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明察暗访(1 / 1)

朱标对王骥的印象很好,欣然同意朱允熥的推举,召他到文华殿,开门见山说道:

"朕决定升你为山西行都司按察使,到大同调查代王御虏不力事。"

代王抗旨不遵的事在南京闹得沸沸扬扬的,朝野上下无不拭目以待,想看看这事究竟如何收场。

代王朱桂和蜀王朱椿、谷王朱橞是一母所生的亲兄弟;

和燕王朱棣、安王朱楹是连襟。

五军都督徐辉祖是朱桂舅哥。

这是一个真正的硬骨头。

朱标要查朱桂,这就是神仙打架。

兵部、五军都督府、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全都要卷进去。

早在三天前,在众人想躲都来不及的情况下,王骥就上书弹劾朱桂、朱橞。

兵科给事中是从七品,按察使是从三品,王骥忙叩头谢恩:"臣领旨,一定不负陛下厚望。"

朱标龙颜大悦,接着道:“平身,赐坐。朕已向山西行都司都指挥使司及布政使司,全力配合你查案。”

王骥再次叩头,“请问陛下,微臣主要查哪些方面?”

朱标示意朱允熥,"你说!"

朱允熥说道:"主要查屯田被侵占、军饷被冒领,以及军户逃亡的情况。"

听闻此言,纵是王骥这样的硬汉,也不禁为之一震,这完完全全就是一趟龙潭虎穴的差事,不仅要触怒藩王,还要侵犯大大小小的军头的利益。

差事能不能办下来两说,办下来了能不能全身而退更是两说。

朱允熥看出王骥的顾虑,说道:"父皇,为方便办案,儿臣建议为王骥加都察院御史衔、刑部侍郎衔。"

朱标道:"准了!"

朱元璋接盘的,是一个满目疮痍,人口稀少,而且分离了四百年之久的北方。

想要振兴北方,卫所军屯制是必然的选择。

卫所制作为世兵制的一种,旗军不是一种身份,而是一种徭役。

军户家族是不限制从事民业的,他们的义务只是保障一个旗军和一个余丁在对口卫所服役。除此之外的人可以自由进学读书,也可以耕种民田。

作为补偿,军户享受三百亩地或两个丁的免役额度。

每年的预备役训练,闲时打工,到点训练,一旦国家有事,半个月内就可以紧急集结。

军队开到其他地方,可以在当地卫所支持下完成补给,避免长途运输粮草的损耗。

卫所制植根于地方,一旦当地出现不可控因素,便可强力介入。

可是再好的制度,都是有漏洞的。

卫所军屯制最大的漏洞就是,皇帝无法直接管控军镇,卫所军官会和朝廷官员、地方官员相勾结,形成一个牢不可破的利益集团。

朱允熥补充道:“此外,还要着重调查代王府是否存在走私茶马、食盐、布匹,尤其是铁器的行为。若有发现,严惩不贷。”

王骥心中凛然,这不仅是简单的调查任务,更是一场政治较量。

他深感责任重大,却毫不畏惧。

朱标殷切地说道:“朕限你在半年之内,将此案查个水落石出。”

王骥拜别朱标。

踏出文华殿的那一刻,他深知前方等待他的将会是重重困难与挑战。

但为了朝廷的公正,为了百姓的安宁,他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前往大同的征途。

王骥深知此行任务艰巨,稍有不慎便可能惹来杀身之祸。他决定先从基层着手,深入了解卫所的实际情况。

到达大同后,王骥微服私访,与普通士兵和军户交流,搜集线索。

他发现不少士兵生活困苦,军饷时常被克扣,而屯田也多被豪强侵占。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王骥结识了一位名叫李勇的校尉。

李勇对卫所的腐败深恶痛绝,愿意协助王骥调查。

王骥问道:"我有一事不明,想问问你,大同镇守城堡旗军,一年的军饷是五石四斗米外加十两八钱银,按理说不低了,为什么旗军过得那么贫困潦倒?"

李勇答道:"这都是账面上的军饷。但钱粮不会自动飞到士兵手中。

旗军驻守的墩台边堡,通常离本卫数十里路程。那么后方多久能送一次钱粮呢?

即使钱粮按时送到,也一定被克扣了。一石八斗本色米,即使再省着吃,顶多也只能吃四个月,剩下的八个月,吃什么?"

王骥问道:"不是还有十两八钱银吗?"

李勇讪笑:"大人果然是进士出身,不食人间烟火。请问大人,边境人烟稀少,旗军拿着银子,又该找准买粮食?就算买到粮食,又会多花多少银子?"

王骥问道:"那你说说看,有什么办法让旗军吃到足额足量的平价粮食。"

李勇说道:"现在军粮实行的是【军仓地管】,军户每年交十八石子粒粮给地方官仓,领月粮的时候,绕远路不说,还要求爷爷告奶奶,看胥吏脸色。

月粮就是你的月粮,可是不让你出出血,是不会让你安安生生领到手的。

最荒唐的是,交子粒粮的地方和领月粮的地方常常相距百十里,甚至二三百里,往来的运费甚至超过粮食本身。

军户们只能到交子粒粮的地方,高价买粮交纳,然后主动放弃领月粮,白白便宜那些王八蛋!"

王骥听了,十分义愤,"他们就是存心故意的。那为什么不实行【军仓军管】?"

李勇冷笑道:"这就是一个人吃人的世道,被谁吃不是吃。

以前就是【军仓军管】,比【军仓地管】更可恶十倍。

天下乌鸦一般黑,军老爷也好,官老爷也好,喝起兵血一个比一个凶残。

从亲王、郡王到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再到千户、百户、总旗、小旗,雁过拨毛,最到军户手上,雁子肉早就变成了蚊子腿!"

王骥咬牙切齿道:“真是岂有此理!这些贪官污吏,简直是丧心病狂!”

他决心要彻查此事,还士兵们一个公道。

经过漫长的明察暗访,王骥掌握了大量证据。

他准备将这些证据呈交给朱标。

代王府的势力盘根错节,王骥的行动引起了他们的警觉。

代王朱桂派王府长史警告王骥,"这天下是太祖打下的,代王多捞一点怎么啦?你最好少管闲事。"

王骥不为所动,"本官是陛下钦命的按察使,官居从三品,兼着都察御史、刑部侍郎,谁敢动本官一根汗毛?这闲事,本官管定了!"

长史灰溜溜地走了。

最新小说: 嫡女夺珠 失忆五年,我和死对头奉子成婚了? 分手后,被渣男小叔明撩暗宠 病秧子先别死,神医娘子来冲喜了! 喝醉后,女神让我忘了她 都市觉醒:我能不断进化异能 宠妾灭妻?主母二嫁高冷王爷 钱局 相亲当天,我被豪门大佬闪婚了 诱哄:心机前夫他蓄谋已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