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岛,作为全球范围内知名的自由贸易港,上有内地、湾岛作为市场支撑,下是日本连接南洋诸国的跳板。”
“做贸易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
“但是如果只做贸易,那无疑会出现一个问题。”
“我们无法把控产品质量,是会被卡脖子的。”
“所以,但凡在港岛的贸易巨头,无不贸易实业两手抓。”
“如郭和年先生的嘉里集团,鲍玉港先生的环球航运、霍正英先生的霍正英集团。”
“而在港岛,要想进入实业,必然要面对一个问题,港岛是轻工业为主的城市,制造业发达,但是多以代工为主。”
“代工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做最辛苦的事情,赚最少的钱。”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港岛制造业在港岛GDP占比年年下滑,就像是李家城先生这样的人,也弃制造业而走地产,行金融这条路。”
“世界船王,弃船上岸,拥抱的,也正是地产与金融。”
“难道,在港岛,实业家们要想突围,就只有这么一条出路吗?”
“面对这种窘况,邵维鼎先生给了我们一个不一样的答案。”
“他推出了自己的自主品牌,Swatch。”
“他打造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零售渠道,不依托于外力,一力承担起了生产、销售、品牌建立的全产业链链条。”
“而要想继续发展,走出港岛,走向世界毫无疑问是必由之路。”
“但是面对世界霸主级别的日本三大表,又如何进行对抗,想必这是很多人心中的疑问。”
“但是别忘了,港岛制造业基础还在,而且身后还有着更加庞大的内地,再加上港岛这个自由贸易港,生产力从来就不是问题。”
“而在此时的瑞仕,那里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品牌,因为经营不善走向衰落甚至倒闭。”
“经过我们对全球制造业进行全盘分析,邵维鼎又且只有一条路可走。”
“并购外延。”
“通过收购,在短时间内拿下众多瑞仕钟表品牌,完善生产技术和市场品牌,在全球钟表市场竞争中迅速占据主动。”
——《大公报》
“写这篇文章的人是谁?”
邵维鼎屏气凝神。
他惊了。
因为这篇报道真的预知到了他之后的计划。
“大公报,什么时候有这种人才了?”
不可否认,这篇文章鞭辟入里的分析到了港岛实业衰落的本质。
但是,他后续计划要去瑞士收购钟表品牌,是怎么被看出来的?
不过现在要担心的,不是自己的后续意图被曝光。
而是,应对之后的一系列变化。
他这只蝴蝶,给港岛产生的影响真的是太大了。
前世从未有过的报道,这几天疯了一般陆续出现。
而且每一篇质量都这么高。
这是个人才。
邵维鼎瞳孔微缩。
不管怎样,一定要从大公报把这人挖到手。
不光是目光精准的问题,仅仅是对全球制造业进行全盘分析,就能看出这么多。
足以说明,这人的眼界和格局,远胜于此时港岛的大多数人。
他前世不过是个迪奥代理,这辈子能够如此风生水起。
一靠的是他对于后世的先知先觉。
二靠的是邵毅府之子的这个身份。
三靠的就是身边涌现的各种人才。
安东尼如是,欧克林如是。
宋毅、宋尧、查克菲尼、罗伯特。
甚至是方协文、徐浩文这些在后世连事迹都没留下的人,在这个时空都可称得上是个人才。
对于自己的定位,邵维鼎从始至终都很清晰。
就是统帅,是战车上的指挥,做到把控方向即可。
具体的事情,还是得交给手下人去做。
而眼下这位大公报笔者,很显然足以让他抛下橄榄枝。
他一贯都相信,这个世界上有才能的人很多,欠缺的不过是个平台。
对于这篇报道,邵维鼎已经足够给予重视了。
但是他显然还是小看了《大公报》这篇文章的影响力。
潘迪声看完这篇文章,如同醍醐灌顶一般。
以前很多事情想不透的,现在全都想清了。
“爹,我想向你借一百万美元。”他郑重道。
潘锦溪听到这个数字都惊了:“不是说要拿到斯沃琪在湾岛的经销权吗?你又有什么主意了?”
“我们不能再等待下去了。”潘迪声深吸了一口气道:“这篇报道价值千金,现在我们浪费一点时间,就有可能错过改变我们潘家仰他人鼻息命运的机会。”
“什么意思?你仔细说说。”潘锦溪有点懵逼,没跟上自己儿子节奏。
“这篇报道说的很明白了,我们港岛的制造业基础还在,所以可以运作的远不止是钟表这一个行业。”
“邵维鼎选择了钟表行业,那我就选择成衣业,而且因为他,现在港岛刮起了时尚风潮,这个时候入局其中,时机正好。”
“更何况内地改革开放之后,代工厂已经开始大规模崛起,且极具成本优势,未来必定挤占港岛代工厂商。所以我们必须抓住这次机会。”
潘锦溪更糊涂了:“你都说了内地会取代港岛的代工地位,我们还投身进去不是找死吗?”
“我的老爹啊!”潘迪声都急了:“我们可以复制邵维鼎的成功模式啊!”
“给我一百万美元,工厂都不需要买,我直接去收购海外成衣品牌。”
“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获得全套的生产技术,迅速切入自主品牌制造的赛道。”
“到时候,再在内地建厂,将内地打造为我们的代工生产基地。”
“手握国际知名品牌,再加上内地这个庞大的生产力和原料产地,在国际上还有哪家品牌可以和我们竞争?”
潘锦溪总算明白了过来,他惊了,结巴道:“那这样说.......我......我们潘家岂不是也有机会成为港岛数一数二的豪门?”
潘迪声果决道:“绝对是有机会的,只要我们的行动够快,一切顺利的话,不断收购国际知名成衣品牌,就能缔造出一个服饰王国出来。”
他是彻底想明白了。
港岛纺织业发达,根本不缺工人。
内地更是如此,而且这还是个庞大的潜在市场。
他弄出名堂之后,弯岛、南洋更是可以成为他的倾销地。
就算取得不了邵维鼎那样的成就,但是总也好过现在不上不下的窘境。
“斯沃琪经销权的事情,我们也别丢了,老爹这件事你盯着,一定要和四叔一起拿下湾岛的经销权。”
“这是为什么?”潘锦溪不明白。
潘迪声耐心解释道:“我们现在势单力薄,斯沃琪集团全港岛都在关注,再加上邵维鼎的能力在这,这就是一艘巨轮,我们依靠它,不但可以近距离观看斯沃琪的产业模式,还可以迅速积累一笔资金。”
一百万美元,要建立一个服饰王国,是绝对不够的。
并购,是需要金钱进行支撑的。
这一点在美国留学了四年的潘迪声无比清楚。
与此同时。
李家城也正在看着《大公报》的这篇报道。
看着上面的内容,他的脸不知道为什么有种火辣辣的感觉。
他就是报纸上说的那种逐利的商人。
他跑了,毫不犹豫的离开了制造业这个大坑。
通过地产生意,成为了港岛如今首屈一指的大富豪。
可是,邵维鼎却在他认为的这个大坑中,取得了不逊色于他的成就。
而且,如果《大公报》的这篇报道是真的。
那么,邵维鼎的下一步计划必然是向瑞仕一众钟表业发起收购。
而且有着极大的可能在全球市场中,战胜日本三大表。
扭转日本表在全球钟表市场中的统治地位。
那可是一个远超百亿美元的市场啊!
如果斯沃琪能在其中称王称霸,那么毫无疑问,邵维鼎将成为港岛.......不乃至于全世界,最为成功的商人之一。
这原本是他的目标。
曾经认为无法企及的目标,可是在此时,邵维鼎这个他眼中的后辈,似乎要触摸到了。
“可是,这怎么可能啊!”
李家城第一次失去了冷静。
因为他比谁都清楚,《大公报》的这篇报道预测的真实性有多高。
良久,他终于接受了这个事实。
起身从椅子上坐了起来,他透过书房,看向北方喃喃道:“北方底蕴还是深厚啊,写出这篇报道的,绝对不是凡人。”
“又或者说......"
"这是内地传递出来的一个信号?”
李家城开始想深了。
他很清楚,大公报,是左派报纸,北都直接掌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