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着几日降温,本来身上拖着的伤就疼痛难忍。
如今在这破败的柴房中,更是冷的瑟瑟发抖。
发热加上浑身疼痛,整个人混混沌沌的。
她一直在做梦,梦里有炭火,有吃食。
可醒来后,依旧是在这绝望的环境当中,什么都没有。
如今,这推门声,给了她这濒临死亡边缘的人,一线生机。
甚至都未看清来人,就试图爬过去,乞求怜悯。
宋岱素来爱洁净,看到她这般,厉声喝道:“滚。”
庞嬷嬷闻言,停下。
她才想起,自己的性命早就落到了这侯府的世子爷手中。
除了他,还有谁能进到这里来呢?
沙哑无力的声音,在微弱烛光晃动的柴房响起:“世子爷,行行好,给老奴一口吃的吧!”
宋岱拉了角落的一把凳子,坐下,不答反问:“这几日可想好了?”
庞嬷嬷愣了一下,勉强支撑着意识,轻轻咧嘴笑了一下:“该老奴认的,那日都应下了。”
宋岱闻言,也并未多说什么,缓缓起身,欲离开。
“世子爷。”庞嬷嬷见状,连忙阻止。
刚一说完,便是重重的,接连不断的咳嗽声。
“您发发善心,给老奴点吃的,不然老奴便要饿死了。”
宋岱停下了将要迈开的脚步,揉了揉眉心,没有说话。
屋外寒风凛冽,透过破败窗子上的窗纸吹到了屋里。
庞嬷嬷不禁打了寒颤。
眼角的余光瞥到了她这不堪的模样,宋岱才微微开口:“那些事,你说与不说,我都能派人查出来。”
庞嬷嬷在府中这么多年,也算看着宋岱长起来的。
她虽然鲜少与这世子爷正面交手,可她能看出来,是个深谋远虑的主儿。
不然,自家夫人李氏也不会如此忌惮。
他如今能将自己和夫人置于此境地,想必已经有了十足把握。
想到这些,她无奈的叹了口气:“世子爷问吧,老奴知道的都会说。”
“我母亲是如何死的?”宋岱冷冷的声音在这柴房当中响起。
宋岱一直以为,母亲是郁郁寡欢而死。
直到前些时日,抓到了福旺,才发现了蹊跷。
福旺也是侯府的家生子,生母原本是父亲院中的嬷嬷。
可不知什么时候勾搭上了府外的一个江湖术士,便扔下他跑了。
父亲觉得颜面丢尽,选择了自戕。
因着没人教导,福旺自小便像杂草般生长,成年后更是染上了些恶习。
十多岁时,才进入椒恩院,在李氏那里做些杂务。
上次在赌坊抓到他后,宋岱从他口中还得知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他说,母亲在临死前的日子,在府外曾见过一男子。
福旺比宋岱年长两岁,沈氏在世时,看这孩子可怜,时常会送些吃食和衣物给他。
一次冬日的傍晚,福旺看到母亲沈氏急匆匆的从府里往外走,身旁无人跟随。
他有些好奇,便悄悄跟了去。
在东市一家茶馆前,福旺看到了沈氏与那男子似乎在说着什么,情绪激动。
回去后,沈氏身子每况愈下,不久病逝。
再后来,福旺到李氏院中做工后,偶然有一次随李氏回过李府。
在李府,福旺再次遇到那男子。
当时年纪小,他还觉得是巧合。
后来,在椒恩院当差越久,对李氏了解越多,他便想着或许不是巧合,有可能是一场阴谋。
宋岱闻言,便去调查了福旺所说之人。
谁知,李府人竟然说,那教书先生几年前便得病去世了。
到这里断了线索。
宋岱看庞嬷嬷在黑暗中的沉默,怒意渐渐升起,冷冷的问道:“说,还是不说?”
庞嬷嬷知道,有些事情说了,便难逃一死。
所以轻笑了一下,反问:“世子爷,若老奴不说,你打算如何处置老奴?”
“是给个痛快,还是慢慢折磨致死?”
宋岱缓缓坐下,抻了抻袖子,悠悠的说道:“我听闻庞嬷嬷家中有一侄女,十年有三,父亲母亲都已去世,全靠你接济过活?”
“不要!”庞嬷嬷好似使了浑身力气,大声阻止。
“世子想知道什么,我都可以说。”提到自己那可怜的侄女,庞嬷嬷慌了手脚。
“我母亲是怎么死的?”宋岱再次问道。
庞嬷嬷重重的叹了口气,靠在了身后的茅草堆上,将破被子扯了扯,盖在身上。
缓缓叙述起了那段往事。
李氏和侯爷本是最早相识。
侯爷年轻时如世子一般,生的俊朗,风流倜傥。李氏在一次酒宴上见过一次后,便倾了心。
可谁知,不久后,便听到了永定侯府与沈家结亲的消息。
小姐在府中难过的恸哭,甚至于后来绝食。
李氏父亲心疼不过,便同她说,让她再等等,一切都有转圜的余地。
这一等,便是三年。
那时,沈府被朝廷判了‘谋逆’的罪名,诛三族。
此时,李氏本以为机会来了。
可陛下开了圣恩,看在永定侯府老夫人的面上,免去了沈氏的死罪。
一切又陷入了僵局。
直到有一日,府中来了一位教书先生,生的眉清目秀,做事谦和有礼。
李氏经与这教书先生接触后,才知道教书先生过去与沈府有些渊源。
因此,心中起了心思。
李氏那时打听到了侯爷常去的酒楼,便借机偶遇几次,一来二去,二人互生情愫。
侯爷答应纳李氏进府,可为了侯府颜面,不能给正妻之位,只能做妾。
李氏听后,也并未反驳,可心中已有了筹谋。
教书先生在府中人品很好,深的府中学子的爱戴,小姐也借着机会多跟那教书先生接触,顺带着将自己与侯爷的事情,断断续续的告知那教书先生。
那教书先生在年轻时爱慕过沈氏,实在不愿她受这份委屈,便写了书信将这一切告知与沈氏。
并约了沈氏在一茶馆见面。
那日,李云柔也约了宋澜在那茶馆私会。
顺理成章,沈氏便撞见了这一切,回来后郁郁成疾。
后来,李氏便以着善心的名义,将方道士介绍给了宋澜,让方道士帮忙医治沈氏。
实则,方道士在沈氏的药中加了其他,最后才导致她慢性中毒而死。
几年后,那教书先生不知从哪里得知了这事的来龙去脉,便走到城外,自缢身亡。
宋岱听着庞嬷嬷波澜不惊的讲着这一切,心中怒火中烧。
恨不得将她和李氏,凌迟致死。
等到庞嬷嬷说完之后,宋岱起身,将一页破损发黄的纸扔到她面前,沉声问道:“那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