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就是封大人吧?”
赵彦一脸讨好。
两国使者见面,谁先动,就意味着谁在下风。
何况封比太自始至终都骑在马上,马蹄子还沾着血,刺眼得很。
“赵丞相很强的气节,龙安国有一个好丞相。”习安青道。
“……你不用这样讽刺。”容扶华的眼底已经聚起了风暴来。
习安青点到而止,开始继续观战。
倒是要看看,赵彦是否如她所料,在百姓们面前狠狠刷一波恶感。
“是本官,你又是谁?”
其实封比太是认识赵彦的,之所以这样问,无非是想表达自己的优越感罢了。
赵彦闻言脸一僵,不过很快就恢复笑脸,“在下是龙安国宰相,赵彦。”
“哦~原来是赵大人,失敬啊。”封比太嘴上说着失敬,可那马上傲慢的姿态,足以说明他的态度。
“封大人,您看这——”
赵彦刚一开口,就被封比太截了胡。
他恶人先告状,还颠倒黑白,“我说赵大人,你们龙安国的百姓不长眼啊,这大白天的,就往我马上撞,自己撞死了,他们还不讲理怪罪本官。都说穷山恶水出刁民,你们龙安国人真是让本官失望。而且我这马可是我们楚王御赐的,幸好没撞出什么好歹来,不然你们就有**烦了。”
无耻!
众目睽睽之下,颠倒黑白!
百姓们一个个气红了眼。
“他胡说八道!”
“对!分明就是他在街上横冲直撞!撞死了人!”
“赵大人,请赵大人为我们作主!我们所有人都能作证!”
百姓们被逼急了,尤其是那几个挨鞭子的人,心一横,就喊着冤枉。
封比太眯了眯阴险狡诈的眼睛,杀意尽显。
“赵大人,我说,你们龙安国的人就是不懂事,您觉得呢?”
赵彦的脸色青了一下,还是陪笑,“您说的是。”
百姓们一脸错愕。
万万没想到,他们以为的明官赵丞相,会是这样一个没有骨气的小人。
“你们龙安国的一条人命,可够我这胯下一匹良驹的价值的?”封比太不饶人,得了便宜还卖乖。
赵彦的脸色已经发黑了。
却还是赔笑道:“比不了,他们一条贱命,怎可与楚王御赐的良驹相提并论?”
“别说是一条,就是再加上这一群人,都比不了!”封比太眼神一毒,用鞭子指着跪着的百姓。
“你欺人太甚!”
一个之前被鞭打的青年忍不住站起来。
封比太随即抽出腰间一把刀,快如闪电,顿时插进那青年心口。
青年瞪着一双眼睛,死不瞑目。
身体僵硬的倒在血泊中。
“啊——”
“欺人太甚!欺人太甚!”
“我们和你拼了!”
那青年周围的几个人,眼球都要爆出来了,一脸愤恨冲向封比太。
“停!停!住手!”
赵彦斥责。
可惜没用。
封比太不屑的哼了哼,抽出一把短剑,凡是靠近的百姓,无一不被刺死。
“陛下。”
习安青出声,叫住欲下去的容扶华。
他面沉如水,寒意笼罩。
身为一国之君,看着自己的臣民被这样**,若还能看下去,习安青都要怀疑他是不是皇室中人了。
只可惜,他注定不能下去。
“您现在要下去,那我们就功亏一篑了,况且您现在的情况,就算下去也起不来什么作用,说不定还会被赵彦那老狐狸利用你脱罪。那可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
容扶华深吸一口气。
“……你说得对。”
他双目如电,直直看向习安青。
“我们回宫。”
“啊?”
习安青措不及防。
“回宫,立刻!”
容扶华说完不容置疑的拉住习安青的手,轻功离开。
他从未有哪一刻像现在这样愤怒,而这种无力感让他十分厌恶。既然如此,不如抓紧时间让自己变得更强,早日打败燕太后。
“你要带我去哪儿?”
“兵器库。”
“去那儿做什么?”
……
“封大人!您就大人不记小人过,别脏了您的手。”赵彦急忙说。
那瑟缩的模样,哪里还有平日里威严的样子。
百姓们对赵丞相的印象,自此一落千丈,甚至恨他。
他们恨楚国,也恨赵彦。
尤其是赵彦,无视躺在地上的好几条人命,还讨好楚国使者。
封比太笑着停下,像是玩游戏玩累了,“赵大人,楚王御赐的良驹可比不上一个五品官员,你们的百姓冒犯了一个朝廷命官,怕也要是处决的吧?”
“……封大人说的有理。”
“那依赵大人来看,我杀了几个人,算不算过分呢?”
封比太的手上都是血,可没有一滴是他的,全都是地上死去的百姓的。染血的手一圈一圈的缠着鞭子,又解开,好像就等赵彦的回答,再决定要不要更过分。
“……不算,这是他们自己活该。”赵彦道。
封比太仰天哈哈大笑起来。
“我看龙安国也不都是不讲理之人嘛,还是有一个明事理的。”
百姓们快气晕过去。
“封大人过奖了,这街上人多眼杂,若封大人不嫌弃,就由在下做东,请您去酒楼喝酒如何?”
封比太摇头拒绝,“喝酒就免了,我还是回我的客栈吧。我算是看出来了,你们龙安国不好玩。”
赵彦脸一抽。
“封大人若想玩,在下可以做东,为大人安排行程。”
……
景宁宫。
赵彦在燕太后下首,好容易说完今日街上楚国使者的事。
芙蓉端上水,他润了润嗓子。
“娘娘,您说那封比太,会不会以此为要挟,临走前向我们讨好处?”
燕太后抚摸着怀里的猫儿,尖声尖气的说,“哀家觉得不会。你已经处理的很好了,并未惹怒他。楚国来的都是惹不得的,请佛容易送佛难,只要再等等,等他们离开龙安国,哀家自会有法子赢回百姓们的心。”
“可臣还是担心,这里面会生出变数。”
赵彦愁眉苦脸说。
他第一次和燕太后心不相通,大概是燕太后没有亲身经历白天的事情,不明白百姓们的怨气有多大。
他总觉得自己做错了。
可是又说不出哪里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