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火药的装填,朱玉平是给自己演示过的。铁匠李李启强,他知道怎么去做。
“大王放心,小人这便演示给您瞧瞧。”
校场,一块两寸厚的木板,立在百步之外。校场上,站满了金兵。
这里是金兀术的大营,不得不说金兀术还是训练将士有方。麾下厉兵秣马,个个都是精锐。
这些金人的骑兵,非常的骁勇善战。尤其是在金兀术这样的将领带领下,整个燕云十六州,有四个城池已经沦与金人之手。
铁匠李还算是相当熟练的,把坛子里的黑火药,装填进了燧发枪。然后,再用木棍倒实,再装填上弹丸。
燧石击发,是不需要引线的。紧接着,就是瞄准。
随着扳机的扣动,‘轰!’的一声,燧发枪弹丸喷射而出。紧接着。那百步之外的木板,被打出一个碗大的窟窿。
没错,这就是燧发枪的威力。我们总以为中枪之人,只要不是致命枪伤,一般还是不会丢掉性命的。
实际上,中枪者生还的希望,是极其渺茫的。
燧发枪虽然威力有限,可是在这个时代,足以逆天。即便是中世纪的欧洲,燧发枪也是装备了百年的时间。可见这种武器,还是有着它的可取之处的。
弹丸的冲击力,生生的将木板击穿了一个碗口大的窟窿。
金兵都吓得目瞪口呆,万万没想到,这宋军竟然有这样的装备。
金兀术却是大为的惊喜,他站起身,对着手下的部将们说道:“诸位兄弟们,此为宋人的火器。大家也都看到了,此火器如此犀利,咱们部落最英勇的战士,怕也无法抵挡。不过你们放心,宋人是造不出这样的火器的。”
金兵们面面相觑,他们不明白金兀术说的这番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紧接着,金兀术继续说道:“可眼下咱们的人,可以做出这样的火器。李启强,为我大金军器监监使。以后,就由他来负责火器的锻造。”
听闻金兀术这么一说,铁匠李心中不免有些忐忑。此时的他,能否再造出一支这样的燧发枪,他的心里其实也没有底。
燧发枪虽然说不上制作精巧,可在宋朝这样的时代,许多技术难题,还是要一一攻克的。比如说,枪管所用的精铁。
就连朱玉平,也无法锻造燧发枪的枪管。这种火器,是需要无缝钢管的。别说是无缝钢管,就算是普通的钢管他们也造不出来。
朱玉平曾经跟铁匠李说过,首先需要一块熟铁,不能使用生铁。这是因为生铁的硬度过高,不易加工。将铁料加热至红热状态,以便于加工。
将加热后的铁料置于U形金属模具上,通过不断的敲打和捶打,使铁料逐渐变形,形成枪管的初步形状。这个过程中,需要使用特制的球面锤来更好地加工。
将加热后的铁板或铁管卷起来,接口处热焊,以形成连续的管状结构。这一步是形成枪管连续内壁的关键。
精镗刀将内径镗光滑并调整到合适的大小。这一步是为了确保枪管的内径符合射击要求。
在预定位置钻出点火孔,最后用螺丝构造封死枪管尾部。这一步是为了确保火药能够顺利点燃并推动子弹发射。
虽然理论上是这么的简单,可当铁匠李上手做出来的时候,还是遇到了许多的困难。
铁匠李做了多年的铁匠生意,自然是有了一些属于自己的心得。比如说,金属在脱离高热的热源后,很快温度就会降至室温,所以需要不断的加热→捶打→加热→捶打,这是一个非常耗费体力的活。
在捶打的过程中,要随时改变铁板和模具的位置,而铁板在锤子和模具的作用下逐渐向内弯曲.经过不断的敲打,铁管终于成形,但这距离工作结束还有很长路要走,某些地方的人们还会使用第二层铁板包裹铁管,也就是双层铁管,以防止铁管漏气、漏缝。
做一支燧发枪,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如果是那样,朱玉平早就让火器监准备全军了。
实际上,做出来一支合格的燧发枪,是非常的困难。最大的难点,还是在于精铁的锻造。
金兀术让铁匠李自己制作燧发枪以供应军队,只有铁匠李自己知道,他实在是有苦难言。
不过,既然已经答应了金兀术铁匠李只能硬着头皮应承下来。大不了,到时候就说是你们金人的铁器技术落后,达不到锻造燧发枪的目的。
金兀术至少是满意的,他让铁匠李在校场试验。一来,若是铁匠李是个假货,那就当场杀了。
若是铁匠李的火器,能够成功。那么,对于振奋军心则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金兀术可以让将士们明白,大宋的火器并没有那么可怕。宋军有火器,我们一样也能给造的出来。而且,我们造出来的火器,更为的先进。
至于这个铁匠李,金兀术对他的待遇自己是不会少的。毕竟铁匠李若是真的有用,那么这个军器监使,还真可以让他名副其实。
金兀术说完,手下将士们登时士气大振。这些金兵都知道大宋富庶,宋人战斗力羸弱,可是经济发达。
尤其是大宋的女子,个个肤白貌美。她们,和白山黑水的女子们不可同日而语。
朔州,此时的金兀术已经攻下了朔州。而铁匠李,则留在了金兀术的身边。
一来,金兀术要继续试探一下,看看这个铁匠李,是否还有所隐瞒,或者说,是不是还有更大的秘密。
二来,若是铁匠李名副其实,那就尽快把他送去上京,毕竟那里才足够安全。
自己攻下了燕云十六州的数座城池,说不定宋军突然来了个反扑。到时候,更是棘手的紧。
在试探清楚铁匠李之后,必须尽快把他送去上京,听候,皇帝完颜晟的发落。
此时的太原城,张云鹏一路快马加鞭,终于到了太原城城外。
张云鹏到了太原城外,便远远地看着城墙上大大的‘太原’两个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