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彬做梦都想不到的事情很多。
他想不到自己会穿越大明,想不到和《回明》剧情类似,会在粉巷遇到一群太监,其中百分之九十九可能藏着储君朱厚照,同样也想不到在花满楼能够邂逅苏三以及王景隆!
这些想不到之外,更令江彬抓狂的是,玉堂春竟然和王景隆认识,并且似乎还是老相识!
刹那间,江彬紧张得小心脏砰砰乱跳,差点从嗓子眼里窜出来,却不知苏三和王景隆的关系已经发展到何种程度,别被这小子拔得头筹破瓜了吧?
心中正忐忑,就听老鸨一秤金开口了,这个半老徐娘笑眯眯看着王景隆,宛若丈母娘看女婿般,那眼神,简直能把人家王三公子一口吃了!
“听听,大家快听听,我家三姑娘怎么说的…王公子才高八斗!哟,这不是明摆着等三公子配好词,找个由头梳拢她了嘛,嘻嘻,不过呢,老娘丑话说在前头,我老婆子养大春姐不容易,这梳拢之资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江彬一听这话,倒是长出一口气,差点扑上去抱住一秤金狠狠咬上两口!
古时,梳拢的意思并不是指梳头,而是指占据女孩第一次或者为她赎身。
听一秤金的口气,苏三只是和王景隆认识,也许关系还算不错,但两人应该并未发展到以身相许的程度。
幸甚啊!
江彬擦了一把冷汗,心想,刚刚好,再晚两天,万一被王景隆这小子配上词,和苏三眉来眼去一番,两情相悦私定终身,他江彬再来可就只能喝洗脚水了。
放下心,江彬开始细听这个王景隆有何高见,能做出什么了不起的配词。
就见王景隆极为洒脱扳了扳胸膛,咳凑一声,高声吟道:“苏姑娘此曲,听得人愁肠百转,如同亲眼见到和同乡亲友别离之场面,让小生有种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感慨啊!”
不得不说,人家王三公子肚里还是有些料的,尤其会说话,因此三言两语便打动众人,听得不少恩客跟着唉声叹气就像亲身遭遇离别场面一般。
江彬皱了皱眉头,心中颇不以为然,觉得王景隆的话太特么夸张了!
方才,苏三弹奏的曲子听上去的确有些伤感,但思念之情远大于离别之苦,并非如王景隆说的那般凄凉。
正想说点什么打击一下对方,就听身后那些书生处再次传出动静。
人丛里,身材稍矮,疑似正德的公鸭嗓低低哼了一声:“哼,风萧萧兮易水寒,那是为刺客歌功颂德的鬼话,怎么着,这个王景隆是将刺王杀驾和普通的伤离别混为一谈吗?”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这两句传颂至今的名句乃是形容荆轲刺秦王的悲怆,描写荆轲在易水这个地方和燕太子丹告别的凄凉场景。
江彬没有猜错,老刘等人正是东宫里的阉人,大明储君朱厚照身边形影不离的几名大太监,而那个处在变声期的公鸭嗓,就是未来的正德帝本人。
易水送别的故事正德当然知道,但他和普通老百姓不同,生在帝王家,最恼荆轲这种游侠死士,恨不能铲平天底下所有这类不安定因素才好。
刺客,不正是王侯贵胄的死对头吗?
因此,王景隆一句无心之言登时引起太子朱厚照极大反感,不由低声呛了对方一句。
江彬闻听,立马乐了,心道,看来你们王家的好日子,很快就要到头喽!
江彬肚里腹诽,王景隆这厮当然懵然不知,不晓得已经被当朝太子朱厚照记恨上了。
“咳~~~”
王景隆轻咳一声,意气风发继续念道:“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今日闻听三娘曲,思乡心切为谁鸣!”
噗~~~
江彬差点没吐了。
我靠,还待这样的?
人家苏三当众求新曲配词,结果,王景隆这货竟然念了这样四句不伦不类的诗!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是唐代崔护的《题都城南庄》,没想到竟然被王景隆用在这个地方!
还别说,有点歪才,倒是思念故人,只是,剽窃得不要太明显吧?
果然,一秤金愣了,在座的书生才子蒙了,而玉堂春的俏脸上,寒霜凛凛,说不出的难看。
“这…这就是王三公子为奴家配的词吗?”
王景隆恬不知羞悠然道:“正是,在下虽然用了两句古诗,但后两句却是方才信手拈来,三娘以为如何,可入得苏姑娘青眼?”
对方不知廉耻当面发问,苏三承认不是,不承认也不是,俏脸红一阵白一阵,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青楼大堂里开始有人低声议论,不过声音都不大,显然慑于王景隆身份,不好意思当面耻笑。
见无人接话,更没人提出新的配词,江彬有些按捺不住,冷笑道:“敢问苏姑娘,歌词是否一定要符合平仄之律呢?”
江彬言下之意,古诗讲究抑扬顿挫、平仄合拍,而且分为长诗短诗,绝句律诗等等,而填词更难,必须完全满足词牌要求,比如浣溪沙、满江红,都有严苛要求,绝非信口开河可以糊弄。
但歌词却不一样,尤其这种民间小曲儿,其实无需过于讲究。
苏三听到有人问,美目向江彬所在的方向看了一眼,但并未看清对方长相,便随口道:“王公子配词尚可,不过,还是听听别人的吧…那位大哥,给曲子配歌词没那么多讲究,只要能迎合意境,和我的曲子高度契合就好。”
王景隆听苏三避而不谈自己的配词,转身瞪了江彬一眼,脸色已然阴沉,显得极不满意。
江彬才不管这家伙何种态度,听玉堂春说不用讲究平仄,笑道:“好,在下不才,忽然想到几句,不知是否能作为姑娘曲子的配词,不若我念出来,请姑娘指正。”
苏三正发愁被王景隆这么一搅和,满座才子碍于情面,谁都不好意思提出新的配词,自己这首得意之作看来真的要成首唱+绝唱了。
没想到柳暗花明,有人愿意主动献词,于是忙道:“官人请台上来,站得远春娘看不清听不分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