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糖葫芦,又香又甜的糖葫芦——”
夏白薇听到一个汉子的吆喝声,想起夏白冬之前渴望的眼神,快步走过去问道:“大叔,这糖葫芦怎么卖?”
汉子朴实地笑了笑,“三文钱一串。都是用新鲜的山楂做的,可好吃嘞!”
三文钱都能买一升糙米了,确实有点小贵,难怪只有镇上的孩子,才吃得起这个。不过这是夏白薇第一次赚钱,她想让家人高兴一下,“大叔,给我来三串。”
“好嘞!”鲜少遇到这么大方的顾客,汉子高兴地拔下三串糖葫芦递过去。
夏白薇付了九个铜板,将糖葫芦都放进了木桶。
想起早上吃的那个肉包子,她觉得回味无穷,又用十二文钱买了六个,放进油纸包里装好。
一转眼,自己赚的钱只剩下二十四文了,夏白薇不禁有些感叹。好在这一次,她将一些生活用品都采购得差不多,回去后日子可以好过一些了。
眼看日头不早了,夏白薇觉得再过一会儿,她就可以去城外等夏生财一起回去了。
不过在此之前,她要先去跟二伯打个招呼。
夏白薇向镇上的人打听了一下,周家在哪里,就往那边走去了。
之前她还在奇怪,镇上姓周的人应该不少,为什么二伯会说自己只要问一下,就知道周家在哪了。
原来汴溪镇姓周的人虽多,但最出名的却只有一家,是镇上的首富。周家最近要起一间新宅子,二伯就在那帮忙做工。
也不知道之前在客似云来遇到的那个周公子,跟这个周家有没有关系?
就算有,那样的贵公子,跟她也不会有什么交集,她还是过好自己的日子吧。
夏白薇吃力地拎着手里的东西,走了约莫两刻钟,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远远就看到宅子的雏形已经出来,一帮工人在其中忙碌。由于人太多,夏白薇一时间竟然没有发现夏明军的身影。
“是你?”耳边突然传来了一道清俊的男声。
夏白薇下意识地转过身望去,看到了之前那个白衣男子。
他袖手站在原地,周身的气质清俊高雅,不染纤尘。旁边的柳枝垂下,在他身后形成背景板,更加衬托得此人不食人间烟火。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夏白薇只怕要以为这是从画里走出来的翩翩浊世佳公子。
“周公子,好巧啊。”她笑着打了声招呼,语气里带着几分疏离。
夏白薇有自知之明,自己跟这个白衣男子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人家或许是出于教养和礼貌,才跟她打招呼,她如果不顾身份凑上去,就是自讨没趣了。
“一天之内遇到了两次,我们还真是有缘分。”白衣男子微微一笑,刹那间如同阳春白雪融化,好看得让人移不开目光,“姑娘,你来这里干什么?”
夏白薇大致明白了白衣男子的身份,客气地说道:“我叫夏白薇,是来找我二伯夏明军的,他在这里做工。”
白衣男子冲身后的小厮说道:“去让管事叫夏家二伯过来。”
“是。”小厮恭敬地应了一声。
“多谢周公子!”夏白薇眼底闪过了一丝诧异。
不是都说有钱人家的少爷看不起人,没想到这个周公子看起来冷清,竟然是个古道热肠的人。
“举手之劳罢了。”白衣男子微微颔首,抬步离开了这里,宛如九重天上的谪仙。
“薇丫头,你在看什么呢?”夏明军笑呵呵地问道。
夏白薇这才回过神来,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二伯,我正准备去找你,没想到遇到了周家公子,让人帮我喊你过来呢。”
夏明军有些受宠若惊,“监工的管事可严格了,平时我们上个茅厕,他都要催促半天。我说今天太阳怎么打西边出来了,他竟然这么好脾气地说有人找我。”
“是吗?之前我去酒楼卖蘑菇,刚好遇到了他,他还把我的蘑菇都买了下来。”夏白薇不免有些好奇,“二伯,这个周公子是周老爷的儿子吗?”
出乎夏白薇意料的是,夏明军竟然摇了摇头,“周老爷只有两个女儿。据说周公子是他们家的远方表亲,不过我看着不太像。上个月我跟着管事去周老爷家办事的时候,意外遇到了他们,他对周公子的态度恭敬得很,完全不像长辈对晚辈。”
“大户人家关系多,我们没必要过问。”夏白薇笑了笑,将今天发生的事都说了一遍,然后从油纸包里拿出一个包子,“二伯,你做了那么长时间的事,肯定饿了吧?快把这个包子吃了,垫垫肚子。”
夏明军心头一热,连连摆手,“薇丫头,你挣点银钱也不容易,二伯怎么能要你的东西?我不饿,这包子你还是自己吃吧。”
“二伯,我买了好几个包子呢,你就别跟我客气了。时间不早了,你快回去做事吧,我也要出城了,不然等会赶不上生财叔的牛车就糟了。”夏白薇不由分说地将包子塞到夏明军手里,拎着东西笑嘻嘻地走开了。
望着这丫头清瘦的背影,夏明军心里暖乎乎的。谁说儿子好?他这个侄女也是贴心的小棉袄。
如果老三还活着,看到薇丫头这么懂事,应该会很高兴吧?
想到这里,夏明军的眼眶不禁有些发热。
他把包子塞进嘴里,三两下就吃完了。侄女送的东西,真香!
夏白薇拎着一大堆东西,好不容易走出了汴溪镇。再加上夏季天气热,她身上的衣衫都快被汗水打湿了。
夏白薇将手中的东西暂时放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抬眸望去,看到了前边的那棵老槐树。或许是因为时间还早,夏生财和夏家村赶集的人还没过来。
她正准备去树荫下等,忽然看到不远处有一道修长的身影晃了晃,倒在了地上。
夏白薇连忙将东西都拿起来,快步走了过去。
离得近了她才发现,这是一个看起来约莫十七岁的少年,穿着一袭青色的长衫,面容俊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