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妈妈背叛了县主,县主很生气,更是下了狠手。
红梅、金桔大气不敢出。
不待天亮,便有皇城牙行的人过来,将贱卖的人带走了,因是贱卖,一个几百文,还有的直接白送。
冯顺死了!
冯福也死了。
冯昭不想他们死的,但冯晚恨极了,一定要他们死。
各处差缺的人,冯祥从几个庄子上调派了人手,当天人手就补上了。
冯昭直睡到日上三竿才醒来。
正梳洗时,陶嬷嬷来了。
“禀夫人,三大牙行的人来了,说是早前府里递话,要添几个会武功的侍女,请你过过目。”
“在前院候着,我一会儿就来。”
“是。”
宁心堂是二进的院子,内院是寝房,前头还有一个前院,里头住着宁心堂的粗使丫头和婆子。
皇城三大牙行最出名的牙婆带了人过来,少的有两个,多的领了六个人。
而冯昭知晓的,这城西张记牙行是她的人,今儿领了两个,都是大长老精挑细选的,大长老说这两个人可以留在冯晚身边。
三个牙婆见冯昭出来,连连福身:“拜见晋国夫人!”
“嗯,你们都说说,你们学的是什么武功。”
她问的是带了六人的那个,这里头只有两个是她们的人,另两个皆是通政司的人,还有两个据说是一个抄没武官家的丫头,大长老给她看过画像。
一个略胖的女子向前三步,“奴婢胖猪,生来力大,我的拳腿很利索。”
一个容长脸蛋的粉衣女子道:“我叫春兰,会使剑。”
圆脸盘女子道:“我会使棍子。”
“我会使鞭子。”
“我既会拳腿又会使剑。”
说这话的是个瓜子脸,有两分英武之气,生着一对浓密的眉毛。
最后一个道:“我会拳腿还会读书识字,针线也会些。”
另外四个人听她一说,皆是挑起了眉头。
冯昭点了两个人,“好,就你们俩。”
二女大喜,当即站在冯昭的身侧。
另五个人开始自我介绍起来,冯昭点中了大长老安排的两个人,“你们俩
出列。”
因会武功,价钱比较高,一个就得三百五十两,尤其那个会拳腿、会读书还会针线的,更是卖了四百两。
冯昭很是爽快的令人取了银票。
将大长老安排的人送给了冯晚,而自己则留了易容成通政司的两个。
冯昭给两名会武功的,一个取名“碧心”,一个名为“青丝”,一来就给了大丫头的例,让她跟着红梅、金桔学规矩,她近来不打算出门,所以就没有护卫一说,还特意给二人订制武侍女的袍服、兵器等。
冯晚亦得了两个武侍女,取的名字更简单:一个侍剑、一个侍针,桃香亦更名为红霞,还让侍针兼任身边的管事丫头一职,代替了以前的罗妈妈。
冯晚不愿提红云,更不愿提及罗妈妈,对于背主之人,不必再念。
明儿便是五七了,冯晚要去清风观祭拜誉国夫人。
陶嬷嬷早早就备好了祭祀用的东西,冯晚更是将自己近来抄写的经文一古脑放到盒子里。
碧烟道:“夫人那边递话来,说明儿县主出门,让你把她身边的青丝带上。”
“不是有侍针、侍剑两个,我带那么多作甚?”
“县主且与夫人说吧。”她现在既怕冯晚,但更怕冯昭,夫人一扫过来,她就直抖索,夫人的眼睛太毒,那一晚就凭一看一盯,就无处遁形。
冯晚啐道:“你倒会指使起主子来。”
“奴婢……怕……夫人得紧,看到她心里就发怵。”
“我姐又不是老虎,你怕她作甚?不作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冯晚刚说完,吓得碧烟连连摆手,“县主,奴婢胆儿最小了,你可别吓我。”
“好了,不逗你了,你明儿守家,把明儿祭拜的东西都再点点。明儿红霞一早去如意坊买一小套点心,我娘最喜欢吃如意坊的点心了。”
红霞应了一声,“我给二哥说一声,让他预订罢。”
侍针在那边不紧不忙地道:“不用吩咐了,两天前我就使跑腿婆子去预订了。明儿拿了号签直接去领就行。”
冯晚心下一动,侍针会武功,更难得心思细腻,考量周详,几次下来,逾发显得
不俗。
*
冯昭在宁心堂练字挑经。
陆妈妈迈入院门,福身禀道:“夫人,安乐伯府陶宜人求见。”
“是来取名单的?”
陆妈妈点了一下头。
而此刻,陶如兰刚下了马车,看了眼挂在大门上的“晋国府”大字,铁笔银勾,气势不凡,早前内务府闹了个笑话,也只有冯昭,竟拒绝那块匾额,后来内务府便重做了一个送过来挂起。
据说第二次来时,是晚上来的,也未放鞭炮,送匾额的内侍连赏银都不敢讨,就悄悄地离开了。
前不久,晋国府处罚了一批恶奴,有人传出誉国夫人的死另有玄机,而是被身边的仆妇算计了,但大多数人不信,一时间亦是众说纷纭。
陶如兰在汪福婶搀扶下跳下马车,又一路自大门进入二门,进了二门望以了清心堂、宁心堂,这是府里最大的两处寝院,俱是两进的,是给当家夫人所居。
一个绿褂婆子道:“陶宜人跟奴婢走。”
陶如兰进了宁心堂。
冯昭自偏厅出来,“陶宜人近来可好?”
“妾身拜见晋国夫人。”
冯昭点了一下头,爽利地坐到主位上,“我们姐妹一别皇城,下次见面便是三年后。安康长公主那儿还挂在你家的房契呢,这笔账还是早早了结的好。《群僧拜佛图》价值三千八两银子,拢共是二万四千八百两。”
陶如兰笑得尴尬,冯昭对汪家可没有好感,单凭她雷厉风行地处理了一批下人,也不是个好招惹的人物。
冯昭与陆妈妈示意。
陆妈妈明了,从内室捧了一个盒子出来。
陶如兰则注意到冯昭身边的碧桃没了,银杏也没了,取而代之的一对身佩兵器的侍女,红梅、金桔还在,一个捧了热汤,一个正在沏茶。
冯昭道:“这里预备了五户人家,陶宜人都过过目,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问我。”
陶宜人想着身边汪福婶以前是胡氏的人,对她道:“你到外头候着罢。”
汪福嫂应声,携着四个侍女退到院子里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