情,而毫无疑问,和自己朝夕相处的宦官无疑是首选,他们没有根,不可能篡位,只能依靠皇帝。

所以皇帝和宦官组队干掉外戚,这权力就回来了。此时的宦官有了第二个身份,功臣,他们有权了。

然而,皇帝的短命必然会出现新的外戚,小皇帝也会再次长大,双方也会再次火拼,所以东汉王朝陷入了无尽的轮回。

外戚和宦官之间长期乱政长达百年,而无论是他们谁来代行皇权,都是只手遮天,因为东汉的皇权无法制衡。

当年刘秀为了巩固皇权,先是清退功臣集团,采用文官治国,军权牢牢把住了,然后将领尚书事这个头衔去了,设了尚书台,由皇帝亲自管理,政权牢牢把住了。

而且还把三公的部分权力分到了上书台。

这一下,皇帝不仅全权掌控内朝,连外朝的事儿都要管,皇权稳如泰山。

但皇帝一下管理这么多事儿,需要能力呀,东汉的未成年皇帝有能力吗?

也许有,也许没有!

不知道,因为能力还没发挥,人就没了。

于是,这么大的权力就落在了外戚手里,外戚能搞得定吗?

能,东汉外戚和西汉外戚可不一样,那都是有头有脸的世家大族,曾经的开国功臣,但凡掌权人家家族团队立马就过来了。

除了皇帝短命,外戚的干政也是促成这个轮回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为有的时候明明能立个年纪大的皇帝,但他们为了能长久掌权,外戚偏偏要立小的。

于是就促成了连续11位皇帝继位的时候,都是未成年的神奇现象。

挨个看看这个神奇现象下面的各种产物,看看一个王朝的内部是如何一点点腐烂的。

刘肇继位后,掌权的是西北窦家,窦宪为了豁免死罪,强行北伐,干掉了匈奴,直接一跃成了东汉第一权臣,那必然是更加的嚣张无极限,这本来就是嚣张的几点的人了,这还不得上天?

在窦宪眼中,他最牛,谁都不放在眼里,包括这位小皇帝,“小朋友,你敢嚣张,我就换了你。”

<div class="contentadv"> 他甚至产生自己当皇帝的想法,但看看王莽的下场,还是犹豫了。

窦宪平定匈奴后,威名大盛。于是以耿夔、任尚为爪牙,以邓叠、郭璜为心腹,以班固、傅毅皆置幕府,以典文章,把揽朝政,占据要津。

一时刺史、守令等官员多出其门。

尚书仆射郅寿、乐恢因为违忤窦宪之意,相继自杀。

朝臣震慑,望风承旨。窦笃进位特进,窦景为执金吾,窦瑰为光禄卿,兄弟当朝,贵重显赫,倾动京城……

刘肇也清楚,人家灭自己还真是轻而易举,因为朝廷的人都是人家的,不过身边的宦官还算信任,那和自己是一荣具荣,一损具损呀!

所以14岁的刘肇暗中找了几个人开始政变。

刘肇先来到北宫,命北军关闭城门,诛杀窦家党羽,接着派人收缴窦宪的将军金印,改封他为冠军后,遣送回封国后命他自尽。

窦宪到死都懵逼的了,因为他根本没想过自己不放在眼里的小皇帝竟然会玩政变。

或许刘肇确实有惊人的政治天赋,也或许这孩子背后有高人指点,反正最终窦家被敲掉,刘肇拿回了权力。

然而13年后,刘肇驾崩,享年27左右,他对内宽和爱民,对外兵略妥当,使“齐民岁增,辟土世广”,缔造“黎元宁康,万国协和”的局面,使东汉国力达到全盛。

同时,鼎盛之后必然是衰弱,这是万事万物的规律。

他死后,继位的是谁呢?史上最年轻的皇帝汉殇帝刘隆,刚过百日。就三个多月,不是不想立大的,而是存活率太低,十几个孩子全部夭折。

当然,刘隆坚持了半年也夭折了,于是将清河王的儿子刘祜被扶上皇位。

这孩子13岁,掌权的是邓太后,邓绥,这是个牛人,武则天一样的角色。

但这邓家也挺扯淡,最经典的事就是邓太后的哥哥邓骘去平羌乱,结果这家伙各种打不过,但回来就被封为大将军,这反向操作,简直是没把朝廷中的人当人呀。

永初二年(108年)冬天,邓骘派征西校尉任尚、车骑将军从事中郎司马钧率领各郡郡兵,在平襄同滇零率领的数万羌军交战,羌人假装投降,随后再度反叛,任尚和司马钧大败,八千多人战死。

羌军声势大振,实力强盛,朝廷无法控制。湟中地区各县的谷价,每石达一万钱,死亡的百姓无法统计,粮食运输十分艰难。

同月,邓绥命邓骘回师,留下任尚驻扎汉阳郡,负责各军的调度。汉安帝因为邓太后的原因,派使者迎接邓骘,任命他为大将军。

这种操作,要是刘秀知道,估计气得从棺材里爬出来了。

邓氏外戚掌权的这些年,除了羌乱就是羌乱。

羌乱完了,刘祜也长大了。随着邓太后去世,刘祜将早已看不顺眼的邓氏家族挨个清理干净。

不过没几年,刘祜也顶不住了,享年32岁。

继位的是冀北王的儿子刘懿,掌权的是阎太后,并非刘祜没有儿子,而是11岁,有点大,所以找了个更小的。

不过,这孩子不到一年就顶不住了。在阎氏家族商量继位人选之时,宦官集团行动了。

他们将刘祜的儿子刘保拥立为皇帝,紧接着发动政变,将阎氏家族全部诛杀。

接下来,谁来掌权呢?先是宦官,后面还是外戚。

刘保这孩子比较懦弱,把权力先后交给他的老丈人梁商和大舅哥梁冀,梁家外戚只手遮天。

刘保30岁左右驾崩,继位的是两岁的刘炳,结果没几个月崩了,然后九岁的汉质帝刘缵被扶上皇位。

不知道从哪里学了个词语,叫跋扈,他活学活用,指着梁冀张开就来了一句,“此跋扈将军也!”

结果被反手送了个毒饼毒死了。这外戚杀皇帝还能杀得如此随意,确实很跋扈。

在曹腾的推荐之下,梁冀将15岁的刘志扶上皇位,就是后来的桓帝。

《出师表》中:“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其中的桓就是汉桓帝。

这个曹腾可了不得,他是曹魏王朝中六个拥有帝号的人物之一,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唯一一个被正式授予正统皇帝称号的宦官,他是曹操的爷爷,不是亲的那种,也算是亲了,他爹是曹腾的养子曹嵩。

在没有后代的情况下,养子和亲儿子其实差不了太多。

这汉桓帝如坐针毡、如芒刺背,万一这货哪天给我个饼,我吃呢?还是不吃呢?

不能给他这个机会,所以先隐忍,然后找机会干他。

刘志当了13年的孙子后,决定动手,在厕所召集了五名宦官歃血为盟,然后召集近臣宣布梁冀的罪状,其他不说,光是毒死皇帝就是应该诛杀九族的,接着派人包围将军府,夺下蒋军印,梁冀自杀。

刘志下令将梁氏家族不论老小全部诛杀,而梁冀的党羽被诛杀的、免职的多达数百人,朝廷瞬间为之一空。

当年厕所歃血为盟的五位宦官皆被封侯,桓帝封单超为新丰侯,邑两万户,赐钱一千五百万;

封徐璜为武原侯,邑一万五千户,赐钱一千五百万;

封具瑗为东武阳侯,邑一万五千户,赐钱一千五百万;

左悺升任中常侍,封上蔡侯,邑一万三千户,赐钱一千三百万;

唐衡升任中常侍,封汝阳侯,邑一万三千户,赐钱一千三百万。

因五人同日受封,故世人谓之“五侯”。

这一下,宦官集团独揽大权。

这宦官集团可并非就那点人,人家有各种亲戚,各种干儿子,甚至有人专门自宫请求加入。

这一下,宦官的势力是越来越大,他们没有根,享受不了美色,心里多少也些变态,只能贪赃枉法,胡作非为,拼命搞钱,搞得百姓民不聊生。

不仅如此,豪族的利益,官僚的利益也让他们各种抢夺,人家肯定要反击。

所以士人集团站了出来,这当官的还有太学生,都属于士人集团。

面对胡作非为的宦官集团,这些知识分子便组团开怼,甚至和宦官直接发生冲突。

但人家刘志和宦官是拜过把子的,还是在厕所,所以通过宦官操作,经过一次举报,刘志以党人的罪名下令抓捕乱党,然后在宦官的严刑逼供之下,供出了200多人。

神奇的是,被当做党人对于知识分子来讲反而成了一种荣耀,很多没进名单的人都表示,快来抓我呀,即便后果是终身禁锢。

而这些人被放出来后,还真就成了英雄,还搞起了各种段位,从青铜到王者,还挺全乎。

太学生把敢于同宦官进行斗争的清流人物,冠以“三君”、“八俊”、“八顾”、“八及”、“八厨”等称号,表示对宦官集团的不满和蔑视。

这第一次党固之后,随着刘志的驾崩,也就翻篇了。

接下来,汉王朝的最终索命人入场了,那便是《出师表》中的汉灵帝刘宏,而士人集团和宦官集团的终极决战也将正式打响。

在最强王者,也就是“三君”之一窦武的号召下,天下士人纷纷响应,打算彻底灭了这群宦官。

无论实力还是名义,窦武这边都有着压倒性的优势,但你这么大张旗鼓,人家宦官当然会得到消息,而且如此敏感的政治斗争,你却没有杀伐果决的能力,想依赖自己的女儿窦太后干掉宦官。

然而他的女儿又是一个优柔寡断之人,所以党他们还在纠结怎么办的时候,人家宦官已经抢先行动了。

17个宦官歃血为盟,先是控制了刘宏和窦太后,接着派人抓捕窦武。

而这个时候窦武在干嘛呢?

你万万想不到,他竟然在休假。

天呀,他是真没把宦官放眼里啊,你这不死谁死呀!

公元168年(建宁元年)九月,宦官王甫、曹节等,众宦官歃血为盟,当晚发动政变,史称“九月辛亥政变”。

窦武得知消息后,立马逃到侄子那儿,召集了5000人进行对抗,结果兵败自杀,其他参与者要么被杀,要么自杀,相关人员被清洗掉一大片,朝廷为之一空。

后来永昌郡太守曹鸾上书为党人鸣冤,结果刘宏大怒,活活把他打死,然后下令将所谓的党人彻底打清扫,朝廷为之大空,国家的栋梁之财全没了,你拿什么治国,拿什么立国?赋税谁来收?百姓谁来管?宦官吗?

就算张让是您爸,赵忠是您妈,可他们能行吗?他们只会横征暴敛,欺压百姓,并不会帮你治理国家。

刘宏表示,急什么急?职位空缺的不正好拿来卖吗?朕卖官的钱难道还顶不上那点税收吗?

卖官的卖官了,有钱的全款,没钱的分期,除了朕皇帝这个位置,其他官随便挑随便选。

三公这种级别的咱得拍卖,价高者得,卖的钱都是我刘宏的私房钱,这货除了挣钱没节操之外,花钱更是没节操。

除了广收天下珍宝,还在后宫搞了条商业街,让宫女太监们和他一起玩剧本杀,天天驾着四条毛驴拉着车,自我感觉非常良好……

汉灵帝刘宏成年之后,沉迷美色无法自拔,但凡是有点姿色的宫女,只要被刘宏看到,基本都逃不过魔爪。

最巅峰时期,刘宏曾在半个月的时间内,临幸了上百个宫女。

为了便于自己行乐,刘宏还发明了“开裆裤”,要求所有宫女只能穿开裆裤,只是为了省去脱衣服这个步骤。

除了发明开裆裤外,刘宏应该也是第一个提出“露天泳池”概念的人,他命人在后宫修建了一个大型游泳池,还让嫔妃宫女一丝不挂入池,整日陪着他嬉戏玩闹。

至于所谓的江山社稷,早已被刘宏抛在脑后。

甚至这个一国之主,还带头学起了胡人文化,他身着胡人衣,拉起胡人乐,满朝文武为了讨好这个昏庸的皇帝,竟让狗穿着官服招摇过市,简直就是离了个大谱……

反正他所做的一切都在变相的让士人失望,让百姓绝望。

战乱、兼并、剥削、灾害全都疯狂砸在百姓身上,遍地都是盗匪,遍地都是流民。

此时,一个口号即将响遍大江南北!

最新小说: 真千金被赶出府,摄政王宠翻了 浅藏心动 一个代号叫老鬼的特战兵 四合院开局从军问鼎青天路 宜修重生纯元梗它不管用了! 真千金她马甲又掉了 冰河末世,我囤积了百亿物资张奕方雨晴 逆天邪神 萧澈夏倾月. 御天魔主萧澈夏倾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