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春光看到李景隆脸上有怒意,连忙拱手,“老爷已经备好酒菜,正等国公爷。”
“备好酒菜?”
李景隆心中大奇,“宋大人现在还如此享受?”
黄春光讪笑,“老爷说,今日会给国公爷一个满意的解释。”
李景隆皱了皱眉,往里走。
果然,桌上摆满了各式冒着热气的美食。
宋隐此刻正悠哉地在躺椅上躺着。
看到李景隆,他笑着站了起来。
“一路过来,渴了吧?喝点酒,或者是果汁润润嗓子。”
李景隆心中气呼呼的,却也不好跟宋隐发作。
他没立刻坐下,而是看着宋隐。
宋隐挥了挥手,一旁伺候的仆人都快步离开。
随后,宋隐才开口,“这件事情事出有因,咱们坐下边喝边聊。”
“不过你放心,这事于你来说有利无弊。”
“还有利无弊?”
李景隆都气笑了,如果不是想着宋隐对他的提携之恩,他都要发火了。
他坐了下来,却仍然看着宋隐。
“敢问宋大人,既然挑唆咱去收拾蒙强,为何又去跟皇上告状,然后又说是有利无弊?”
宋隐忍不住叹了口气,无奈地笑了,“挑唆你去收拾蒙强确实不假,但我也没想到你下手那么重,直接就想烧死他。”
“毕竟蒙强无论有多大罪,都是正二品朝廷官员。”
“他得罪了我们,那让他断手断脚都没事,却不能杀人。”
“夜黑风高火烧蒙府,我听了热血沸腾,对你无比佩服。”
“可思量后却又后怕,如果把他烧死了,皇上查不出来也就罢了,如果查出真相,你岂不是摊上大罪?”
“我原本是想让你去跟皇上请罪,没想到皇上已经召你进宫。”
“我今日趁机又踹了蒙强一脚,将他臭骂一顿,皇上要让派锦衣卫去查。”
“你自己做得隐秘,却经不起锦衣卫查。”
李景隆神色一变,自然经不起锦衣卫查。
宋隐端起酒杯,跟李景隆碰了碰杯。
“他们离开后,皇上单独让我留下,询问这事。”
“身为臣子,自然不能欺骗皇上,我也只是实话实说,这事除了我就是你了。”
“宋大人当真这么说了?”
李景隆闻言神色一变。
“那是当然!”
宋隐点了点头,“我只说猜测是你做的,或许也有可能是那蒙强恶事做尽,招来别的仇家。”
宋隐说完,像是想到什么,神色古怪地看着李景隆。
“你不会让皇上把你做的事情给诈出来了吧?”
“我……怎么会呢?”
李景隆脸色有些发烫,连忙解释,“宋大人想多了,我身为武勋,但不能欺骗皇上,我是主动跟皇上请罪。”
“你倒诚实。”
宋隐赞赏地点头,“你说得没错,如果我们这些勋爵都欺瞒皇上,皇上还有谁可信?”
“你做的事情也算不上罪大恶极,而且情有可原,皇上知情后,顶多就是骂你一顿。”
“但如果选择隐瞒,时间越久,你会越担心,一想到这事就寝食难安。”
“如果皇上查出来,那时的皇上肯定震怒,失去皇上信任就得不偿失了。”
闻言,李景隆也反应过来,冷汗直流。
他一脸歉意地端起酒杯,“是我误会宋大人了,特此向宋大人请罪。”
“你言重了,我们之间没有误会之说。”
“我错了,就是错了,我先自罚五杯。”
李景隆说着,拿起酒杯,仰脖喝光。
“你喝慢点。”
宋隐看着嘴角直抽搐。
这可是五十六度的烈酒,不是几度的果酒。
可李景隆此时,喝出了兴致,宋隐的话直接抛到脑后。
连续干完五杯,才放下酒杯,大口吃菜。
“太爽了!”
“宋大人,如果蒙强那狗官还敢无故陷害我,我必带人把他脸给扇肿。”
“还是你英勇,不过那些文官满肚子坏水,如果确定不是清官,还是以找他罪证为主,让皇上抄家灭族就行。”
“哈哈,说到一肚子坏水,当属宋大人您了。”
酒精作用下,李景隆啥话都敢说。
笑容顿时在宋隐脸上凝固,“你喝多了。”
李景隆声音爽朗,“这才喝了两口而已,继续喝,今天必须喝尽兴。”
宋隐无奈摇头,“那么我就奉陪到底。”
即便是酒鬼,猛然灌那么多,都只能躺着出去。
李景隆当然不知宋隐心里所想,一脸豪爽,“咱今天高兴,等蒙强那狗贼被抄家后,朝中再无声音敢反对宋大人册封国公。”
难道是自己误会了?
宋隐有些歉意举起酒杯,看了李景隆一眼,然后一饮而尽。
最后,李景隆是被亲卫抬出宋府,直到回到府上都没有意识。
宋隐也喝得眼睛耷拉着,在下人搀扶下回到卧室,直接睡了。
宋隐和李景隆还在昏睡时,朝堂上已经热火朝天。
竟然有人差点把督察院右都御史蒙强烧死在府内?
虽说蒙强口碑不好,但毕竟是朝堂正二品官员,是文官的代表。
如此恶事,朝中官员人人都义愤填膺,恨不得知道凶手是谁,将其千刀万剐,震慑其他贼人,维护文官的地位。
众人首要怀疑目标就是宋隐。
可惜宋隐府上是皇上派的燕卫,宋大人自己没力量做出这事,皇上也不会同意。
排除宋隐嫌疑,接下来怀疑的就是曹国公李景隆。
可是李景隆被皇上召进宫,单独询问了一盏茶后,就离开了。
可见贼人也不是李景隆,皇上还让锦衣卫彻查此事,有些文官才安静下来。
可是有更多文官却更加愤怒。
暴昭和许昌等重臣,对此事不闻不问。
总之,锦衣卫肯定能查出凶手来,皇上也定会给蒙强一个交代。
自然也会给宋隐和李景隆一个公道。
唉,这多事之秋!
三日后。
锦衣卫调查结果还没出来,朱棣盛怒,当即撤了锦衣卫指挥使胡雄的官职,让他贬去安南,担任按察使司按察使。
朝中文官虽说不情愿,但胡雄也是两朝重臣,也没有出过什么大错,只能服从朱棣旨意。
朱棣又任命征夷偏将朱德和孟夏为安南都指挥使都指挥佥事。
其他三司和各州府主官,则由吏部和内阁甄选人选。
三日后。
大明正式颁发圣旨,安南更名为交趾,正式归入大明,成为大明内郡。
交趾百姓和大明百姓一样,地位同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