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着急,李一眼可不慌,不紧不慢地说:
“莫急莫急,让我先算算那俩魂跑到啥方位去了。”
老太太知道李一眼在等啥,赶忙让下人沏了壶好茶,自己又回房间,找了张红纸,包了个三块银元的红包,拿出来塞到了李一眼的手里。
李一眼立刻喜笑颜开,掐起了手指,过了一会儿说道:
“我就说文二小姐的命最好了,那两魂没跑多远,我烧个符喊一喊,马上就回来了。”
李一眼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黄符,还有两块黑乎乎的铁块。也不见他点火,那黄符眨眼间就烧了起来。他把黄符抛向空中,有节奏地敲打铁块,嘴里跟着节奏唱起来:
“小娃小娃你别贪玩,走上大路快快回家。旁边小路妖怪多,手里糖饼全是蛆。吃进嘴里肚子疼,拿在手里长疮疤。赶快回家躲门后,惹得阿娘放声喊,慧姐,回来了吗?”
这时候那傻乎乎的慧姐,竟然高声地应道:
“回来了。”
李一眼一连喊了三遍,慧姐就应了三遍。
说来也怪,那之前脸色惨白的慧姐,竟然慢慢恢复了血色,精神也不像刚才那么呆滞了。
老太太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捧着慧姐的手,激动地问:
“小祖宗哎,知道我是谁吗?”
“奶奶!我的马。”
慧姐轻声回答,怯怯地指向了石宽。
众人的目光这才又重新聚到石宽身上,老太太心疼地说:
“你的马没事,我请最好的郎中来,给它上药,过个三五天就好了,到时候你就可以骑了。”
“我的马。”
慧姐虽然是恢复一点了,但却像是变了一个人,比起之前好像要傻了许多。
这时候文老爷得到了消息,也赶到了老太太的屋子里,他看地上卧着的石宽,满脸不屑。又看向那慧姐,一言不发。
慧姐看到了文老爷,却是瑟瑟发抖,躲到了老太太的身后。
老太太护住慧姐,扭头看向了儿子,不悦的说道:
“你看你,整天板着个脸,把慧姐都吓成啥样了?”
“妈,你就不该这么宠着她,你看今天,和一个下人疯成了什么样子,这还像是我们文家的小姐吗?”
文老爷向来不喜欢这个傻女儿,只要一见面,不是瞪着眼睛就是沉着脸,没个好脸色。只是没办法,有老太太护着,他想打打不着,想骂又骂不到。
老太太也是知道儿子不喜欢这个傻孙女的,忍不住数落起来:
“我不宠她谁宠?难道让她任人欺负吗?她可是你的亲骨肉,你这没良心的。和一个下人疯玩一下,又怎么了?你就当那下人是我养的一条狗,陪慧姐一起玩的,不就得了。你看你把我的狗打成啥样?这几天谁来陪慧姐玩?难道要我这把老骨头来给慧姐当马骑吗?”
在这个家里,文老爷还是比较忌惮老太太的,也不敢回嘴,只是小声嘀咕道:
“你都说了,只是一条狗,那扔掉再养一条不就行了。”
“说得倒轻松,慧姐就认这一条,其他的陪她玩她也不高兴。”
老太太平时很少责骂这个儿子,今天为了慧姐,可是把他骂了个痛快。
门板上的石宽,虽然有老太太帮忙出气了,但心里却很不是滋味。这左一句狗,右一句狗的,让他深深感到作为一个下人,是多么的渺小啊。
被骂了,文老爷也不想待在这里了,转身就要走,李一眼却把他叫住了。
“文老爷,等等。”
他疑惑地转回身,看向李一眼。
李一眼微微上前一步,掐着手指,装模作样地说:
“二小姐是被你吓到的,魂虽然被喊回来了,但还是心慌慌的,想要她彻底恢复之前的样子,得用你的两件衣服,煮水给她洗澡,才会慢慢好起来。”
这是民间安魂的一种方法,文老爷也是听说过的。这本来没啥,但是他作为一个父亲,居然要拿衣服去给女儿煮水洗澡,这就让他心里有点膈应了。他没吭声,目光扫视了一下众人。
老太太见儿子这反应,又开始抱怨了。
“拿你两件衣服来煮水怎么了?能要了你的命不成?你要不拿,我亲自去你屋里拿。”
“没有不愿意,一会儿我叫人送过来吧。”
文老爷没招了,只好闷闷地说。说完他一扭一扭,转身就走。
平日里没什么机会见到儿子,见面了老太太就有说不完的话,即使儿子走了,也冲着那背影念叨:
“茗月那闹鬼,她托素梅来和我要两个下人做伴,我就做主了哈。”
一听说到关于杨氏的,文老爷连话都懒得回,加快脚步,离开了老太太的院子。
那方氏这时也站了起来,向老太太行了个礼,说道:
“慧姐的事耽误不得,我去帮老爷把衣服拿过来。”
“我叫秀英跟你去吧,免得你又要跑一趟。”
老太太摆了摆手,对这个儿子也是没什么办法。在这个家里,她虽然还是个大家长,但也只能管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其他的大事,就是想管也有心无力了。
自从文老爷来了之后,石宽就战战兢兢,大气都不敢出。文老爷走了,他才忍不住哼哼起来。
“李一眼,你有什么灵丹妙药,赶快拿出来给我撒一撒,我这屁股怕是要个把月坐不了板凳咯。”
“怎么说话的,对半仙这么无礼,你是还想痛是吧?”
老太太瞪着石宽,数落了起来。
李一眼姓李,名叫什么没人知道。一眼是街坊给他取的绰号,只是在私底下说,没人敢当着他的面叫。这个石宽,都躺在门板上了,还敢这么出言不逊,真是不值得同情。
李一眼倒没觉得有什么,笑着走过来,在石宽皮开肉绽的屁股上踢了一脚,说道:
“灵丹妙药倒是有,在文二爷的百草堂里,你们派人去拿就行。”
石宽痛得身子都弓了起来,怒吼道:
“哎呦,你不帮我开药也就罢了,还要在我伤口上加脚,可恶啊。”
李一眼已经走出了院子门口,抛下了一句:
“三七、草乌、重楼、麝香、冰片、甘草,研磨成粉,在伤口处每日撒两回。另外用甘草、桂枝、桃仁、芒硝、大黄熬汤喝,可化体内淤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