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啃,你说的对!计谋很重要。】
【我想比起成为辽人的傀儡,俞家更想要成为一个尊贵无比的世家。】
陛下抬起眼皮,言儿这意思是……
大臣们也有些惊讶。
【都是大启人,还是头脑发昏被迫上了贼船,咱不得给他们个机会将功赎罪。】
啃啃:【宿主说的是,但我觉得可能没那么好办,马是辽人的底线。】
苏谨言点头,轻轻勾了勾唇角。
【我知道,谁说直接要马啊。】
苏谨言意味深长的看向柳尚书。
【这不是有先例在这摆着呢。】
啃啃顿了一下,忽然明白了。
啃啃:【宿主!你是说偷偷用他们的良种马配种。】
陛下和大臣们这才恍然大悟,悄悄看一眼柳尚书,可不是嘛,这里可是有一个非常成功的先例。
【嗯。】
【以前或许不行,但是如今可正是一个好机会。】
【虽然说是女奴所出的女儿,但也是萧家血脉,被送去俞家,
由此可以知道萧家对俞家的重视,
如今耶律公主竟然也被安排来这儿,不管怎么说,俞家已经和辽人密不可分了,
辽人手上关于俞家的把柄多的是,一个个都是叛国的大罪证。
所以某种程度上,俞家很得辽人看重。
百年时间的文化底蕴,萧家怕是更是看中。
所以,如今是个非常好的机会,就看俞家愿不愿意抓住。】
陛下和大臣们垂眸思索了一下,很是赞同苏谨言的想法。
俞家确实有这个机会。
【虽然不是纯种马,但是带有它基因,即使不是纯种的,也比普通马好。】
啃啃:【宿主说的是,不过,要是辽人知道了,可不会轻易放过俞家,
一旦成了,里外不是人,俞家会做吗?】
苏谨言淡淡笑了笑。
【他们有选择的权利吗?
不过具体还要大人们商定如何来,我相信他们。
而且俞家不行也没关系,不是还有另一种计谋吗?】
苏谨言看向赵文昊。
【辽国其实比西夏更好行这计谋,不过……】
苏谨言摇了摇头。
【就算辽人知道大启的计谋又如何,如今的辽国,和大启又何其相似,
骄奢淫逸,目中无人,骄傲自大,内乱不断,真的是将某些汉人文化学的淋漓尽致。
不过,如今大启出了一个陛下,能力挽狂澜,但是辽国可不一样,再也不复从前的辉煌了。
有开眼的几个人又如何,位子上的,包括能坐上位子的人都不行,他们又能如何。】
啃啃:【宿主说的是。
辽人已经知道大启的变化了,可是竟然还将陛下想成,以前那般非常愿意忍让的先帝们。】
苏谨言挑了挑眉。
【啃啃,他们又想干什么?】
啃啃:【宿主,辽人贵族因为有大启无私捐助,
这几年冬季能够买足粮食,贵族们还能有余钱享受,
但是,贪婪永无止境,他们想要加价了,
知道陛下已经将银子用了,不识危机,只是觉得生气,
想要威胁陛下,顺便想要多要些东西。】
苏谨言有些无语了。
【大启是软弱,是一直弃边,但是大启打仗输了又几次,
他们凭什么认为他们能威胁了陛下。】
陛下脸色不变,他早知辽人什么德行,也知道大启什么德行,该生气的从前已经生气过了。
大臣们脸色很是难堪,他们不想多生事端,不想征战,又要横征暴敛的筹集军费,
也不想那些将军们又得了赫赫战功。
弃边,边境荒芜,不好治理,却花费极多,没有什么价值,是一个累赘,他们只觉得弃了能减轻大启的负担,
没想到……唉~
【哼!】
【那些已经知道大启变化了,明明已经很重视了,却还是逃不过傲慢,活该,
一个游牧民族,被困在一个地方,赖以生存的技能成了游戏。
雄鹰在笼子里呆久了,再放出了还是雄鹰了吗。
享乐剥夺了他们的嗅觉,腐蚀了他们的精气,时间侵蚀了他们的利爪。】
大臣们有些惊讶,辽人真的是如此的吗!
他们思索了一下,辽人确实吸收了汉人文化,如同汉人一般建立国家,
每一个王朝的后期,学过史书的他们自然知道,
身处其中,他们从不觉得他们处在亡国之时。
但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看,是啊,每一个王朝将尽时,应有的隐患全部有。
庞然大物,给大启无尽屈辱的辽国也垂垂老矣。
大臣们心里很是复杂,他们愣愣的看向陛下。
年轻,勇武,仁慈也狠辣,英明神武也是当得上的。
还有苏贵人和神器从天而降,来帮助陛下。
他们忽然褪去愁惘,心神清明,是啊,他们有陛下,有苏贵人,有神器。
他们大启是不一样,至少这一代是不一样的。
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和他们有什么关系。
虎视眈眈的仇人已经失了其利爪,以后任人宰割的可要掉个个了。
既然如此……
大臣们眼底深处,幽暗翻滚,心里有什么东西破土而出。
忽然浑身上下精神满满。连年龄大的大臣们,也是一副打鸡血的样子。
看着大臣们的样子,陛下挑了一下眉头。
原来他们还是有些血性的,他还以为他们骨头软习惯了 已经硬不了了呢。
不过……
只敢捏软柿子。
陛下眼底还是有些嫌弃的。
武官们看到文臣突然精神,有斗志的样子,愣了一下,又想到苏贵人所说的。
明白了。
眼里同样很是嫌弃。
不过终于文臣们不再使绊子了,他们还是高兴的。
果然苏贵人是福星。
苏谨言看了大臣们一眼,撇了撇嘴。
【到了如今,陛下已经硬气了,大臣们可别反过来软了。】
不!
大臣们在心里回答,他们不软,他们骨头很硬!
耶律代玉一路上很是老实,并没有做什么多余的动作,
苏谨言也不再看。
早朝很快结束了,苏谨言又去投举报信了。
接到信的大臣们自然很是重视的聚集在陛下御书房中,商讨事宜。
而这一次,郭老将军他们终于安安稳稳的赶向京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