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祖母便派人送了一个锦盒过来。
郑藜打开来看,一双成色极佳的玉镯。
周嬷嬷介绍,这是老夫人前些时日,特地命人打造的。
上好的和田玉雕琢而成,内部还刻上了她的名字,质地温润,触之如脂。
色白中透青,宛如早春枝头初绽的梨花,淡雅中又不失贵气。手镯表面刻有繁复而精致的云纹,每一道纹路都仿佛蕴含着天地间的灵气。
“本来老夫人安排了后日的家宴,可世子爷说今日二人要出门,老夫人便取消了。”
待周嬷嬷离开后,郑藜便坐在梳妆台前捯饬。
眉如新月,轻轻描画,显得修长而优雅。眉间轻施一点黛色,如同晨雾轻笼山间,增添了几分朦胧之美。眼波流转间,仿佛有星光闪烁,既深邃又明亮,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辰。
面颊上轻轻扫上一层淡淡的胭脂,如同朝霞映照在雪山之巅,为她平添了几分妩媚与娇俏。额间贴着一枚精致的花钿,既显得高贵又不失少女的俏皮。
最后点了昨日新买的樱桃色口脂,恰到好处地衬托出她白皙的肤色。
着了前几日新定制的衣裙和夹袄,带了昨日新买的兔绒围脖。
最后,披了那件乳白色的狐狸毛领大氅。
宋岱看着眼前的郑藜,晃了心神,眼眸不自觉的眨了几眨。
“发什么呆呢?”郑藜拉着他的手轻晃。
之后,二人手挽手走下望月台,恰好遇到了赶来的宋娇。
宋娇看二人如此装扮,不由的小嘴一噘,问道:“兄长,你们这是去哪儿?”
宋岱轻咳了一声,回答:“带藜儿出去转转。”
“我也要去。”
“不成。”宋岱断然拒绝。
宋娇‘哼’了一声:“小气鬼。”
她本意是想找个借口来望月台玩一会儿,这里比她院中有趣。
院里的侍女他们只会捧着自己的心思说话,去母亲院中,她也懒得听那些说教。
便想着来望月台找郑藜玩儿,虽然二人时不时要怼上几句,倒也觉得有趣。
“好吧,那先把生辰礼收着,明日不就是你的生辰吗?”宋娇看向郑藜说道。
说完,她转身将托盘上的一套笔墨纸砚拿了过来:“这是我托人从湖州买来的,听说兄嫂近日爱读书写字,想着这个最是实用。”
郑藜笑着接过了她的礼物,眉眼弯弯的说:“谢谢咯~”
“快去吧,不打扰你们了。”说着,宋娇便转身,准备回自己院中。
郑藜将礼物递给了麦冬,接着,声音清脆的向宋娇喊道:“宋娇。”
宋娇转身。
郑藜笑意满满的说:“谢谢。”
“今日出门,给你带礼物。”
“成。”宋娇答应后,开心的向前走去。
~
二人上了马车后,郑藜问道:“我们是要去哪里?”
宋岱抿嘴轻笑着,回答:“到了,你便知道了。”
郑藜不满的嘟嘟小嘴:“切,卖关子。”
马车晃晃悠悠的向西北方向走去,郑藜在车上实在无聊。
昨夜折腾半宿,一早又被他早早喊了起来,现在正是困乏的时候。
想着想着,便靠在她肩上睡着了。
不多时,轻轻的鼾声响起,宋岱轻轻捏了捏她的小嘴,帮她合上。
紧接着,她又微微张开。
宋岱轻轻摇头笑着,而后将身后的靠枕拿了过来,垫在腿上,让她侧躺下,睡得能更舒服一些。
不知过了多久,郑藜醒来。
伸了伸懒腰,迷离的双眼看向一旁的宋岱问道:“到哪儿了?”
“快了。”宋岱放下手中的书卷回答。
郑藜推开车窗,看到马车行走在平坦宽阔的官道之上。
她有些兴奇的问道:“我们出城了?”
宋岱嘴角微微牵动,笑着回应:“小迷糊,是的。”
明明方才睡下时,就已经出了城,怎么现在又突然这么问?
肚子适时的叫了两声。
“饿了?”宋岱看向她问道。
郑藜不好意思的点点头:“早上急着出门,没吃饱。”
宋岱将座椅下的柜门打开,将食盒拿了出来。
“有甘露饼,糖豌豆,乌梅糖,麻团,还有橘红膏。”
郑藜伸手拿了一块橘红膏,咬了一口。
化橘红本身气味芳香,顿时铺满了口鼻,味微苦而后觉麻舌。
平日里吃的好好的,可今日,她竟觉得有些难吃。
遂将橘红膏递到了宋岱嘴边。
“平日里不是最爱吃这个吗?”宋岱有些诧异。
郑藜摇摇头,又拿起了糖豌豆。
“放了一颗进嘴里,还是不好吃。”
一眼瞥去,便看到了角落里的乌梅糖。
看起来酸甜可口,很是诱人。
她拿起一颗放进嘴里,轻轻咀嚼,细细回味,还不忘点评:“还是这个好吃?”
“你不是饿了,这个越吃越饿。”
“不是快到了吗?”
“少吃一点,吃多了,恐肠胃又不适。”
郑藜点点头,可不知为何,那话梅糖今日看起来格外诱人。
到达目的地时,未时已过。
马车在一处山前停了下来。
郑藜抬头,山下的牌坊上写着:景宁山庄。
左边有一处砌起来的院墙,看着挺大,门口有一老人站着,招呼他们:“这里是马车寄存的地方。”
“倒是比前些年做的好了些。”宋岱看着不远处的那些院落。
“你来过?”郑藜问道。
“嗯,前几年跟旧友们来过一次。”
那时,他们是一同骑马来的,到了山脚下,将马绑在树上,派了两名侍从看着。
待文凡和麦冬从那庭院走出来后,宋岱才拉着郑藜的手,踩着石阶而上。
因着是冬日,道路两旁除了松树上还有干枯的绿色,其他树木,只剩下下了光秃秃的树干。
偶尔有松鼠从林间跑过,郑藜激动的拉着宋岱,要他去看。
道路两旁,随意掉落下来的松塔。
郑藜弯腰,将他们一个个捡了起来,直到手里再也拿不下了。
麦冬将平日用的那布袋子拿了出来:“世子妃,放这里面。”
宋岱看着她这些行为,有些不解:“要这些做什么?”
“回去,用颜料将他们涂上颜色,然后做成小物件儿。”
郑藜记得,这还是上小学时,美术老师教他们的。
那时候,她还在农村读书,没有太多可以去的地方。
美术老师是一位刚毕业不久的女大学生,天真烂漫,总是变着法子,让他们学些新奇的课程。
郑藜记得她说过:靠近自然,才能领悟生命的真谛,感受自然的韵律,以及体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那时候,小小的郑藜还不明白这些话的意思。
孩子们只是知道,能无限亲近自然,是最快乐的事情。
后来,当她理解那层含义之时,便有了放不下的枷锁,裹挟着她一直往前走去。
故乡的田野,也成了偶人睡梦中最治愈她的场景。
“山顶上的松塔比这些更是完整?”宋岱适时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