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小七妹很快就抛下了这一点感概,带着人开始做自己要做的事。
木砚被朱季川叮嘱了,一直守在小七妹身边,长贵叔也在。
寺里所有的和尚都核对过了,有住持的认领,也有战斧和峨眉刺的辨认,这个单姓于、复姓淳于的东家确实并不在寺里,甚至没来过寺里。
战斧和峨眉刺亲眼目睹他和武僧带着李昱白在王定国死后第二日的午时上了山,在上山之前,李昱白还不是个秃子。
而武僧在当日的申时来清凉寺里挂单时,李昱白已经变成了个崭新的秃子了。
这中间,只有两个时辰的间隔。
也就是说,李昱白是在这山中某处变成秃子的,于东家也是在这山中某处隐身的。
这两个武僧是必然知道这个某处是何处。
那就从寺里的血迹开始找逃走的武僧。
血迹从寺墙一直延伸到了寺后的山路上。
圆通小沙弥奉命去带路。
“施主,这条路下去,既能到山下的村子,又能到另一座山头的峭壁。”圆通小沙弥说道,“我经常走的。”
“恩,这么说起来,大馒头也经常走,”小七妹问,“大馒头能根据这些血迹一路找过去吗?”
圆通小沙弥:“大馒头恐怕不行,小斋饭可以。”
但带了小斋饭,其他的十几条狗也都跟了上来。
人和狗浩浩荡荡的走在山路上,一路穿过了石林阵,又穿过稀疏的竹林,逐渐靠近了之前去过的那个村子。
圆通小沙弥:“咦,小斋饭是不是弄错了?”
此刻站在半山腰,可以看到下面的村落里炊烟袅袅,映衬着金色的晚霞,十分美丽。
有人站在屋檐下喊自己家里的娃回来吃饭,有人扛着锄头从田埂上走回家。
田垄中有鸡走,屋前也有犬吠。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木砚说,“这个村子倒挺有野趣的。”
棺材铺老板娘的娘家,茅草屋顶上也飘着青烟。
小七妹伸出手指点了点:“有三家没开火啊。”
整个村子能看到的人家,有三家屋子上空没有炊烟飘起。
“陈大人已经派人将村子前后的路都围了,”木砚说,“也派人去守了后山去悬崖边的路,还派了两条船去峭壁下的江边守着。”
这里也留了两千精兵,可以放心大胆的进村子了。
小七妹抬头看看斜卧在天边的日头;“那就加快速度,赶在天黑前把整个村子都搜个遍吧。”
小斋饭带着人,一路奔走到村后某一家的屋檐下,对着屋门吠叫个不止。
这是一间矮小的茅草屋,右边墙壁就建在山石上,其余都是用泥砖砌成的。
圆通小沙弥挠挠自己的光头:“这是六婆婆的家,六婆婆烙的鸡蛋饼老好吃了。”
“小斋饭不会是想吃饼了,所以才把我们带到这里来的吧。”
小七妹带着人冲了进去。
屋里没点油灯,光线昏暗,仅仅靠从窗户里透进去的那一点光。
包括灶台间在内,就三个房间,都没有人。
精兵们已经四下散开,往房前屋后去找。
小斋饭吠叫着,带着一群狗从屋里冲到了屋后,又从屋后转向了灶台间。
小七妹揭开锅盖,锅子里捂着些还有余温的鸡蛋饼。
见了这些饼,小斋饭也好,大馒头也好,十几条狗齐刷刷的摇着尾巴坐下,一副等待开饭的馋样。
“这……”圆通小沙弥合十道,“都乖啊,等六婆婆回来,小僧付银钱买了才能吃,不告自取是为贼,佛祖要怪罪的。”
小七妹将锅盖又盖回去。
寻找的精兵陆续回来禀告,说房前屋后都没有异常。
“六婆婆这个时候还没回家,会在哪里?”小七妹问道。
“这个,小僧不知,”圆通小沙弥,“小僧只每月月中才下山。”
小七妹出门,站在屋檐下眺望,田埂上该回家的人已经回家了,有个老人正慢悠悠地朝这个方向走来。
“六婆婆家里只有她自己吗?”小七妹问,“就没有其他家人么?”
“六婆婆?”圆通小沙弥想了想,“六婆婆有两个儿子,好像还有个小孙孙。”
那位老人走得慢,但身前身后都没有人。
满村的人似乎都回家了。
“会不会是去走亲戚了?”木砚说,“在亲戚家留宿了?”
话音未落,屋后有精兵喊:“大人,这里有血。”
小七妹赶了过去,屋后有个大水缸,水缸边上湿漉漉的,乍一看没有什么异常。
但小七妹蹲下身,在精兵所指之处一抹,并不平整的泥土地面上还有滩水迹。
这滩水迹,又湿又粘,带着血腥味,还没干透。
“再找。”木砚说,“大家仔细点,别放过任何一处。”
“大人,这里有人。”
抬开圆锅子后,灶台里蜷缩着一个老人,已经死透了。
“大人,这里也有人。”
茅厕的蹲坑里,也有个已经死透了的小孩。
但找遍了房前屋后,都没有圆通小沙弥所说的两个儿子。
天已经快要黑了,正是一天之中看东西最模糊的时候。
山林间那些矗立的石柱,在此刻就像一个个面目模糊的人。
村子上空黑云层叠,最后一丝光亮也消失了。
大馒头、小斋饭带着这群狗,在屋檐下对着下面的村落吠叫个不停。
汪汪汪汪汪……
汪汪汪……汪汪汪……
不知是哪一条狗没有跟上,打乱了狗群吠叫的声音,混在里面,又轻又呆。
汪汪汪……
耳朵一向灵敏的小七妹凝神仔细去听,却又听不见了。
刚迈开脚,又听到了那三声又轻又呆的声音。
汪汪汪……
三七观的三平也好,小七也好,道法稀松,最善些旁门左道,比如口技、腹语……
而这两项,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耳力。
此时此刻,小七妹的耳力告诉她,出大事了……
她颤抖着声音喊了句:“李昱白,李大人,你是不是在这里……”
宗正寺外,她对李昱白说,大人若要找我,不妨学三声狗叫。
此刻,那隐约的声音,不多不少,正是三声不正宗的狗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