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什米尔收到了东瀛的信后,脸色简直不能用语言形容……
“莫非我的嘴是开过光的?当年我忽悠小妹去和亲的谎话,怎么突然一下子全成事实了!”
阿什米尔已经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有言出法随的能力。这当年随口胡编的谎话,现如今居然都变成了事实,换谁接受得了啊!
这时,沈光派来的信使,也给阿什米尔送来一封信。
阿什米尔命人送信使下去休息,自己打开信件查看。
“尊敬的阿什米尔可汗,朕听闻您的西征已圆满结束,特此来向您祝贺。近几日朕的大军正在渡海攻打东瀛,倭国的幕府将军藤野九城来信说他和您是朋友,让我不看僧面看佛面。但朕相信,这只是他的一面之词,可汗又岂是那种背弃盟约的卑鄙小人呢?”
“为了庆祝你我两国开疆拓土均取得新的成果,朕特邀可汗,下月十六,来两国边境的日落城外会猎。那是我们初次相见的地方,对你我都有纪念意义。到时候,朕还要和可汗比比,谁打到的猎物多呢!”
虚部和塔克听阿什米尔念完这封信。
虚部试探性的问道:“可汗,咱们,去吗?”
塔克大大咧咧的表示:“乾国皇帝肯定没安好心,咱们不能中计啊!”
阿什米尔:“去,必须去。不去,显得好像是我们突勒怕了他们乾国,日后我们哪还有脸南下啊!沈光也会抓住我们不去这一点,大做文章,说我们畏惧乾国,如此一来我们在西边征服的那些小国,就会群起叛乱,所以我们只能去。”
虚部:“那……我们带多少人?”
阿什米尔:“沈光在信里说,神策军已经班师了,他带三千神策军前往。”
塔克:“那我们就带三万骑兵,到时候有机会说不定还能生擒沈光!”
阿什米尔却是摇了摇头:“不行,西征刚刚结束,新征服的领地里的人依旧对我们面服心不服,我们必须留下相当一部分军力守在新领地上。同时,叶茂在边境集结兵力也是虎视眈眈,我们得留下绝大部分的军队防范他!所以既然他带三千人,那我也带三千人。”
虚部:“这,太冒险了吧。乾国神策军的战斗力,简直可以用夸张两个字来形容。如果兵力比是一比一,我们的军队可不是神策军的对手。”
阿什米尔却是自信的表示:“虚部,你就放心吧,据我所知,沈光不是会干这种偷鸡摸狗的事情的人。如果他想消灭我们突勒,一定也会是在战场上真刀真枪的干。否则,就算他这次杀死甚至活捉了我也是没有用的,只会引起我们族人对他更大的敌意和反抗。沈光也不是一个蠢人。”
塔克:“话虽如此,但大哥若是执意要去,请务必带上我和虚部。”
阿什米尔却是坚决反对:“不可。正所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我这次去真的出了什么意外,我突勒还需要人主持大局。如果沈光真的包藏祸心,我们三个一起去,岂不是正好被他一网打尽?”
塔克不明白了:“大哥,您刚刚不还说沈光不会对您怎么样吗?说他若是敢这样做,会引起我突勒人民更大的反抗,怎么现在……”
阿什米尔快被这傻弟弟气笑了:“我说的那是我一个人去的情况下。如果我们三个全都去,沈光把我们三个都杀了或者都抓了。就算我族人民再怎么仇恨他有什么用?没有人领导他们对抗乾国,他们就是一盘散沙,迟早会被沈光逐个吞并的。”
“所以,你们两个,至少要有一个留下来留守突勒。”
塔克迫不及待的表示:“那就让虚部留下吧。我脑子笨,也做不了什么领导人。但好歹武艺不差,能贴身保护可汗。”
虚部拱了拱手:“既然三弟这样说,我是没什么意见,大哥你同意吗?”
阿什米尔:“我也是这样想的,那就这么说定了。”
另一边,沈光看着陈百祥回朝后呈上来的战报。
此役一共斩杀倭军二十一万人,破城五十一座,按沈光的要求,破一城屠一城,共屠灭倭人两百一十六万。
倭国国王命幕府将军藤野九城写下国书乞降,割让倭国三分之二的领土,并将所有侵扰乾国东南沿海村镇的倭人处死。
陈百祥担心神策军离国太久会怀念故土,因而请沈光下令班师,沈光也同意了。
至于神策军的死伤。
阵亡一千三百五十四人,受伤五千五百七十九人,无人失踪。
沈光看着战报自言自语道:“这下子,东瀛人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就该老实了。要不是朕担心把他们逼急了会狗急跳墙,加上朕现在最强大的敌人是突勒,不宜和东瀛继续僵持,避免日后两线作战,就凭他们敢派人刺杀朕,朕就真想一鼓作气灭了他们。”
陈百祥:“陛下,臣听说您邀请阿什米尔可汗参加会猎,您觉得,他会赴约吗?”
沈光:“他一定会的。”
“您那么有把握吗?”
“道理很简单。其一,如果他不赴约,那就是不给朕面子,存心蔑视朕,日后朕发兵突勒又多了一条名正言顺的理由。”
“其二,如果他不赴约,就会显得是他们害怕朕,这样,朕就可以把此事大肆宣扬。到时候,突勒刚刚通过西征收服的那些西方国家,就会觉得突勒也没什么了不起,只要到时候朕振臂一呼,他们就会集体反叛。这个代价,阿什米尔可承受不起。”
陈百祥:“那陛下为何不带多一些军队前往,到时候活捉阿什米尔,用他逼突勒投降。”
沈光摇了摇头:“朕绝不能这样做。突勒并不是君主集权的国家,可汗对他们的政治架构而言其实也不是特别重要。朕一旦这样做就只会激起突勒百姓的仇恨,反而会适得其反。此次会猎,朕只是想试探阿什米尔的虚实罢了。”
陈百祥:“原来如此,臣明白了。陛下圣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