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啊,殿下的口味如此特别。
妻妹好是好,就是太厉害了点。
不过,与他也没多大关系,又不是他娶。
***
太子班师回京,容王泪眼相送,看得漳平府仅剩的官员面面相觑。
传闻容王爱与殿下对着干,这也不像啊。
大军获胜班师回京的消息传回京城,苏辛夷长舒一口气,他看过殿下写的信,这次虽然胜了,但是南齐的伤亡也不少,不仅鞑靼要生养休息,便是南齐也需要时间安民重建。
边关重镇,殿下回来后大约会请陛下调防。
这些朝事苏辛夷做到心中有数,又去见皇后的时候,就跟她说了容王留在漳平府的事情。
皇后脸色变了变,“他为什么不能回来?”
皇后当然希望儿子赶紧回来,边关那种鸟不拉屎的地方有什么好呆的,多辛苦啊。
太子都要回来了,他还留下做什么?
苏辛夷知道皇后很看重自己的儿子,便笑着说道:“母后,七弟眼看着就要成家立业,等他功成名就回京迎娶新妇岂不是更加风光?”
皇后瞬间抓住了两个字,“立功?”
苏辛夷微微颔首,“战后百废待兴,七弟手中又握着父皇让他领着的商队,您说这种天大的好事都让七弟遇上了,还能半途而废?回来京城一个萝卜一个坑,哪有那么多的功劳给他,不知道多少人抢破头呢。”
皇后听着太子妃这话有点不顺耳,她的儿子还用去抢功劳?
不过,京城立功确实也不容易。
“殿下来信说,让七弟暂管漳平府,若是能将漳平府治理好,这也能显出七弟的本事。父皇知道后,必然会对七弟满意的。”
皇后听着苏辛夷这话觉得有点道理,但是好像又有哪里不对劲,半天才想起来,自己儿子哪里是治理地方的人才,一时脸色就微妙起来。
总不能立功不成,还犯错吧。
“容王他……”皇后酌量着怎么委婉的表达一下自己儿子的不成器。
苏辛夷眼睛一转,就又说道:“殿下还说,七弟第一次主理一方,怕他忙不过来,就把身边的徐孟恕留给他,另外又让武顺留下护七弟安危,母后安心就是,殿下都安排好了。”
皇后:……
就心情很复杂,太子跟她儿子关系已经这么好了?徐孟恕她知道啊,太子的左膀右臂,东宫属臣中有名的智囊。
看着皇后的神色,苏辛夷这一波给太子刷好感就知道成功了。
做好事怎么能不留名,殿下不在乎,但是她可不能不在乎。
有皇后结盟,要有足够的利益拴住她,不然肯定会随时倒戈。
皇后最在乎的便是儿子,好在容王现在与殿下一条船上。不然事情哪能这么顺利。
皇后的心情大起大落,再看着苏辛夷觉得比以前更顺眼了,便笑着说道:“太子想的周到,辛苦他了。”
“殿下一向友爱手足,况且七弟素与殿下交好,殿下为他费心也是甘愿的。”苏辛夷笑道。
皇后很满意,反正自己的儿子肯定压不过太子了,那就绝对不能被李贵妃的儿子比下去。
皇后又看着太子妃,问道:“今日武安侯府进宫,你要不要留下?”
苏辛夷很意外,没想到皇后会这样问她,她当然想啊,就是想要看看武安侯夫人那张脸到底有多厚,才能做出如此令人恶心的事情。
“儿媳若是留下,会不会让母后难做?”苏辛夷一副善解人意的样子的问道。
“这有什么,你若想留下就留下。”皇后也不喜欢武安侯夫人,武安侯夫人可是先皇后的嫂子,她一个继后对着她总有些说不出的感觉。
“那儿媳就却之不恭了。”
皇后心里翻个白眼,哼,苏辛夷这个太子妃真是……算了,她不跟她计较,这会儿心情好着呢。
苏辛夷就安安稳稳的呆在元徽宫,李贵妃等人来给皇后请安,苏辛夷今日全程做木头人,一句话都没多说。
等李贵妃等人走了之后,皇后看着苏辛夷道:“昨日李贵妃让一个貌美如花的小宫女随着襄王回了府。”
苏辛夷一愣,抬头看着皇后,还有这事儿。
看着苏辛夷惊讶的神色,皇后便轻笑一声说道:“你看着吧,伏云肚子里的孩子八成保不住,这个小宫女就是过去分宠的。”
苏辛夷却觉得事情不是很乐观,她想了想说道:“伏云的容貌算不上特别出众,能如此得宠可不是靠容貌。”
伏云的容貌比之苏辛夷这样的大美人是有差距,比小家碧玉又美一些,关键是此人能如此得宠,她敢肯定靠的可不是脸。
皇后听着苏辛夷这话面色有些凝重,“是吗?”
这年头美人不可怕,怕的是美人有心机。
“是。”苏辛夷叹口气,“定安卫回来的路上,儿媳曾与伏云有过几面之缘,这女子可不像是渔家女,行事说话很稳当,言行举止之间也颇有礼数,并不像是乡下长大的渔女。”
“你是怀疑伏云的身世?”
“并不是,我只是觉得伏云的父母能把她教养成这样,可见是十分用心,既然用心必有图谋。”苏辛夷道。
“这不就巴上了襄王?”皇后心想这人啊有时候就是命,想当年谁能想到她能做皇后呢,先皇后去世后,都以为陛下会把李贵妃扶正,结果陛下转头就选了自己做继后。
她打从生下来就没奢望过自己能做皇后,但是既然坐上了就别想把轻易她赶下去。
“母后说的是,可见人有远见是件好事,伏云一朝登天,连带着家里人都跟着荣耀起来。”苏辛夷笑着说道。
苏辛夷又想起许玉容的事情,许玉容可曾是皇后娘娘的侄媳妇,要是皇后知道许玉容与伏云搅和在一块,不知道又会怎么想。
苏辛夷是认真想过的,既然这件事情许玉容牵扯进来,那么束家就有可能扯进来,现在皇后与她一条船,倒是可以借皇后的手让束家出面,她正好黄雀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