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的众人谁都不是愚蠢之辈,贾诩一句话后就将他们给全部点醒了。
是啊,世间上的人才何其之多,通过当下的科考方法,真的能将所有人才给全部筛选出来吗?
答案是否定的。
有人可能在读书一途没有他人出色,但是他或许就在刑律一途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天赋!
若是这般足以堪当一方县官、治一方太平的人才因为不擅读书而被筛选下去了,那会是多么可惜?
李承道甲乙两份试卷的举措,则尽可能地杜绝了这一缺点,避免人才流失!
想明白后,长孙无忌等人简直对李承道佩服的五体投地。
“没错,只要是乙卷成绩足够出色,就可以直接将他们安排到六部里去工作,或者直接出任地方县官。”
“甲乙两卷,此番会在会试之中进行试用,若反响不错的话,那就推行至乡试,日后均采用这种考试方法。”
李承道点头说道。
“陛下圣明!此举造福我大唐万代!”
魏征佩服万分地说道,朝李承道大拜而下。
长孙无忌忽然开口说道:“陛下之前所言增设科目莫非就要增设这些科目?”
他敏锐地察觉到了李承道的意图。
“朕是打算重新整顿科举,后续朕会一步步去做的。”
李承道继续说道。
“朕决定对殿试进行改革,会试前二十名,朕会亲自面见他们,并且对他们进行考校。”
“除此之外,殿试第一名,授予状元之称,赐科举第一甲牌匾、修状元牌坊、赏状元仪仗,允游街长安之荣,通报天下,永载大唐史册。”
“殿试第二、第三名亦授予榜眼、探花之衔,可与状元共同游街。”
“前五名可直入三省中枢,剩余殿试考生亦可优先入六部择仕。”
李承道说完后,将目光投向了众人,问道:“诸位爱卿觉得如何?”
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目前是还没有出现的,也不存在状元、榜眼探花等头衔,这些都是到了女帝时期方才设立。
而李承道想要对科举制进行改革,必定少不了改革殿试。
听到李承道的话后,贾诩等人全部都震惊了。
“状元……这是何等的荣耀!”
房玄龄脸色通红无比,声音都戴上了颤抖之意。
光是听李承道说,他就感觉到一阵热血沸腾。
天下士子苦读是为了什么?为了光耀门楣!为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而所谓文无第一,但是李承道却给出了第一!
只要你能取得状元,那么你便是所有士子中的头名,并且会直接载入大唐史册,且直入三省中枢!
光耀门楣、青史留名、治国安民,三样全部都做到了!
听到李承道的话后,众人简直对当今以及以后的士子们羡慕嫉妒死了。
试问哪个文人能拒绝的了状元这等殊荣?
若是能给他们一次机会,他们绝对要去争一争这个头衔。
见到贾诩等人全都默然不语,李承道不由得皱眉问道:“怎么了,朕提出的改革方法有什么不妥的地方么?直接提出来便是。”
众人互相看了一眼,最后由杜如晦不是滋味地说道:“臣等只是在想,若是陛下这等人物再再早生个几十年就好啦,我们也想拿到状元的殊荣啊。”
他这话说出了众人的心声。
实在是太羡慕了。
……
李承道所拟定的改革方案,很快便通过了贾诩等人的一众认可,然后由礼部迅速拟定新的甲卷,紧接着向所有士子公布了重新举行会试的消息。
并且李承道还亲自写了一篇谕旨告示,说明此次会试与以往的不同之处。
“……此次会试分为甲乙两卷,甲卷礼部所拟,乙卷朕所亲拟,所有士子选择其中一份作答即可,榜单亦分为甲乙双榜,双方成绩互不干涉。
上次会试舞弊一事,此乃朕之失察,令天下士子蒙不公之冤,此后凡会试,皆由朕临时挑选主考,此外会试试卷的审阅、押送,皆由朕之亲卫负责监视。”
“另外,于会试之上设立殿试,会试前二十名由朕亲自召见,殿试第一名,授予状元之称,赐科举第一甲牌匾、修状元牌坊、赏状元仪仗,允游街长安之荣,通报天下,永载大唐史册!
殿试第二、第三名亦授予榜眼、探花之衔,可与状元共同游街。
前五名可直入三省中枢,剩余殿试考生亦可优先入六部择仕。
朕诚愿天下所有士子都能取得自己满意的成绩,愿诸君能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与诸君共勉!”
……
这份谕旨告示,蕴含的信息实在是太多了,也另无数士子都为之振奋!
“陛下亲自出卷!而且会于殿上亲自考校前二十名的士子!!”
“我等皆是天子门生!”
“陛下钦点头名为状元,并且直入三省中枢,这是何等的殊荣!”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治国平身安天下,此乃我辈文人之理想!”
“我一定要夺得头名!”
……
贡院告示前,无数寒门士子情绪激动万分。
而乐徐和王学林也是他们其中之一。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王学林看着谕旨后面那句话,心中蓦然燃起一股前所未有的热血。
他猛然看向了身边的乐徐,眼神坚定道:“宏远,此番会试我要认真了,我不会让着你的。”
王学林自身的才华也是极高,不亚于乐徐,不然他也不会在没有舞弊的情况下就考中进士。
一向惫懒的他,此时心中的热血也被点燃了。
“我也不会相让的!”
乐徐深吸一口气,语气十分坚定,他又何尝不是对那状元一衔感到向往无比?
若真为状元,那才是真正的光耀门楣!
两人相视一笑后,一起转身离开了人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