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前有夏明军看着,后有夏铁生警告这段时间要老实,他一直没找到机会下手。
不管是为箫尘治伤,还是弄银鱼回来做鱼丸,都已经告一段落。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夏白薇在家里待得久了,脑子里不经意间就会浮现出那个男人俊美无双的容颜。
有时候她都控制不住自己,找了借口往山上跑。真的见到箫尘了,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反而被那厮一阵打趣。
另外还有周家。
夏白薇五次去水木居送鱼丸,周清逸和周家的两位小姐就有四次都在。
对于自己的身子,周清逸早就放弃了,周芸欣和周芸澜却不死心,每次都拉着夏白薇为他调理。
她隔三差五看一下,悄悄喂一点掺了灵泉的水给他喝,又看似不经意地叮嘱他多吃鱼丸。这样一来,周清逸的身子在一段时间内都没有出什么岔子。
周家姐妹大喜过望,非要送东西感谢她,但都被夏白薇婉拒了。
一是因为她把三人当朋友,举手之劳哪好意思收诊金。二则是因为,夏白薇心里清楚,周清逸每活一天,生命都是在进行倒计时。这样的可怜人,她能帮一点就帮一点吧。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三房的新屋子终于盖好了。
夏白薇母子三人搬到了里面,打算明天办酒席宴请亲朋好友。
夏白冬把每间屋子都跑了一遍,一脸震撼地说道:“姐姐,娘,我们有新房子了,我们真的有新房子了!”
想起以前住的茅草屋,夏天热得汗流浃背,冬天却冻死人。如今终于有了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李氏心酸得直想掉眼泪,“嗯,我们终于有新房子了!”
夏白冬迈着小短腿,在院子里蹦蹦跳跳,笑呵呵地说道:“哇!院子里铺满了青砖,这样以后下雨就不会被踩脏了,娘和姐姐出来洗菜也不用顾忌那么多。太好了,我喜欢新房子!”
夏白薇捏了捏他的小脸蛋,忍不住笑道:“我们冬哥儿懂得还挺多。”
“当然啦!”夏白冬奶声奶气地说道:“住在新房子里,我肯定每天都能睡得特别香。这样就能快快长大,保护娘跟姐姐了。”
李氏和夏白冬都被逗笑了,“人小鬼大!”
“薇丫头,你跟冬哥儿先去休息。明天要做那么多桌酒席,娘得先把菜都切好。”李氏钻进了厨房。
夏白薇跟在她身后,“娘,我来帮你吧,要不然你一个人哪里忙得过来。”
李氏点点头,“成。”
昨天夏白薇去水木居卖鱼丸的时候,就在镇上采办了不少东西回来。多亏了夏生财好心,用牛车帮着她拉东西。要不然夏白薇还真不知道,那么多菜要怎么办。
看来等这些事忙完了,他们家也该买一辆牛车回来,这样以后出行也方便些。夏白薇在心中暗暗计划着。
不管怎么说,自从夏明岳去世后,明天是他们家第一次宴请宾客,一定要办得风风光光的。
翌日。
“弟妹,我来了。”林氏一大早就到了李氏这边,钻进厨房帮她一起忙活。
在乡下办酒席,一般都是妯娌帮着操持。周氏那边她是指望不上了,看到林氏,李氏温柔地笑了笑,“二嫂,今天要麻烦你了。”
“一家人说什么两家话?”林氏嗔了她一眼,两人一起在厨房里忙活起来。
当然,就凭她们两个人,这么多桌酒席肯定是操持不来的。李氏早就请了村里一些手艺好的妇人帮忙,再晚些她们就该过来了。
夏白薇原本在帮着打下手,随着日头推移,村里渐渐有客人过来,她就出去招待了。
“薇丫头,恭喜你们家,以后就可以住在这么气派的新房子里了!”夏季平将手中的礼物递过去,笑呵呵地说道。
刘氏抱着一个小男孩,旁边还站着一个十几岁的少女,一家人脸上都是喜洋洋的神色。
“这是叶哥儿吧?一段时间没见,个头都长这么大了。花丫头也是,出落得越发水灵了。来,来,来,快里面请。”夏白薇扬着一张笑脸说道。
“瞧瞧这青砖绿瓦的屋子,盖得真是气派。放眼整个夏家村,有几家的房子能比过他们家?”
“可不是吗。连院子里都铺了青砖,这价钱不便宜。薇丫头一个姑娘,竟然这么有本事。”
“谁说不是呢。我看三房前些年吃的苦,就是为了今后的甜啊!薇丫头,你们一家人总算苦尽甘来了!”
“谢谢各位叔叔、伯伯、婶子,大家快里面请。”夏白薇热情地招待客人。
殊不知老宅那边,一场为他们家准备的阴谋正在进行着。
“爹,你说的办法真的能行吗?”夏明东有些忐忑地问道。
薇丫头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夏铁生冷哼了一声,握着烟杆子道:“姜还是老的辣!她一个小丫头片子,还能翻出天去不成?等着看吧,三房的生意,今天我一定让你们进去插一手!”
周氏的眼睛骤然一亮,“好嘞!爹,你说啥我们都听你的。”
看到夏白薇家青砖绿瓦的房子,她不知道有多嫉妒。如果能跟夏白薇一起做生意,要不了多久,他们家岂不是也能发财?
夏子胡已经等不及了,不耐烦地催促道:“娘,我们快过去吧。要是晚了,说不定好吃的都要被人吃完了!”
村民日子不好过,没有大事,谁家都不会办酒席。难得有了大吃大喝的机会,夏子胡的口水都快流下来了。
平时在家里,也没人对他缺衣少食。在私塾念书的时候,一家人怕他吃不好,每个月都花大量的伙食费,把夏子胡养得像猪一样。
瞧他这副垂涎欲滴的样子,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是饿死鬼投胎呢。
“娘,我们送多少文钱的随礼?”周氏问道。
吴氏冷哼一声,那双倒三角眼里闪着精明,“都是一家人,还讲什么随礼?随便从厨房拿几个鸡蛋过去就行了。”
周氏非常赞同,“您说得对。三房现在那么有钱,想必也不缺我们这几十文钱的随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