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澄这一眼瞪得,吓得魏国平一个激灵,这才后知后觉地察觉到不对劲。
当即垂下头,哪敢再多说一个字。
此时此刻,兵部尚书也反应过来,自己真是蠢到家了。
他能做到兵部尚书之位,也是有些本事的。
可是刚才是怎么了,怎么会如果冒失啊!
他以为自己领悟了朱元璋意思,就迫不及待出头,一门心思想要他的一番行为传入朱标耳中,从而获得关注。
想不到却差点把自己一条命搭进去。
黄子澄这边,此刻也知道自己料得不差。
他对朱元璋还是有些了解,从而不像兵部尚书和魏国平那么愚蠢。
朱元璋自己决定的事情,怎么可能那么容易更改?
一想到兵部尚书和魏国平这两个人,差点坏了大事,黄子澄忍不住再次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
不怕对手强,就怕自己队伍里有猪队友啊!
黄子澄知道,自己已经没有办法再说出反话,阻止朱元璋让朱棣监国。
朱元璋声音再次响了起来。
“大明日新月异,每日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朝中事务更是繁多,而且非常繁重。”
“举国上下,咱觉得再无人比朱棣更适合监国。”
“所以咱决定,即刻起,就由朱棣暂代标儿打理大明朝政。”
“诸位,可还有人有异议吗?”
朱元璋说出这番话时,表情严肃,态度非常坚决。
所有人心头都有一种想法。
朱元璋这不是在征求大家的意见,而是在通知大家自己的决定。
甚至话中还有着严厉的警告意味。
即便是有谁想要反对,都给咱把话给吞回去。
但是齐泰又怎么可能让朱棣那么轻易地坐上监国的位置?
当下挺身而出,“皇上,臣有本启奏。”
朱元璋看向齐泰的目光毫无暖意,冷冷地开口,“说吧!”
齐泰刻意忽略朱元璋语气中的不耐烦,“皇上,臣觉得燕王殿下监国一事有些欠考虑。”
“太子殿下为了大明发展,不顾身体抱恙,顶着寒风暴雪行走于大明各地,去考察民生。”
“可是皇上却把原本属于太子殿下的监国之位,让给燕王殿下。”
“此举肯定会让太子殿下感觉自己不被皇上重视,会无比寒心。”
齐泰还没说完,朱元璋已经怒火中烧,“一派胡言!”
“这是咱老朱家的事情。”
“咱警告你,咱这个一国之君有权利让谁监国就让谁监国,即便朱标和朱棣兄弟俩,心中有芥蒂,也轮不到你一个外人来指手画脚。”
“齐泰,你当真以为,上次朝会时咱对你的警告是开玩笑吗?”
“还是你觉得,咱对你的警告无伤大雅,没办法让你长记性吗?”
齐泰一听这话,暗道一声不妙,吓得连忙扑通跪下。
“皇上,不是这样的,臣错了,臣一时脑袋发热说了胡话,请皇上饶了臣吧!”
也不知道是不是看齐泰认罪态度好,朱元璋并没有继续追究。
“给咱滚回去!”
“朱棣第一日监国,咱不想看到血溅朝堂的事情发生,更不想让标儿为你们这些蠢货难过。”
“你等愿意追随标儿,咱念在你们对标儿的忠心上,今日不与你们计较。”
“再有下次,你们就等着项上脑袋挂在宫门上吧!”
骂完齐泰,朱元璋面向文武百官,“你们也一样,都给咱放聪明点。”
“任何时候咱都欢迎你们谏言,咱又不是昏君,不会武断专横。”
“但是谁再活腻歪了,一门心思就知道挑拨离间,勾心斗角,咱绝对会让你们九族都到地府里去团聚。”
“你等都听明白了吗?”
此时此刻,文武百官谁敢说一个不字?
朱元璋此时就像是一个火药桶,随时随刻都有可能爆炸。
虽说马皇后病逝后,在宋隐和朱标的极力劝谏下,朱元璋可谓是收敛了些性子,但这并不意味着朱元璋的刀就钝了。
谁再敢多说一句,指不定下一秒就有可能京城的天空,又会被血腥味弥漫。
齐泰此刻也是吓得魂都快飞出体外,连滚带爬地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心脏许久都在怦怦狂跳,根本静不下来。
同时,齐泰又有些庆幸,今日自己不知是被哪路神佛保佑,朱元璋竟然没有追究他的责任。
事已至此,已经毫无悬念。
朱棣监国一事,已成定局。
朱元璋对朱棣点了点头。
朱棣会意,拱手对朱元璋行礼,“儿臣谢过父皇给儿臣这么一个锻炼的机会。”
“儿臣定当不辜负父皇对儿臣的期待,定会尽心尽力打理大明国事,助力父王将大明发展得更加繁荣昌盛。”
“儿臣在此承诺,如果儿臣玩忽职守,怠慢国事,定当自贬谢罪!”
看得出来,朱元璋对朱棣的表态非常满意。
“很好,接下来,咱期待你的表现。”
“儿臣遵旨!”
朱棣返回自己位置时,有意无意地看了一眼齐泰和黄子澄。
别看这些人极力阻挡自己上位,表面看起来像是在维护太子的利益,他们又何尝不是在替自己争取利益呢?
这些人当做父皇的面,都敢如此放肆。
想必在日后自己监国期间,肯定会各种给自己添堵,找麻烦。
随后,朱棣利用眼角余光扫向宋隐。
他很期待当自己遇到麻烦时,宋隐会如何出手?
今日朝会,在众人心思各异中,终于落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