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年和冯晚把粮食拎回去知青点,遇到朱小平和宋长青。
宋长青看到她们背上的粮食口袋,笑着说,“都领回来了?我正要带朱小平去领呢。”
他征求大家的意见,“晚上给你们办个接风宴,以后就是一个院里的战友了。”
江年、冯晚和朱小平都表示没问题。
杨秀兰脸上闪过一丝为难,“行,我去跟她们说一声。”
这个“她们”,显然指的是闻冰和陈文静。
这话一出口,宋长青才想到那两人,不仅有点讪讪地,“那我先带朱小平去领口粮了。”
杨秀兰三人进了屋,江年和冯晚把粮食口袋搁在墙边,继续收拾着行李。
杨秀兰看着陈文静说,“有新的同志来了,晚上一起吃顿饭,你看怎么样?”
陈文静刚想张嘴,闻冰已经抢先接过话了,“没那必要。你们吃你们的,我和文静单独吃。”
闻冰说完,也不管其他人怎么想,拉着陈文静就出去了。
江年和冯晚面面相觑,觉得这姐们是真不把人情世故当回事啊,装都懒得装一下。
只是她们跟杨秀兰也才认识,倒是不好下结论。
当然闻冰的态度肯定不怎么让人喜欢就是了,完全称不上一个成熟的成年人。
杨秀兰耸肩,“那就我们三个参加吧。”
没顺势说三道四,不管杨秀兰究竟是怎么想的,这表现是合格了。
江年和冯晚入乡随俗,纷纷表示没问题。
江年甚至秀了一手精湛的厨艺,相同的食材和调味品,在她的手下过一遭,最后成品的味道就是能提升几个档次。
一众人吃得是眉开眼笑,一大桌子饭和菜是一点都没剩下。
令江年舒心的是,虽然饭桌上有些人有些眉眼官司,但是终究没人把做饭这件事捆绑到她身上。
秉持着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理念,江年就当没看见那些小心思。
肚子舒坦了,大家都有了闲聊的心思。
宋长青把知青点和大队的情况捡着重要的说,“上午的农活是八点到十二点,下午是两点到六点。不过时间没卡得那么严,只要能把每天的任务完成,早点晚点都无所谓。”
“吃饭的话,老杨是跟我们搭伙,五个人轮流做。闻冰和陈文静都是单独做饭。”
“早饭是七点到七点半,晚饭是六点到六点半。这儿一天就两顿,中途饿了的话就带点干粮垫垫。”
“你们看你们是跟我们搭伙,还是另外起灶?”
宋长青的语气听着舒服,没有仗着资历深欺负新来的人,江年三人互相看了看,江年代表着回答了,“跟你们一起搭伙。”
宋长青拍手道,“那可太好了。考虑到一个人要做八个人的饭有点吃力,咱们分成四个组,每个组两人,再排个班,从明天起轮流做饭。你们看怎么样?”
他的建议被全票通过。
至于排班,宋长青在八张小纸条上分别写了一个数字,抽到相同数字的人就是一组。
江年和朱小平分到了一组,冯晚则是和杨秀兰分到一组。
宋长青和许阳一组。
张建国和赵安一组。
排班从宋长青许阳一组起,每个组负责一个星期。
分组结束后,宋长青问,“还有其他问题吗?没有的话大家就各自回屋休息吧,明天就开始下地了。”
冯晚就问了她最关心的工分,“宋哥,每天的活计是怎么安排的?要完成多少?”
宋长青说,“这个要看你们被分到的工种,不过越是要下苦力的工种或者技术含量高的工种,对应的工分肯定高得多。”
“最轻省的那些,大多是村里人在做,要不就是和村里人结了婚的知青。”
“村里小学的老师,就是和村里人结婚的知青孙玉清。”
听到需要力气的工种对应的工分高,江年的眼睛刷地一下点亮了。
冯晚的眼神也是亮晶晶地,搞得宋长青有点懵。
宋长青和许阳去了厨房洗碗,杨秀兰领着江年和冯晚去了洗漱的地方。
闻冰抱着脸盆走出来,见着三人连眼皮都不抬地走过去。
江年三人也当没看见她。
洗漱过后,吹熄了蜡烛,江年躺在炕上,听着屋外的风声和偶尔的虫鸣声,睡得很是香甜。
到了早上,江年被杨秀兰叫醒,“小江,七点了,起床吃饭去。”
江年答应了一声,闭着眼睛坐起上半身适应了一会儿,利索地穿好衣服去洗漱。
宋长青和许阳准备好了早饭,几个人呼呼呼地吃完,锁上门一起往地里去。
大队长和记分员已经在边上候着,宋长青等已经分配了任务的人直接去干活,新来的三人则等着分配。
因为对江年的力气有几分底气,加上实在想测试江年的力气是否能够转换为有效劳动力,程旭东试探着问,“挑担、推车这俩,你看哪个适合?”
记分员的白眼都快翻天上去,觉得大队长这是强人所难了。
昨儿他是见着这姑娘扛一袋粮食扛得轻轻松松,可是大队长一上来就给了两个最耗力气的选项,这不是为难人嘛?
江年倒是无所谓,“哪个更费力气,我就选哪个。”
程旭东当即竖起大拇指,“有志气。大志,”他叫过来一个人,“你不是总抱怨你那组缺人吗?这丫头归你那组了。”
程大志听到有新人加入,兴冲冲地跑过来领人。可是看见大队长指派给他的居然是个丫头,他的白眼翻得比记分员还高,“叔,别闹了。”
程旭东瞪着眼,“谁闹了?赶紧把人领过去。”
程大志和程旭东大眼瞪小眼了半晌,败下阵来,上下打量了江年好一阵,挫败地说,“跟我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