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拍卖师开始拍卖名家张大千的设色纸本《晚山看云》立轴,底价为六十万元起点比较高,开始阶段还有国内买家参与,但是后来国内买家全无。
拍品价格达到八十万元时上升速度明显慢了下来,此时台湾的蔡先生开始举牌了,一下子将价格增加到八十五万元,引起了场内的注意。
“十五号举牌了,八十五万元,现在的价格八十五号领先,如果再加一些钱,也许这件艺术名画就是你的了。”拍卖师开始点火了。
竞争又开始激烈起来,但当价格超过一百万时,仅有三个人参与竞拍。
最终蔡先生的价格达到了一百四十三万元,所有人退出了竞争。
“还有没有人加价了,现在已经是一百四十三万元!要是没有人表示加价的话就要倒计时了!”拍卖师拿起了桌上的木锤。
“一百四十三万元第一次!”
“一百四十三万元第二次!”
就在此画即将成交之际,张子健在众人的期待中举牌叫价一百五十万,一下子增加了七万元势在必得,不出所料地得到了这一幅画。
“恭喜三百五十八号的先生,您得到了这幅艺术珍品。”
张子健前生对就张大千闻名已久,但他是社会底层的屁民,对于这些极高端的文物古董,相差了不止一个阶层,根本不知道张大千那一幅画值钱。
但是他不懂有人懂,俗话说一分钱一分货,就按照只买贵的不买对的原则,肯定不会错,尤其是在文物拍卖会这种公平的形式上,基本不会发生假货打眼,赝品买卖等事情,而且根据文物价格高低就会体现出文物的实际价值。
不过后来也有人开始将文物拍卖会当成了洗钱的场所和工具令人不齿。
张子健开始低声给冬妮娅讲解张大千的事情。
张大千是四川内江人,祖籍GD省番禺,一八九九年五月十日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张大千游历世界,获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被西方艺坛赞为“东方之笔”,又被称为“临摹天下名画最多的画家”。
他与二哥张善子昆仲创立的“大风堂派”,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泼墨画工,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后旅居海外,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因其诗、书、画与齐白石、溥心畲齐名,故又并称为“南张北齐”和“南张北溥”,名号多如牛毛,与黄君璧、溥心畲以“渡海三家”齐名。
……
紧接着又开始拍卖张大千的《溪山雪霁》立轴,底价为九万元,价格不高,但是一路飘升,很快达到四十一万元的高价,竞争价格稳定下来,人数仅剩两人在竞价。
不出所料,对于这幅画,张子健第一次开口就加价到五十万元,根本志在必得,不给别人机会,一路用钱碾压,顺利成交。
张子健再次引起现场所有买家的注意和感叹,有钱任性,财大气粗,竞价总是高一口。
不知道是哪一个富豪的公子或者是代理人。
但通过张子健的言谈举止和外在仪表,却给人感觉是一个风度翩翩的浊世佳公子,极有教养和风采,在拍卖会上大放异彩。
同样的,这时拍卖会开始拍卖齐白石一九五一年作《篆书马文忠公语》镜心,尺幅为六尺中堂巨制,底价是八万元。
齐白石出生于一八八四年一月一日,祖籍安徽宿州砀山,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人,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
他是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
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
他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
齐白石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
他的书法书工篆隶,取法于秦汉碑版,行书饶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善写诗文,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代表作有《蛙声十里出山泉》和《墨虾》等。
二十多年后齐白石的作品《山水十二条屏》亮相拍场,最终以九亿多元人民币成交,成为当时最贵的中国书画艺术品。
……
这时经过几番竞价,价格来到三十万元,即将由张宪收入囊中,这时张子健站起来首先向张先生点头致意,然后举牌说道:
“张先生您好,我非常钦佩您对于中国文物拍卖事业所出的贡献。”
“我也非常喜欢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艺术,对于张大千和齐白石等人的艺术作品同样充满了敬仰,更想学习揣摩。”
“请张先生割爱,我准备加价到三十五万元。”
张子健这一番话说的很到位,先是表扬张先生,表示自己的佩服,然后是说自己是对于中国文化传统的喜爱,最后才是加价竞争,有礼貌,有钱,但是很给张先生面子。
实际上齐白石这幅字的价格当时已经是不可思议,即便齐白石很多画也卖不到这个价格。
张宪听了张子健这一番话,向张子健笑着点头示意。
最终张子健如愿以偿地竞拍到这一件书画文物,只有张子健知道齐白石这一幅字,二十多年后在拍卖会上的成交价将近两千万,上涨了七十倍价格。
至此张子健已经花了三百多万元,令人惊叹。
自此之后张子健没有再出手竞拍,因为他觉得不能太张扬,应该给别人一些机会,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有一个度。
尤其是不能超过张宪的购买额度,抢了张先生的风光。
但是张子健的四次出手都是对于高价位的书画,在最高点再加一口,是真正的一口价,自此之后文物收藏界和拍卖会对张子健戏称为“张一口”。
……
(https://www.yqwxw.cc/html/122/122009/630545257.html)
www.yqwxw.cc。m.yqw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