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纷争(1 / 1)

这一点,在西汉时时期,统治阶层便已经考虑到了,只是当时的产业结构比较单一,管控起来很容易。

毕竟适合养蚕织布的地方,就那么几个郡,而打造手工艺品的区域主要还是京师。

所以,只要控制产丝地不准将大量良田用于种植桑树就可以了,其余的人工方面,需要兼顾到粮食种植,不可耽误抛荒。

但现在可供出口贸易的产品太多,不加引导的话,很可能会引起无序发展,不良竞争。

除了有市场经济崩坏的危险之外,大量劳力涌向手工业,也会对刚刚振兴的农业造成致命的打击。

只要不是利欲熏心的官员,稍微冷静下来之后,恐怕都能想到这些,此时刘志提出之后,众人也都陷入了沉思。

“陛下,臣以为农与商之间,还是应该以农为本,以商为辅。

天下五谷丰登才能百业兴旺,所以恳请陛下严格限制商贸规模,不可放任自流。”

说话的人是秘书省大学士尹颂,此言整聋发聩,铿锵有力,如惊雷敲打在每一个人心上。

令得在场的许多人,都面有愧色,羞惭地垂下了头。

他们中很多人都参与了这次商贸竞争,想尽千方百计拉份额,扩大规模,搞得朝堂上下乌烟瘴气。

“臣附议,商贸不可一步登天,占据主导地位,否则即便能够在短时间内积蓄起庞大的财富。

却依然是流沙聚塔,一旦遇到荒年便会根基崩塌。”

御史中丞张陵也站了出来,虽然面容冷峻,语气却激昂慷慨,可见早就憋了一肚子的话,不吐不快。

紧接着中书省大学士袁盱也表示了坚决拥护,朝廷三大巨头一同表态,也基本上就给此事定了基调。

剩下的人不管愿不愿意,也都争先恐后表明了立场。

接下来的问题,对他们而言,才是真正的至关重要,这直接关系到每个家族的切身利益。

白酒和砂糖都控制在刘志手中,谁也争不过去,火柴和纸张也在工部的掌握之下,属于朝廷收入。

他们争得面红耳赤的主要内容还是丝绸,这是古商道最传统的货物,交易量巨大,也是所有商品之中,占比最大的一宗。

天下十三州,再加上六个都护府,以纺织业闻名的,只有益、豫、扬、荆、徐、青、兖加上司隶等八个州。

这几个州又各有特色,司隶偃师是螺祖故里,丝绸的发祥地,所生产的白练一直都是皇宫专供。

豫州陈留襄邑,是两汉时期最著名的织锦之乡,早在汉明帝时代就已经有了织花机,其锦缎灿烂若云霞,美不胜收。

青州蓬莱,亦是传统的丝绸之乡,所产彩绸色泽鲜艳,轻软顺滑。

而荆州扬州一带的绢帛,轻盈通透,柔若无物,为当世一绝。

益州成都的蜀锦与襄邑相比,更重刺绣和花色,两人各有千秋……

至于凉州和幽州、并州一带,纺织业以毛毡为主,其技术还是当年从西域传过来的。

西方诸国的毛毡纺织业都比较发达,所以这三州自然不具备任何对外贸易的竞争力。

而最南方的交州却是以葛布和麻布为主,丝织业并不发达,剩下的辽东、辽西,则是全国的皮毛中心,各种动物皮毛供不应求。

所以,对于市场的竞争,主要在于中原与南方的八个州,西域各国偏爱颜色鲜艳,文理辉煌的布匹。

在这方面,偃师的竞争力最小,但汉代士大夫阶层喜好素色,他有皇宫和国内这个大市场,也不用担心销量。

最争锋相对的,其实是襄邑和成都,他们都以色泽艳丽的锦缎闻名,不过也略有偏重。

襄邑的织锦以各种纹理著称,低调华贵,更能入罗马贵族的眼,蜀锦则以明艳奔放为主,颇得中亚西亚一带人的喜爱。

如果他们各自攻略定向市场,倒也无所谓,可惜人心不足蛇吞象,谁都想把市场一网打尽。

这才造成了双方的盲目扩张和竞争。

刘志决定效仿后世,在六部之外,另开一个商部,主管对内对外的贸易统配。

起用了寒门出身的白震,此人家族为巨富商贾,当年梁冀掌权,觊觎他家的财产。

于是强行要求白家捐官,用万贯家财换一个议郎的闲职,白家敢怒不敢言,为了保命,只能忍气吞声地上交了财产。

但白震入仕以后,一直很低调,明哲保身,直到梁冀被铲除,他才开始一步步崭露头角。

此人虽然出身商贾,却难得的没有油滑奸诈之气,精于世故,却又不虚伪造作,令人如沐春风。

总之是个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能力超群之人,再加上熟悉商贸运作,又与各大世家没有牵连。

所以才会脱颖而出,被刘志破格提拔为商部尚书,负责全国的商业事宜。

白震也有几分能耐,走马上任之后,就立刻召集各地商贾分头开会。

由于朝廷已经制定了不准过份扩张的命令,因此大的方针是定了下来,关键是其中的度该如何把握。

他一出手,就先解决了最大的难题,成都和襄邑的纷争。

根据两地的特色和地理位置,他给双方做了大量的工作,最后决定,成都以后专卖南线,襄邑专卖中线,彼此各不相干。

生意好坏就靠各人的本事了。

南线有哀牢、身毒、天竺、天霜等国家,终点是安息国,而中线有康居、天霜、波斯、日南和罗马等国家。

两条路线不仅符合他们的商业诉求,在地理位置上也比较方便,因此双方都比较服气。

接着,他又制定了严格的对外贸易标准,为了生意长远考虑,必须严格把控质量问题,并为此制定了严厉的处罚措施。

这就使得所有商家必须精益求精,对技术人员的需求大过了什么都不懂的生手。

也不得不紧缩规模,以制造精品为主,这样无形中就扼制了盲目跟风扩张的脚步。

紧接着,商部又在刘志的授意之下,颁布了各行业的质量标准,并出台了新的法规,严禁不正当竞争行为。

刚开始,许多有后台的商贾,都阳奉阴违,企图蒙混过关,但白震查明证据之后,直接上奏皇帝,解除了几位跳得最凶的商家出口资格。

这一招杀一儆百十分有效,开玩笑,这等于是断了他们的财路,一时间各地商贾风声鹤唳,个个都变得乖巧多了。

不过白震为人圆滑,他曾经身为商人,自然明白如此做会与对方结下生死仇恨。

因此过了段日子,又以初犯为理由,将他们的处罚改为一年之期。

那几家本就证据确凿,如今从绝望突然变成了小惩大诫,反过来还千恩万谢的,仿佛劫后余生一般。

他们都是大家族中的子弟,没有走仕途的本事,就只能替家族经商来创造财富。

若是连累了家族生意,恐怕被赶出去的可能性都很大。

至此之后,这些人都老实多了,大汉的各行各业就开始有序地发展起来。

眼看着一切都上了正轨,刘志也十分欣慰,随着朝廷制度日渐完善,他的琐事反而没以前多了。

现在,朝廷上下各司其职,不再有从前那般混乱不堪的现象,一般非大事不会再送到他的案头来。

而小事情,他只是偶尔调阅一下,做到心里有数就好。

至于那些什么例行公事般无营养的奏疏,现在刘志通通都免掉了,纯粹就是占用公共资源,一点实际作用都没有。

变得轻松起来的刘志,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科技改革上面去了,基于此次他也看到了大汉在农业生产方面的短板。

对于系统化的科学种田方法,一直都在探索之中,除了各大皇庄,许多官田也被他利用起来,当成了试验田。

经过这几年的摸索,渐渐寻找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提高产量方法,并且培养出一批比较专业的农业生产人员。

当年发布的,曾经给大汉的农业技术革新,带来了许多希望,但现在看来,仍有许多疏漏之处。

根据这几年的经验,刘志要求有关部门,与这些专业人士一起重新修订了本书。

查漏补缺,才是严谨的科学态度,而不是一成不变,固步自封。

在这次的重新修订版本之中,增加了水稻种植技术的比例,并首次将比较节省人力的抛秧法明文写了进去。

东汉时期水稻已经成为南方产粮区的最主要作物,但在以中原文化为主导的风潮之下,水稻甚至没有被列入传统的五谷之中。

因此刘志才在中为水稻正名,与北方的小麦大豆一起,并列为大汉最主要的基础作物之一。

只有给予它足够的重视,才能更好更长远的发展起来。

除此之外棉花的种植技术,也正式写进了之中,由于各种原因,特别是品种还需要得到改善,棉花的重视程度和种植规模都远远不够。

上次邓演出使西域,刘志便曾经交给他一个秘密任务,到天竺和身毒等地,寻找长绒棉的种子,并尽可能多的带回洛阳来。

邓演也不负使命,真的为他带来了许多当地的长绒棉籽,刘志已经将它种植在自己的庄园之中。

准备与之前的短绒棉一起进行杂交育种,优中选优培养出自己的优质品种来。

如今大汉各处风起云涌,竞相发展丝织业,这个行业规模稳定下来之后,再发展棉纺织业,刚好将两者完美错开了。

自从刘志改革了曲辕犁,并将风车、板桶、提水车等等后世器械提前发明出来,农业器械方面已经比之前先进了许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了。

可惜杂交水稻和小麦等等实验,一直没能取得突破性的发展,否则直接可以改变极度落后的产量,从而彻底解决粮食问题。

荆州和扬州关于长江防汛的浩大水利工程,经过两年多的发展,也渐渐的初具规模。

从呈报上来的资料看,即使是两州通力合作,要想圆满完成这样庞大的工程,也至少还需要五六年的时间。

而且这还是保守估计,弄不好要十几年才能够彻底完成。

不过,如今取得的阶段性成就,依然缓解了长江流域部分地区的洪涝灾害程度。

其实刘志还有一个想法,但一直不敢实施,那就是京杭大运河。

当年隋炀帝举全国之力,开凿了这条天才的运河,但也弄得民怨沸腾,加速了自身王朝的毁灭。

也正因为如此,唐宋时代对于京杭大运河的评价一直都不够客观公正,严重忽略了他在南北运输上所起的巨大作用。

大运河的开通,可以贯穿幽州、青州、徐州和扬州等地,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直接加强了南北联系。

它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将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

运河的通航还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发展,往后历朝历代对运河不断疏浚、改造,使它持续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

直到二十一世纪的新中国,才给予它高度的历史评价,将它与长城、坎儿井一起,并列为古代最伟大的三大工程。

可以说至今为止,京杭大运河依然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身为现代人,刘志自然明白这个道理,所以这条运河,一直都盘踞在他的脑海之中,挥之不去。

但是很可惜,由于此时国力衰弱,开挖技术也不成熟,他不得不将这个计划暂时搁置。

等将来国家彻底富强了以后,再开始执行这个计划,不然的话,很可能会步隋炀帝的后尘,严重削弱本国经济基础。

各地的普通水利工程,一直就没有停过,一来是为了保障农业生产,二来也为将来开挖京杭大运河集聚经验。

鉴于今年的形势比较严峻,刘志更加重视农业生产,屡次下诏书督促各地政府官员。

并派出巡察御史,专门检查各地的农业生产情况,有不达标准者,立即严肃处理,以儆效尤。

这一年的秋季,豫州和徐州等地,发生了几次频繁的地震。

幸好震度不是很高,经过快速的救援反应,将死伤和损失控制在了一定的范围之内。

但刘志却隐隐有种不安的感觉,如此频繁的小震,会不会是什么大灾难的预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网址:

最新小说: 穿越从箭术开始修行 房间里的二人世界原声 武侠之气运掠夺 饿了吗本王这就喂饱你 叩问仙道 一夕得道 去家里处罚室处刑 父亲有力挺送女儿的话 皇族训诫师的日常管教 修仙落寞时代,我见证红尘万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