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弘冀得到李煜的再次装备的支持后,虽然有些失望,李煜没能直接派兵援助他,但是有着这一批兵器的支援的话,自己的江阴军也能更好的对战唐军。
更何况,李弘冀心中早已明了李煜接下来可能会采取何种行动。他猜测李煜打算实施一次围魏救赵之计,但具体攻击哪里,令李弘冀颇感好奇。若是选择攻打江宁,那李煜可就选错了目标,毕竟江宁城防严密,必定有重兵把守。
如果李煜真的前来援助自己,那么常州这边所承受的压力必然会减轻许多。然而,从李煜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是一笔亏本买卖。除了耗费大量的钱财和兵力外,他几乎无法从中获得任何实质性的好处。对于李煜提出的这个策略,李弘冀其实也是心知肚明、完全可以理解的。
黄州城那边,刘仁赡带领着两万五千名士兵围困住了黄州城。毕竟对刘仁赡而言,目前最重要的事情是练兵和让鄂州方面发出求救信号。在这两万五千人中,有一万五千人是从未经历过战争的新兵。如果这些新兵在战斗中崩溃,极易引发军队内部的哗变。因此,刘仁赡必须谨慎行事,确保每一步都万无一失。
而剩下的一万人,也是各州分出来的守军,说实话,在这一个月训练之中,这一万人跟新兵也没有太大的区别。
刘仁赡也是从这两万五千人中抽出了两千精锐之兵作为自己的后手。
然后便是利用黄州练兵便可以。
每次,刘仁赡也只是选择从一扇门发起攻击。而且,他非常谨慎地控制出兵数量,每次只派出五千名士兵上阵。这些士兵并非全部来自同一个州的守军,而是由各个州的守军和新兵混合而成。尽管各州守军的战斗力相对较弱,但他们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兵,拥有丰富的战斗经验和更为稳定的心态。相比之下,新兵们可能缺乏实战历练,但他们充满朝气蓬勃、勇气可嘉。这种兵力组合使得刘仁赡能够充分发挥每个士兵的优势,形成一种互补效应。在战场上,老兵油子们凭借着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可以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情况;而新兵们则以无畏的勇气和锐气,给敌人带来意想不到的冲击。这样的战术安排既保证了一定的战斗力,又给予了新兵成长锻炼的机会,可谓一举两得。
而鄂州城中仅有五千名守军,他们面对敌军的强大攻势,根本无力抵抗,只能无奈地困守于城内。与此同时,鄂州刺史心急如焚,他深知仅凭这点兵力难以抵御敌人的进攻,于是当机立断,派遣使者火速前往江宁求援。
而这名信使所经过的这条道路,恰好就是周邺预先设伏的地点。亲卫军的一名士兵匆匆赶来,向周邺报告:“将军,我们发现了一名来自鄂州的信使。”周邺沉思片刻,轻声命令道:“放他过去。”那名士兵略感疑惑,但还是迅速遵命离去。
周邺静静地凝视着远方,心中暗自盘算。按理说最好的是直接拦截一切送往江宁求援的消息,这样的话,等到这边鄂州拿下,江宁那边也是没有反应的,这样损失是最少的,但是李煜有着围魏救赵的打算,所以这个求援的消息也是必须被送到江宁,从而影响常州那边的战场。
这样的话考虑的不仅仅是郑国的利益了,根据李煜的解释,便是要有全局观,一旦燕国落败,实力大减的话,对于郑国来说就少了一个抗压的伙伴,真正到了这个时候,郑国也真的是四面为敌。
顺利收到求援消息的李景遂也是十分的愤怒。
“该死的李煜,居然坏朕的好事。”
“陛下,如今大军出征在外,也只能是先调江州的守军去帮鄂州解围,拖住局势便可,一旦常州那边决出胜负,便可以解开此局。”
兵部尚书建议道。
“也只能如此了。”
李景遂说道。
然后便是一道让江州支援鄂州的旨意出了江宁。
江州刺史也是十分的懵逼的,毕竟如今的江州守军也没有多少兵力,也就比鄂州多了一千人左右,不过江州刺史也不能违抗李景遂的旨意,也是让江州守将带着五千人去往了鄂州那边解围。
“你带着五千人去鄂州支援吧。”
江州刺史对着江州守将说道。
“遵命!”
江州守将接到命令后,立即率领五千江州军踏上了前往鄂州的征程。然而,当他们进入鄂州地界时,却遭遇了周邺精心策划的埋伏。
"将军,前方发现江州援军!"一名警惕的兵卒迅速向周邺报告。周邺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他早已预料到江州会派出援兵。他注视着远方逐渐靠近的军队,心中暗自盘算着战术。
鄂州地势多丘陵,这给了周邺绝佳的埋伏机会。他巧妙地选择了一处狭窄的隘口作为伏击地点,这里地形险峻,易于防守和进攻。周邺信心满满地对部下下达指令:"待江州军进入隘口,我们便可居高临下地发动攻击,一举击溃他们!"
江州守将对即将到来的危险一无所知。他们心急如焚地赶路,希望尽快抵达鄂州与友军会合。然而,命运似乎并不站在他们这边。当江州军毫无防备地进入隘口时,周邺一声令下,伏兵四起。箭雨如蝗般射向江州军,让他们陷入混乱之中。
江州军仓促应战,但由于地势不利,他们很快就被周邺的军队压制住。周邺亲自指挥战斗,他的谋略和果断让敌人疲于应对。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厮杀,血腥弥漫在空气中。
这场突如其来的伏击使得江州军陷入绝境。他们努力抵抗着周邺的攻击,但无奈寡不敌众,渐渐陷入被动。江州守将心急如焚,他意识到自己和军队可能自身难保。
经过半个时辰的战斗,江州守将也只能是带着几百江州军卒慌张的突出了重围。
而对于鄂州的支援他们也是有心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