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综合小说 > 大汉永存 > 第305章 半步天选之子

第305章 半步天选之子(1 / 1)

第305章 半步天选之子

“辽东?”

如果江东在黄巾军眼中是落后、野蛮、荒芜之地,那辽东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里的辽东也不是指辽东半岛,而是指老哈河到西辽河的河段以东,往东一直到鸭绿江、燕山以北环绕渤海的地区。

老哈河至西辽河的河段在古代曾经属于辽水一部分,这段河段以东也可称作辽水以东,简称辽东。包括今辽宁全部,吉林一部分,河北东北部,还有朝鲜北部一部分。

也行别人不了解,可张宁过目不忘,又是后世来的,对辽东的历史非常了解。

“辽东“一名最早见于《管子》一书。据《管子地数》篇所载,春秋战国初年,管仲向齐桓公献策说:“齐有渠展之盐,燕有辽东之煮。“

根据《春秋左传》的记载,管仲卒于鲁僖公十七年,即公元前643年。

据此,可以推断辽东地名的出现应该早于公元前643年,那这么算,辽东的历史也是非常悠久的。

辽东割据的时间往往不算多,有春秋战国时期的燕国、秦末到西汉初年的燕国,往往到东汉初年的彭宠,东汉和三国的公孙度和公孙渊家族,五胡乱华的前燕和北燕,唐朝的安禄山割据,唐朝末年五代后梁的如龙军节度使,明朝末年的后金和清朝宁国的奉系军阀等等。

与割据时间相比,辽东反而长期是东胡的领地,东胡也不是今天所说的东胡,而古代的东胡指匈奴以东的胡人,也就是东北的胡人。

辽东是东胡和中原的交汇处,在胡人和中原王朝的江湖争斗和交流中,互有胜负,互有进退。

在辽东建立政权的东胡有孤竹、契丹、高句丽、女真、满族等。

在夏朝时期,在辽东地区生活着屿夷、有易氏等东夷民族,严格来说不是游牧民族。

他们是游牧、农耕和渔猎三者结合的民族,而且以农耕为主,这些民族也可以视为早期东胡。

到了商朝时期,商朝疆域扩展到燕山脚下,这个时候,辽东的东夷发展为孤竹、山戎等东胡民族。

公元前1044年,周武王灭商后,封姬奭于燕地即今北京地区,是为燕召公。

春秋开始后,由于分封制,周王室衰落,各个诸侯国拥有独立的行政、财政和军事等权力,各个诸侯国趁机割据。

燕国也不甘落后,趁机割据,向四周扩张,那时候,辽东名义上属于燕国,可是在历代燕王眼中,那里不过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后院。

燕国西边是强悍的赵国,南边是齐国,要扩张只能往东北方向发展。

燕昭王即位后,为了发展的需求,燕国上下意识到辽东的重要性——那里有着肥沃的土地,广阔的战略空间;

于是,燕国准备对辽东动手,这也是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有血泪,有耻辱,有立志,值得被铭记。

在战国七雄中,就属燕国和韩国实力最弱。燕国是周王朝最早分封的诸侯国之一,资格很老,但国力有限,仅仅靠着地处偏远,才没有被其他大国所吞并。

韩国曾经有过著名的申不害变法,加之山民剽悍,又盛产强弓劲弩,所以有“劲韩”之称。

而燕国,在战国初年,除了摆摆老资格,基本上就没有任何值得一提的事了。

别说超级大国秦国和齐国,就连新兴的赵国也没把燕国放在眼里。当时燕国的国都蓟城(今北京),完全不像现在的北京这般繁华拥堵,就是一座稍大一点的边陲城池。

为了富国强兵,燕王哙主动学习尧舜,把王位禅让给了聪明能干的相国子之。

子之这个人能力很强,也很能表现。上位之前,忠心耿耿,事事替君王谋划……

可是人心隔肚皮,王位到手,他就开始暴露本质,变得专断独行。

这不就是一个妥妥的王莽和司马懿吗?

他的上位,直接引起了以太子姬平为首的燕国旧贵族的不满。很快,两拨人拉开架势,大打出手。

结果,燕王哙、姬平、子之,统统死在了内乱中。邻居有难,齐国岂能袖手旁观?

当时的赵国虽然也厉害,但还没有吞并燕国的实力。他是三家分晋出来的,自己还忙着巩固地位,发展实力,没有能力去全力打燕国。

于是,野心勃勃的齐宣王看准机会,派大军落井下石、趁火打劫,直接一举攻下蓟城,然后赖着不走,堂而皇之的当起了燕国的新主人。

燕国再窝囊,那也是几百年的老诸侯,一大块肥肉,岂容你齐国一人独吞?

而且你一旦吞下去了,国力强大了,那周围的赵国、魏国、楚国还不得担惊受怕的?

其他国家自然不能日齐国如意,可齐国已经占领了燕国,只好软硬兼施,外交斡旋和军事威胁一起上。

总之,一句话,“你齐国要么把燕国平分给大家,要么退出燕国,如果不干,我们就联合起来弄死伱!”

双拳难敌四手呀,当年秦国如此厉害,还是被六国联军吓得几十年不敢东出,齐宣王没办法,只好下令撤兵。

来都来了,也不能白来一趟,他大手一挥,临走前把燕国财货扫荡一空,狠狠捞了一票。

自此,齐国和燕国就此结下世仇。

可齐国强,燕国弱,落后就要挨打,自古不变,现在应该怎么办?

唯四个字,富国强兵。

可这四个字说得容易,谁不会说?但不是张着嘴巴,喊几句口号,国家就能强大了。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甚至一个人,很多时候往往是在外部的压力和威胁下强大起来的。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大概就是如此。

压力和苦难往往能够磨炼一个人,也能压倒一个人,撑过去,就是浴火重生。

反之,撑不过去,便是尸骨累累,成为别人的垫脚石,现实就是如此冰冷而残酷。

燕国是幸运的,他确确实实在齐国和赵国的威胁下强大起来了。

而它的强大,离不开四个人——燕昭王、苏秦、乐毅、秦开。

正是这四个人,定下了开发辽东的大计。

燕国开发辽东有三个目的:驱逐东胡、开荒屯田、秘密练兵。

驱逐东胡,是为了解除北方东胡对燕国侧后方的威胁;

开荒屯田,是为了让燕国获取军粮和木材,储备战略物资;

秘密练兵,是为了避开诸侯的耳目,为一举打败齐国做准备。

燕昭王,初流亡在韩国。燕王哙禅位于相国子之,引发燕国内乱。子之三年(公元前314年),齐国攻破燕国,燕王哙和子之被杀。他被赵武灵王派人送归。

他即位后,卑身厚币招纳贤士,师事郭隗,士人争相趋燕。外用苏秦,内用乐毅,经过长期休养生息,国家殷富,士卒效命。

燕昭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84年),遣乐毅率军联合三晋及秦楚之师攻齐,大破齐军,占领齐城邑七十余座,齐湣王败死,自此,燕国进入鼎盛时期。

乐毅,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其先祖乐羊为魏文侯(魏斯,魏国开国君主)手下的将领。

<div class="contentadv"> 他的先祖乐羊曾率兵攻取中山(参见魏灭中山之战),因功被封在灵寿,乐羊死后,葬于灵寿,从此乐氏子孙便世代定居在这里。

中山复国后,又被赵武灵王所灭(参见赵攻中山之战),乐毅也就成了赵国人。

乐毅在赵国得不到重用,就离开赵国来到魏国,然后是燕国。

求贤若渴的燕昭王自然重用他,他也知恩图报,积极的协助燕昭王对燕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帮助燕昭王为燕国制定起严格缜密的法律,让燕国的各项事业逐步走向正轨。

他让燕昭王的用才之道日益完备,用严厉的官员审核制度淘汰昏庸无能及尸位素餐之辈。

他督促燕昭王抛弃用人唯亲和以地位取人的陈规陋习,为燕国缔造起清明的政治,除此之外,他还不忘用丰厚的奖励来强化民众的向心力,让燕昭王成功的在下层民众间树立起威信。

总之,在乐毅的努力下,燕国因战乱而废弛的纲纪伦常、法律制度都一一恢复。

公元前284年,他统帅燕国等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七十余城,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报了强齐伐燕之仇。后因受燕惠王的猜忌,无奈投奔赵国,被封于观津,号为望诸君。

苏秦,这就不用多说了,纵横家的代表,他为保护燕国,打击齐国,特奉燕昭王命入齐,从事反间活动,使齐疲于对外战争,以便攻齐复仇。

后燕将乐毅联合5国大举攻齐,苏秦的反间活动暴露,已被任为齐相的苏秦遭到齐国大臣的痛恨,被车裂而死,葬于嵩山巩义市区西南28公里鲁庄镇苏家庄村南。

秦开,出身鲁国秦氏,战国时期燕国将领。早年在东胡做人质,很受东胡的信任,通晓民情风俗。燕昭王姬职即位后,秦开逃归燕国。

公元前300年,燕国正式对东胡宣战。秦开率领大军来到辽西时,与东胡骑兵不期而遇。

凭借着对东胡战法和环境的熟悉,秦开指挥燕军大破东胡,一路追杀。

几场恶战下来,东胡被打得节节败退,不得不退出辽东,返回塞外。

借着战胜东胡的余威,秦开又率大军渡过辽河,击退箕子朝鲜派来的大军,拓地两千余里,将辽河以东、辽东半岛、长白山区的广大土地全部纳入燕国版图,一直打到今天的鸭绿江才收兵。

秦开击走东胡,大败箕氏朝鲜,是汉族军队与胡族势力在辽东第一次大规模的交锋,也拉开了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势力争夺辽东的序幕。

在秦开的建议下,燕国由西往东,在漫长的东北部边境设置了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

为了防范东胡和箕子朝鲜的入侵,燕国在设立行政机构的同时,还耗费十年时间,修筑了一条从造阳(今河北张家口附近)到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宽四至六米,高不下五米,全长约一千公里的长城。

而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就成了长城沿线最重要的五座城池。

其中,辽东郡的治所,就是襄平。襄平,就是现在的辽宁辽阳。尽管襄平在当时还只是一座不起眼的小城,但它却是辽东地区的第一座城池。辽东郡,则是汉族政权在辽东地区最早设立的行政机构。

此后,在苍茫荒芜的辽东大地上,一场轰轰烈烈的生产练兵运动如火如荼的展开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文化制度开始影响这一地区。

千万不要小看燕国开发辽东的举动,如果不是秦开的建议,辽东的开发很可能还要晚上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秦国统一后修筑的万里长城,很可能就不会把辽东囊括在内。而后来的沈阳,正是在秦开的主持下修建的,当时名叫侯城。侯城当时隶属于辽东郡,是一座以屯兵警戒为主要功能的边境小城。

侯城是沈阳建制的最早记载,是沈阳的起点,秦开则是沈阳的建城鼻祖。

从那时起,在近两千年的时间里,襄平就一直是辽东地区的首府。

伴随着辽东的开发,当地的经济、文化都有了长足的发展,辽东当地的部族也在汉族移民的带动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民族和生活方式。

燕国算是强大起来了,但他的强大也是短暂的,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如果相应的制度不随着时代变革,必然是走向下坡。

到了战国末年,秦军靠着商鞅变法和历代秦国秦王的励精图治,横扫中原,攻灭韩赵,荆轲刺秦不成,燕王喜和太子丹只好带着宗室财货逃往辽东。

不久,燕王喜竟派人在衍水河畔杀死了刺秦主谋太子丹,以求保全燕国。燕国百姓悲叹太子丹忠义,就把衍水改名为太子河。

五年后,秦国大将王贲远征辽东,消灭燕国残部,俘获燕王喜,燕国灭亡。

而伴随着燕国的灭亡,辽东在历史上的显眼程度就有点少了,直到一个人的出现,使得他变了样,东汉末年分三国,其实有第四股势力,那便是一个叫公孙度的人。

张宁在后世可是看过这个人的介绍,一度以为这是个穿越者。

公孙度是辽东襄平人,家族一般,一点也不显赫,他父亲公孙延因逃避郡吏追捕而逃到玄菟郡,公孙度后来做了玄菟郡吏。

当时玄菟太守公孙琙的儿子公孙豹年方十八岁就夭折了,公孙度少时也叫公孙豹,又与公孙琙的儿子年龄相仿,公孙琙一见到他,就很喜爱他,送他去学习,并为他娶了妻。

好熟悉的场景,大佬看重,又给钱,又培养,又给娶老婆,这是当亲儿子养呀,妥妥的甚至加薪,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呀。

更厉害的在后面,公元169年,朝廷组织贤良方正科,公孙度被各郡县提名并推举为尚书郎,以优异的成绩正式入朝为官。

当时,汉灵帝荒淫无道,朝政崩坏。公孙度进京不久,就看到了这一幕,心中大骇。但为了自己的前途,他还是克制住了自己,认真做起了调查研究。

在京期间,公孙度结识了许多有影响的人。为了得到人们的支持,公孙度经常宴请宾客,与权贵交往。在他们的支持下,他被提拔为冀州刺史,地位迅速提升。

冀州刺史呀,整个冀州他最大,多么厉害的官职,可惜没有多久,他就因为谣言被罢免了,多半也袁家的推波助澜,冀州可是大洲,他们会让这么一个辽东来的兔崽子当刺史吗?显然不会的。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权倾朝野,同乡徐荣是董卓手下的中郎将,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他便找到徐荣,一番运作之后,徐荣推荐公孙度做了辽东太守。

这家伙当上辽东太守之后,在辽东以血手腕杀人立威,然后便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对内,休养生息,种田发展,进一步开发辽东。

对外,东征高句骊,西征乌丸,威震海外,当时中原大乱,中原人士多避难于辽东,他积极吸纳人才话流民,扩充实力。

他将辽东郡为辽西和中辽两郡,分设太守之职,渡海收取东莱各县,设营州刺史;自封为辽东侯、平州牧,追封其父公孙延为建义侯。

为汉朝的两位祖先立庙宇,按照古制在襄平城南设坛,在郊外祭祀天地,亲耕藉田,治理军队,出行时坐着皇帝才能坐的銮驾,帽子上悬垂着九条玉串,以头戴旄帽的骑兵为羽林军。

曹操征召公孙度做武威将军,封永宁乡侯,公孙度说:“我在辽东称王,要永宁干什么啊!”将印绶藏于武器库中。

自此,他便是名符其实的辽东王,坐在辽东,看着中原诸侯战乱。

若是他长期这么发展下去,未尝没有问鼎天下的实力,可惜,死得太早了,公孙度统治辽东14年,于公元204年去世。

子孙后代也不给力,被司马懿轻松打垮了。

纵观公孙渡的一生,开局运气好到逆天,后面每一步选择基本都是当时最好的答案,他甚至还率先发现了海军的力量,渡海收取东莱各县……

要不是死的太早,张宁怀疑他是个穿越者。

最新小说: 无上至尊,从斩妖除魔开始 携崽死遁,疯批权臣跪求当爹 穿成皇孙,开局保下亲爹太子之位 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全球末世:开局觉醒吞魂天赋 穿书后,我和闺蜜玩坏男主! 替嫁后,我成了九零首富少奶奶 1秒1血脉,觉醒荒古圣体我独断万古 真千金被赶出府,摄政王宠翻了 浅藏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