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出这样的条件。
说实话。
祝穗岁也是个人,说不心动那是假的。
就像是寿老头说的一样,这件事情危险重重,当初就算是寿老头这样的人,也沦落到这样的地步,自己又有几分力量,去帮助他呢。
祝穗岁想了想道:“寿爷爷,我不知道自己能帮你查到多少真相,但我会去留意这些,要是有什么风吹草动,我就会来告诉你,要是能因此帮你找到家人,我也替你高兴,至于你屋子里的东西,还有这套房子,您要是愿意卖给我,给我一个好价格,我自然是高兴的,给的话,无功不受禄。”
还有寿老头的能力。
祝穗岁想了想,现在自己这样,真有点趁火打劫。
她不一定能帮忙办到,却要寿老头付出这么多,她也觉得不太好意思。
两家人算是相处了一段时间,彼此关系都还不错。
寿老头因为许慧的关系,私底下也帮了不少忙,这一点可不是因为要求祝穗岁帮忙,纯粹就是寿老头热心罢了。
见祝穗岁这么说,寿老头却已经是很高兴了。
他道:“这些身外之物,对我来说,都比不得家人团聚重要,你能愿意掺和进来,就已经是为难你了,至于我想将我一身的本领教给你,除了想要让你帮忙之外,也是我发现你对这行是有天赋的,如今我也没有后人,更没有什么传人,空有一身本领,却不愿意再入这行,你要是不嫌弃我这个老头子,就拜我为师吧。”
这是真心实意的话。
前几次祝穗岁都有捡漏过,寿老头看她带进来的每一件东西,都不是凡品,但要不是专业水准过硬的,那便是真的和这些古玩有缘了。
后者听起来似乎有点虚幻,但这一行确实就是如此,有些人就是有独到的眼光,甚至不需要多厉害的专业知识,就能够从一堆东西里,找到最好的。
当年的他,就是这样的人。
从小学东西就快,天赋异禀都不为过。
虽然说家传绝学不外传,可寿老头已经是年过半百的人了,如今孑然一身,连名字都不要了,哪里会愿意管这些。
听到寿老头这话,祝穗岁有些许的犹豫。
见她如此。
寿老头索性拿起了鸡缸杯,和她道:“看来我不露一手,你是没法相信我有本事了,你先前和我说,你觉得鸡缸杯并非明成化瓷器,对么?”
祝穗岁点了点头。
她心中也有些好奇,这从中是怎么分辨的。
看寿老头的样子,是一眼就看出来了。
海宸琰在之后的名声很大,他的瓷器水平,更是打脸了所谓的瓷器专家,也因此扬名天下,被称为瓷器鼻祖。
而他却并没有看出这一件,并非是明成化瓷器。
祝穗岁不知道是这个制假太厉害,还是说海宸琰还没有进化成功。
寿老头看她这样,心中便料定了祝穗岁是属于第二种。
这种就是天赋型了。
和自己一样。
对古玩有特殊的感觉,学起东西来自然事半功倍。
寿老头道:“其实明成化瓷器和雍正成化瓷器,确实做的十分相似,可以说是一模一样,当年的雍正,实在是太过于喜欢明成化瓷器,以官窑仿官窑,甚至还命人在上面打上了成化款,这说起来可能是为了尊重成化瓷,只是试想一下,当初能给皇帝仿制瓷器的,能是随随便便的人么,全都是御用的书法家和画家,因此无论是从笔法还是画意,水准都极其之高,算是最大的造假者了。”
这还真是祝穗岁不知道的。
她忍不住听得津津有味。
难怪海宸琰都看不出来,因为无论是瓷器本身,还是笔法画意,都无法去判断。
这又要如何去辨别呢。
恐怕完全无法辨认出来,哪怕再过二十年,都不一定能察觉出来。
这是需要大量的历史积累,还有对瓷器制造的了如指掌,就这两件要求,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像是海宸琰,他发家也不过这两年,前些年的时候这些事情都是不允许做的,他的日子怕是也不好熬,能学到的本领,怕是都从家人那,偷偷摸摸学的,这也还算是他有点能耐了。
而寿老头,不仅是天才,更拥有着古玩畅行的大环境下,对这样的了解,只会更深入。
祝穗岁继续听。
寿老头:“若是其他人,能辨认出明成化和雍正的,我想除了我之外,寥寥无几,当年我在得到这一批瓷器之后,就做了大量的调查,结果发现了这一批瓷器中,竟然能分出两部分来,不过这也是我对瓷器的敏感,旁人是看不出区别的。”
“能够分清楚这两种瓷器的区别,其实只有一种办法。”
祝穗岁知道接下来要说的,怕都是硬通货了。
属于在考古界,或者是历史圈,连那些大佬教授,都要付费才能听的。
寿老头看祝穗岁认真的样子,原本还刻薄冷漠的嘴脸,这会儿倒是多了几分慈爱。
自己空有一身本事,要是没有传人,那也是要带进棺材的。
可如今,要是祝穗岁做了自己的徒弟,至少有人替他传承下去了。
像他们这样一代传一代的,有着家传绝学的家族,选人传承,都是十分的忌讳人品问题,不然很有可能就教导出一个败类来。
那是古玩圈的悲哀,更是华夏的悲哀。
寿老头继续道:“那便是看釉水。”
“釉水?”祝穗岁重复了一遍。
寿老头点头,“因为这两个朝代,开发使用的材料不同,所以就产生了唯一的区别。”
他耐心解释,“从元代到成化七年之前,官窑用的有一种原料,叫做苏麻离青料,这种原料的原产地是在阿拉伯地区。”
阿拉伯地区?
祝穗岁一愣,随后联想到了最近看的历史书,道:“因为元代的时候领土面积非常大,所以那时候能直接开采到属于阿拉伯地区的原料?”
寿老头看了她一眼,带了几分欣慰,他点头道:“是的,当时郑和下西洋时,由于海陆交通的拓展,促进了当时瓷器的发展,不过据历史记载,等到了明代的时候,疆域缩减了,所以这种原料就变成了进口料,而且因为前期不停的开采,所以使这种原料的产量越来越低,所以明朝政府,到后面就自己开采了回青料。”
“只是回青料和苏麻离青料的发色是有区别的,前者出自山西,颜色发灰,非常淡雅,后者的颜色却非常的鲜艳,等到了雍正时期,开始用的是云南料,叫做翠毛蓝,纯度很高,颜色也是十分的鲜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