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查出来了?”长宁看了章嬷嬷一眼。
章嬷嬷点点头“是,那夹竹桃是小陆子搬花的时候身上带了两株,明面上他是福晋的人,可是,赵福海查了,他有个青梅竹马的同乡,是李侧福晋院里的冬梅。”
长宁冷笑一声“为娘的做了什么孽,最终都会报应在自己孩子身上。这句经典台词果然没错。”
说罢,赵福海像是明白了身边了什么,弯腰退出了房间。
长宁也没去管赵福海,这么点小事,他是能做好的。
只是弘昐那孩子,确实可怜,长宁心里也有些疑惑“二阿哥身体康健,怎么昨夜那么突然?”
听风在一旁低声回道“奴婢听说是守夜的奶娘没有关好门窗,自己也得了风寒好几日,却隐瞒不报,直接传染给了二阿哥。”
长宁摸着肚子,心里想的却是不知道胤禛此刻心里多着急呢。
胤禛确实很着急,尤其昨晚到的时候,李氏声泪俱下,弘昐还嚎啕大哭,看着着实可怜。
可是,随着时间流逝,弘昐的哭声越来越微弱,最后明显脸色都变得苍白了,李氏这才真的手忙脚乱起来。眼看着情形不好,府医只说自己无力回天,请召太医。
太医到了之后立马施针针灸,又下猛药,这才将将稳定住弘昐的病势,只是这么小的孩子发烧着实凶险。
若是高烧不退,哪怕不夭折,也很容易伤及头脑,形同痴呆。
因此,胤禛入宫请旨,让擅长小儿科的周太医在四贝勒府多住几日。佟贵妃自然应允,还赏赐了不少补药。
永和宫德妃也紧跟着赐了许多珍贵药材,都是现在正用得上的。
永和宫内
看着眼圈泛红,眼下乌青的四儿子,德妃有些心疼“老四,你要好好照顾自己的身子。对于本宫和皇上来说,这是你的孝道。对于弘昐来说,以自己年幼之身惹得阿玛不顾身体,也是不全了他的孝道。”
胤禛忙低头认错“儿子知错。”
“好了,凡事看开些,尽力就好,哪怕不成,日子也总要过下去,切不可沉溺在哀伤之中。现在南边学潮有点乱,皇上正在找人去实地走访一圈,你可要好好把握机会啊。”
胤禛心中一动,额娘是皇阿玛的宠妃,得皇阿玛信重多年,此言不会有错,没想到额娘居然告诉了自己。
和前途相比,一个一岁还没立住的次子自然没有那么重要了。
胤禛谢过德妃之后,就回了府里,不再踏足福月院,也没有去其他女人那里,只吩咐苏培盛好好照顾清芷院的长宁,便一头栽进了书房。
李景月看到胤禛居然不管自己和儿子了,气得砸烂了福月院不少东西。
而就在胤禛关在书房捋思绪,写条陈的几天,福月院却流传着一种流言。
说是先前宋格格的小产就是李侧福晋所为,为的就是想让自己生下爷的长子。
而且宋格格生大格格的时候早产,导致大格格体弱吹不得风,也是李侧福晋的手笔。
现如今,二阿哥病重,这都是天道好轮回,母亲做的孽都会报应在孩子身上。
听到这个流言的时候,李景月气得简直要抓狂,扯着秋棠和冬梅大骂“到底是哪个贱人,哪个不长眼的居然敢诅咒我?”
两个婢女都不敢言语,实在是,实在是她们也觉得流言说得对啊......
二阿哥病的突然,查来查去也没有其他人动手的嫌疑,奶娘更是李家自己人。
再说了,宋格格的事,本来就是李侧福晋做的啊......
看着两个心腹的表情,李景月岂会不知她们在想什么?可是她不信,什么作孽,什么报应?她若是信因果循环,她早就不会干那些伤天害理的事了。府里其他女人的手上,就都是干净的吗?
可是,可是弘昐真的是被自己害的吗?
正院
朝霞将这些流言一五一十禀报给了福晋,福晋若有所思“福嬷嬷,你说,这件事是谁做的呢?宋氏?还是富察氏?”
福嬷嬷笑道“管他谁做的,反正最后得利的,是福晋。那些流言也不算错,李氏作恶多端,二阿哥如今病重也是咎由自取。”
可是她没有注意到福晋的脸色也变得越来越不好“李氏那些事,虽然我没有掺和,但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行了不少方便。若说当娘的作孽......那弘晖这般体弱,是不是也有我的原因?”
见福晋居然想到这里来了,福嬷嬷慌忙劝解“福晋,您怎么能这么想呢?是李氏立身不正,她那野心都要溢出来了,还妄图跟您争抢长子的位置。咱们可没插手,顶多就是坐视不理罢了。”
见福晋有些耿耿于怀,福嬷嬷接着道“再说了,您是皇子嫡福晋,日后可能是郡王妃,亲王妃,没点手段怎么行,您已经很识大体了,您看诚郡王府上,三福晋做的也太绝了,谁不在背地里说她呢?再说您,谁不夸您孝顺得体?”
福晋这次点点头“是了,我做了那么多博得就是一个孝顺的名声,明日还是要去永和宫给娘娘请安。对了,董氏那边,你去派人盯着吧,别再生事了,就算,给弘晖积福了。富察氏那边,我们也不许动手。”
福嬷嬷又忍不住劝道“主子,这富察氏和李氏可不一样,她是满军旗,还是富察家的,若是让她生了阿哥,那......”
福晋皱了皱眉“福嬷嬷,你看清现在的形势,若是府里一个男孩都没有,宫里的皇上和娘娘不会过问?”
还有一句话,福晋没有说出口。
若是贝勒爷要争夺那个位置,府里怎么可以没有阿哥呢?与日后的母仪天下相比,富察氏生了就生了,若是真到了那一天,去母留子也照样可行。
胤禛没有理会这些流言,亦或者说他根本不在意,关在书房十日之后,就拿着拟好的条陈入了宫。
胤禛回府之后,就带来了下个月要去南方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