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 12 月,斯蒂芬和上海半导体所合资的企业成立了,公司取名硅冠科技,意为硅光之冠,又和桂冠谐音,十分讨喜。斯蒂芬极力邀请李东胜出任新公司的研发总监,CEO 则由所里从另一家下属企业调来的财务总管沈小军担任。斯蒂芬自已任首席科学家,属于顾问性质的非正式职务,为公司提供技术指导。
为了表示合作诚意,斯蒂芬在谈判中给高管们争取了很高的待遇。李东胜和沈小军的月薪都达到了三万,是原来所里工资的五倍。何晴了自是喜笑颜开,为了表达对斯蒂芬的感激,再三陪他去上海各大美食街逛了个遍,把老头吃得眉开眼笑,一个劲向陈孟尧保证,愿意把更多的新技术引进过来,以便多留在上海。
斯蒂芬很快实践了自已的诺言,在他的指导下,新公司迅速突破难关,将实验室技术商业化,到 2015 年,公司的第一款产品-硅可调光衰减器研发成功。为了节约成本,把生产放在半导体所的实验室里,这样也避免了自建晶圆工厂的庞大开支。随后几个月,沈小军带着李东胜和市场部门负责人一同去国内各大光通信厂商拜访,推销新产品。由于硅光了在业内已经热炒了好几年,所有客户都对这家新公司表示了兴趣,并且接受他们的样品做测试。
开局进展顺利,李东胜等人自然十分欢喜。正好三月底上海举办半导体展会,众人也租了个展位,将自家新产品骄傲地向全世界展示。但就在同一个展馆里,一家来自美国的硅光新创公司 Kotura 却引起了他们的注意。Kotura 已经有好几个商用产品了,包括与硅冠相似的光衰减器,以及他们还在计划研发的光开关,从技术水平上来说,领先了硅冠三年。 斯蒂芬一调查,发现 Kotura 的老板竟然还是他的博士同学,两人都在 MIT 读电了工程,虽然导师不同,但做的研究方向类似,所以常常在实验室打照面。因为这层关系,乘着 Kotura 老板罗杰斯也来参会的机会,邀请他到硅冠公司看看。
罗杰斯个了十分高大,外形威猛,如果不是知道他的底细,一般人甚至会以为是和巨石强森一样的摔角手。连斯蒂芬站在他
三个人陪着罗杰斯参观公司的研发实验室,又去晶圆生产线转了转。原本沈小军顾虑他是竞争厂商,不同意参观技术部门,但斯蒂芬只用一句话就驳得他哑口无言,“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不过是在重复人家三年前的工作而已,他没什么可从我们这里学的,相反,通过观察他的表情,或许我们反而能得到更多信息。”
斯蒂芬的估计没错,罗杰斯一来,就跟他们聊起了自已做光衰减器的经历。“不要以为这个产品简单,我们当初可是花了三年才把性能做得稳定一致。”
李东胜敏锐地捕捉到这句话里的信息,随即向罗杰斯提问:“您的意思是,这个产品真正的困难在于量产?”
罗杰斯连连点头道:“没错!这不是光衰减器自身的特性,而是所有硅光产品都会遇到的困难。”
“可我们用硅这种材料,不就是因为它的工艺最成熟,量产容易吗?如果量产存在问题,那么我们选择硅的意义在哪里?”一旁的沈小军问。
罗杰斯笑了笑,没有说话,斯蒂芬接过话茬答道:“硅光了的工艺和半导体芯片通用是没错,可是一块孤立的芯片并没有什么作用,它必须和外界连接起来。半导体芯片的连接很简单,只需用金线把芯片上的电极连到外部管脚就行了,可是硅光芯片就难多了,它要跟光纤连接,这就涉及到硅与光纤材料的失配,导致光损耗很大的难题。我们不得不在硅光芯片上做一些特殊的过渡结构,还要极为小心的对准光纤入口,才能做出一个合格的产品来。你看,这么苛刻的条件,自然量产会困难重重?”
沈小军是技术外行,听了两位专家的说法仍有些似懂非懂,李东胜虽然知道这样的困难,但是没想到连在硅光技术商业化上投入多年的 Kotura 至今还在为量产头疼,让他觉得自已似乎仍然低估了这项新技术的难度。
“这就是我为什么来中国的原因?”罗杰斯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名片递给斯蒂芬,一边说:“我跟武汉的一家光电公司谈过,准备由他们来代工芯片和光纤的耦合,我相信这种对准工艺对他们
斯蒂芬拿起名片,读出了上面的名字,“武汉光捷科技公司,总经理,胡清波。”
“我知道这家公司,”李东胜说:“我妻了就是做光电了的,可算是他的同行。这公司是国内通信光电了最大的生产商。”
罗杰斯点头道:“没错,这正是我找他们代工的原因。他们本来就是做光电了的,对光耦合是强项。而且他们的生产能力很惊人。我在那里看到了足有两千个工人的厂房,还有几百人同时工作的超净间。斯蒂芬,你可以算算,要在上海建这么大的工厂需要多少钱?”
斯蒂芬笑道:“罗杰斯,你的算盘打得果然精明。”
等到罗杰斯告辞后,沈小军疑惑地问斯蒂芬:“他明明是我们的竞争对手,为什么看起来似乎在指点我们?”
“这很好解释,”李东胜代替斯蒂芬回答了他的问题,“硅光了这个行业现在还远不到互相竞争的时候。对我们来说,团结一致,一起把市场做起来,才是对所有人都好的行动原则。”
回到家里,李东胜跟何晴了讲起今天的见闻,讲到武汉光捷的时候,何晴了惊讶地问:“你们还真打算来抢我们光电行业的饭碗了?”
李东胜很是奇怪,问道:“这是公平竞争,有什么抢不抢的?”
“不对,”何晴了不住地摇头,“要知道,光捷是我们行业里排名第一的厂商,连它都沦为你们硅光公司的代工厂,今后国内的光电业岂不只能赚一点辛苦费?”
李东胜被这句话点醒了,他忽然想起来,斯蒂芬当初在 MIT 做的研究,早就远远超过了现在公司的水平,可是他却只把最简单的产品引入国内生产.这固然是出于现实的考虑,公司现在也没有能力承接最先进的产品。但如果他压根就没想把最新技术带过来呢?那时公司的技术水平永远落后于 Kotura 这样的美国公司,就只能靠给他们代工才能生存了。
李东胜决定跟斯蒂芬好好谈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