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初更始,瑞雪初霁,皇城内外皆是一片祥和宁静。
回溯往昔,岳国境内外风云变幻,时局动荡,民不聊生。幸得岑思卿卿家挺身而出,首倡税赋革新之策,恩泽广被岳国子民,继而肩负重任,出使凌渊河畔诸邦,缔结共享太平之盟约,终使烽火渐熄,乾坤重归安宁。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卫凌峰不幸被二皇子之诡谋所惑,留下长兄的一封家书后命陨深宫。而身为储君的二皇子,也于江南之地突遭不测,踪迹全无。
于是,岑思卿凭借卫凌峰遗留下的微妙线索,抽丝剥茧,终得西陵家族罪证之账簿与名册。并借助萧家之力,已将名册上的幸存之人悉数寻得。
同时,皇帝为了安抚人心,思及岑思卿的非凡之才略与卓越的功勋,将其册立为新太子,肩承社稷之重。皇帝对其亦寄予厚望,不仅亲授君王之道,更特许其暗中筹谋科举改制,以期选拔英才,振兴朝纲。
此等变故,于朝野间激起千层浪,一众老臣们或赞叹、或疑虑,议论纷纷。而西陵世家,素来权柄在握,见此情形,亦是暗自戒备,深恐权势更迭,影响家族兴衰和朝堂权势。
窥见形势不利之后,皇后开始运筹帷幄,密信飞渡骞北,暗令三皇子潜行蛰伏,悄然布局,意图在这场储位之争中力挽狂澜,问鼎九五。
终于,在这永康二十五年的初春,一场围绕皇权与利益的权谋大戏悄然拉开序幕,各方势力暗流涌动,一场夺权之战,正在悄然上演。
前朝风起云涌,后宫亦是波诡云谲。
去年,西陵蓉蕙遭人暗算,痛失腹中骨肉,并牵连顺嫔无辜受累,被贬至冷宫深处,终是凄凉落幕,暴毙于那幽暗之地。
随后,萧楚曦腹中的皇长孙,天命未佑,亦不幸早夭。此噩耗如晴天霹雳令皇帝心绪沉痛至极,皇后也自食其果,因自己的一时冲动而付出了代价,失去了后宫之主的地位。
在此权力更迭之际,翎贵妃顺势而起,接掌后宫大权。初掌凤印,她眉宇间难掩得意之色,举手投足间尽显后宫之主的尊贵与威严。
除夕之夜,盛世大典,翎贵妃借此良机,以一场奢华无匹、热闹非凡的庆典,向宫中众人昭示其不可撼动的后宫之主的地位。
荣和宫内,岑思卿与萧楚曦也终是破镜重圆。
岑思卿以自伤之举,以一把利刃,斩断了萧楚曦心头与旧日仇怨的枷锁,使其终于得见内心深处对岑思卿的深情厚意。此番举动,不仅让过往的恩怨烟消云散,更促使二人心意相通,彻底冰释前嫌。
元朔之晨,曦光初破寒雾,金乌跃然东方天际,其万丈光芒倾洒而下,预示着这盛世繁华的新篇章已开启。
岑思卿身着朝服,脚踩云锦官靴,踏着薄雪,步入了皇帝的永福宫。袁福躬身相迎,并将其引入了殿内。
正殿一侧的书房内,皇帝正在提笔挥墨。察觉到岑思卿的到来,他轻抬双目,与之目光交汇片刻,便又专心于书法之上。同时,悠然开口问道:“迁宫之事,筹备得如何了?”
岑思卿微微一愣,躬身行礼,立即回答道:“詹事府已派人安排,不日便可迁居景祺宫。”
“甚好。”皇帝轻轻点头,目光再次掠过岑思卿,似有所察,复又问道:“你今日来,莫非是科举改制之事,已有新的进展了?”
岑思卿神情愈发庄重,以沉稳而恭敬的语调答道:“回禀父皇,儿臣近日于吏部、户部悉心咨访,力求完善科举改革之策。然则,实施之路上,却屡遭波折,阻力重重,致使筹备之事进展缓慢。”
皇帝闻言,笔尖微颤,一抹不经意的墨色在洁白的宣纸上悠然绽放,随即他缓缓放下毛笔,目光落在自己方才书写的“风清气正”四个大字上。这四个字,笔力遒劲,气势非凡,但皇帝似乎仍觉未能尽如人意,令其眉间微微蹙起。他轻叹一声,目光从字幅上移开,转而投向岑思卿:“太子既言阻力重重,可知是何缘故?”
岑思卿闻言,稍作沉吟,眼中闪过一抹复杂的情绪,随后恭敬地拱手答道:“吏部与户部不少官员,皆为西陵家一手提拔。儿臣斗胆揣测,此中缘由,或许与西陵世家在朝中根深蒂固的势力有关。”
岑思卿巧妙地用了“或许”二字,将判断权留给了皇帝,同时也暗示了皇帝心中早已明了的一切。
皇帝静默聆听岑思卿之陈词,不言不语,唯以手中毛笔轻触墨池,同时以眼神示意其继续道来。
岑思卿心领圣意,言辞间更添几分谨慎与深思:“西陵一党,根深蒂固,其势力盘根错节,遍布朝野,对新政推行屡屡设阻,使得改革之路荆棘满布。昔日税改之时,已显其阻挠之意;今科举改革方兴未艾,又遭其暗中掣肘,实乃社稷之隐忧,国之大患。”
岑思卿自知,“国之大患”有些言重,他稍作停顿,目光微抬,见皇帝仍专注于笔端,遂继续禀报:“吏部之中,有西陵旧部以资历为盾,阻挠新制;户部则更甚,以财权为刃,对改革之意横加阻挠,声称恐伤国本,实则恐为维护其私利。更有甚者,散布谣言,中伤儿臣清誉,意图瓦解朝野对儿臣之信任。此等行径,实乃悖逆朝纲。儿臣恳请父皇明鉴,以正视听,使朝野上下得以清明,保国家社稷长治久安。”言毕,岑思卿俯身再拜,静待圣裁。
皇帝边聆听边挥毫,墨色淋漓间,笔下生风,“风清气正”四字一气呵成,尽显胸中丘壑,显然对此四字所寓之意深以为然。此次笔势遒劲,气势磅礴,终是已得心中之满意。
搁笔之后,皇帝目光如炬,望向岑思卿,沉声道:“朕知此事艰难,但正因如此,才更需你我君臣一心,共克时艰。你既有此等见识与决心,自当倍加勤勉,不仅要锐意进取,筹备改革,更需智勇双全,化解重重阻力,让朝堂风气得以净化,真正达到风清气正之境。”
“儿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父皇厚望,誓要扫除一切障碍,令科举改革顺利推行,为朝廷选拔更多贤能之士,共谋国家发展之大计。”
听罢,岑思卿立即再次深深一拜,声音坚定而铿锵。心中亦明了,科举改革已势在必得。
* * *
夜幕低垂,月隐星稀,一条狭窄而幽暗的小径上,,一人影疾步如飞,衣袂随风狂舞,透露出难以掩饰的慌乱与紧迫。他频频回首,深邃的眸光中交织着恐惧与不安,仿佛能穿透黑暗,窥见那如影随形的无形威胁。
四周,密林幽深,暗影重重,如同巨兽的利爪,欲将他一口吞噬。
此时,他一边逃命,一边暗自在心中悔恨,昨日之决断,今夕之困境。
昨日,他面对萧家军的诚挚邀请与庇护,他选择了拒绝。未曾料想,今日便落入了西陵家精心布置的陷阱之中,一场无休止的追杀就此展开,令其后悔不已。
此刻,他身受重伤,西陵刺客的利刃在他身上留下了斑驳的血痕,衣襟已被鲜血浸透,但那刺骨的疼痛却激发了他内心深处对生的渴望。正当绝望如黑暗般将他紧紧包裹,几乎要被绝望吞噬之际,一道凌厉的剑光划破夜空,瞬间斩断了刺客的攻势,为他赢得了一线生机。
在那命悬一线之际,萧家精锐犹如天兵降临,迅疾而至,将其救出,并安全撤离了那危机四伏之地。此番经历,对他而言,犹如脱胎换骨,让他对世事有了更深的领悟。
抵达安全之所,他毫不犹豫地跪倒在地,双手抱拳,言辞恳切:“多谢诸位救命之恩,此情此恩,没齿难忘。今日起,我愿誓死效忠太子殿下,定助太子殿下铲除西陵一族。”
随着此人的誓言落下,至此,名册上的三人已尽数寻得。
* * *
夜幕降临,裕华宫内烛火摇曳。
皇后手执一封自西陵家而来的密信,指尖轻颤,信上墨迹未干,显然是新近送达的紧急情报。窗外月色清冷,似乎也在无声地诉说着即将到来的风雨。
“萧家...为何要找这几人?”皇后不禁疑惑,低声自语。那段尘封已久的往事如同被狂风卷起的尘埃,猛然间扑面而来,令她眼神瞬间凝重起来,眉宇间锁上了一层难以言喻的忧虑。
皇后心中隐隐感到不安,她深知,萧家素来以铁面无私、公正严明着称,一旦他们下定决心,必将掀起一场轩然大波。而那些隐藏于暗处的秘密与利益纠葛,或许也将随之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
她轻叹一声,将密信置于烛火之上,火焰迅速吞噬了信纸,化为灰烬,仿佛也带走了她心中的一丝不安。
然而,那份担忧却如同夜色一般,愈发浓郁,终是难以驱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