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西下,两辆马车来到石首县。
其中一辆马车传出女子的声音:
“将马车停下吧。”
另一辆马车见前方马车停下,也跟着停了下来。
知县从马车探出脑袋,他皱了皱眉头,问道:
“怎么停在这里?”
杨婵玉被仆人扶着下了马车,说道:
“知县不该视察手下的村子吗?”
知县看了杨婵玉一眼,将头缩回脑袋,心中有些不悦,寻思道:且看看你有何花样。
“扶我下车。”
车夫拉起车厢帘子,知县探出身,扶着车夫的手,颤颤巍巍的下了车。
他已经太老了,一身便服本该宽大舒适,但却因为身子无法撑起衣服,而不得改小。
下车后,知县瞥了一眼杨婵玉,见杨婵玉的车夫留在了马车,没有跟随,便跟自己的车夫说道:
“你也留在这里吧。”
“是。”
知县走向杨婵玉,说道:
“夫人,请。”
杨婵玉退后一步,拒绝的态度非常明显,说道:
“到了这里,便不要叫我夫人了,我也不再是你的夫人了。”
知县没有说什么,他对杨婵玉是有感情的,但不是夫妻间的感情。
他和原配夫人的感情细水长流,如两团漂浮的柳絮,没有激情,却胜在相守相知。
哪怕妻子一生未诞下一子,他也没有纳妾,也没有找通房。
而对杨婵玉,杨婵玉说要嫁给他的时候,他已经年过花甲,杨婵玉能当他孙女了。
一个小丫头说,她要振兴家业,她是英雄之后,娶了她,绝对不算埋没了知县的身份。
知县当时只觉得好笑,又感觉心痛,老英雄的后人啊,当年老英雄顺江而上,自己也远远望过老英雄的尊颜。
答应了,但没有动她,算是给她留了条路。
但是说信任她,一个能出卖自己身体的女人,谁敢将信任托付于这样的女人。
两人就这么彼此提防着,他索要银子,她千方百计的要兵要地。
这一斗,就是七年,她养出个张横,他的县衙再没缺过银子。
知县笑了笑,他知道,两人的搏斗到现在,也算走过头了。
“要开和离书吗?”
杨婵玉脸上没有多余的表情,只是淡淡的说道:
“你这个年纪出和离书,老脸要不要了。”
知县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服,这丫头还不算白眼狼。
“走吧,看看你和那个人,到底都有些什么手段。”
杨婵玉在前方带路,知县在后方跟着。
两人都没有仆人跟随,就像一对爷孙,漫步在夕阳的小路。
两边还是灌木林,看不到远方。
但是很快,灌木林便逐渐消失,交错的农田出现在知县面前,里面的农人正收割着枯黄的豆子。
知县脸上当场就有了怒意,他指着田里的农人,大声质问道:
“现在才收大豆,这个时候,如何再种得小麦,岂不是荒废了田地,混账,混账东西。”
杨婵玉听着知县的问责,顿时脸上有些挂不住,张横是她养的,农人忙着打张横,没空理田,绝对有她的一罪。
“这…这不是忙着打张横吗?打完了才开始收大豆,这也没办法。”
知县冷笑着看向杨婵玉,他当然知道这里面有杨婵玉一笔,但是不给这丫头一个下马威,这丫头一会不知道会怎么笑话自己。
“呵呵,张横还不是你养的。”
“要不是你不给兵,我怎么会养张横?”
“你一个商人,又是那样的身世,我怎么敢把兵给你?”
杨婵玉撇了撇嘴,还是嘴硬的说道:
“内斗要亡县,亡县也要内斗。”
“你……”
知县没有给了下马威,反而自己吃了个哑巴亏,只能吹胡子瞪眼,自个给自个生闷气。
杨婵玉自知理亏,赶紧转移话题道:
“你不看看村民们吗?”
知县这才放下面子,看向周围的农人。
那些农人个个一身的土,衣服上还有大量的补丁。
知县知道,补丁这种东西已经是好的了,一个农人穿的不是布条下摆,已经是有钱的富农了。
而远远望去,这些田里的农人都是完整的衣服,没有一个衣不蔽体的。
知县是有经验的,他不止看农人的衣服,还看农人的面色。
只见一个个农人面上有肉,脸色红润,眉中带喜,嘴角带笑,个个精神饱满,家家喜庆颜欢。
知县脸色僵硬了片刻,他当初也爱民如子的好知县,当然知道养出这样的农人,是多么的不容易。
当初他手下的农人,大多也就是面无菜色而已。
“还算不错,嗯,还算可以。”
知县不仅面上有些挂不住,心中也是有些委屈,当初他尽心竭力,也没有如此景象啊。
杨婵玉不知道知县心中所感,只当他口上嘴硬,便说道:
“接下来往前看吧。”
两人继续往前走,路过一姑娘,知县瞪大了眼睛,但也只是多看了一眼,没有停留。
那姑娘脸上沾着土灰,但是清秀的五官是不会被土灰掩盖的。
那姑娘知县认识,是县里唱曲的那个,前一段时间失踪,县里的光棍们都闹到衙子里了。
没想到是在这里。
“哎呀,小曲儿啊,姑奶奶啊,你去公子面前那么一晃悠,再把那曲一唱,那以后的日子,啧啧,想想都美。
那不比你土里刨食强,听老伯一句劝,老伯是过来人……”
“老伯别说了,我靠双手吃饭,吃的踏实。”
“你你你,你怎么就不开窍呢,哎呀,气死我了……”
身后传来老人与小曲儿的声音,小曲儿的声音还是那么清脆,不愧在县里那么惹人。
知县心中感慨,靠双手吃饭,吃的踏实,多么淳朴的话语。
但知县知道,这话在这样的世道,是有多难得,无论在那个世道,这话都难得。
双手填不饱肚子,土地养不起人心,难啊,难啊。
再向前走,一排排的小院整齐排列,足足有上百户,都是三居房的院子,院子里种着菜,房子是砖房,上面有瓦片。
“这…这怎么可能?这…这得多少开销,这得多少钱,这如何能撑得起财政。”
知县目瞪口呆,以至语无伦次,口吐不清。
杨婵玉也是心中感叹,一百多间屋子,有五十多新盖的,剩下的翻修,不是亲眼所见,如何能相信。
“没有什么不可能的,采办处集体购买砖石、瓦片,农协组织大家农闲上山砍树,大家互相帮助,一个夏天就盖起来了。”
知县张了张嘴,什么话都说不出来,那个人比他强,那个人真的在办实事。
就在知县还在震惊的时候,杨婵玉指着一个方向,对知县说道:
“将军来了。”
将军,就是那个人?
知县顺着杨婵玉手指的方向望去,一个青年书生正站在那里,一身青衣儒袍,空着一只袖子,正对着他微笑。
“学生参见老堂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