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奶奶留了四个小土豆,如果她们回来得晚,老人家就先用土豆垫吧垫吧,章鱼则先养在了桶里面。
为什么不拿去卖,是因为即使拿到镇子上去,也不是很新鲜,海鲜一类的都按照新鲜程度卖价。
既然卖不上价钱,那还不如留着自己享用的好。
所谓的镇子就是她先前登陆的那个港口延伸出来的镇子,从花岗村到镇子上需要一两个时辰的路,来回差不多四个时辰,八个小时,再耽误耽误,那就是一天的功夫,估计回来也是傍晚了。
正是因为这边山路崎岖不平,路不好走,海鲜运不出去,所以才导致渔民们生活窘迫。
家里有船的可以绕着海前往港口,没有船的日子就不太好过了。
换言之,这种阶级层次和后世一样,有钱的越来越有,穷人是越来越穷。
同样的进城需要买通行证,这次她和丫丫一人一文钱进了港口镇(因为有个大港口,所以叫港口镇)。
镇子不大,繁华的地段儿就只有三四条街,除此之外都是一些破烂瓦房,土坯房,虽然破败,可依然比渔村看起来齐整。
街道湿漉漉的,显然有人打扫过,清理的很干净。
繁华的街道上还铺着石砖,店面都悬挂着各种各样的幌子,布店、裁缝店、糕点铺子、酒楼、茶楼等等,麻雀虽小,五脏倒是俱全的很。
既然是来了解行情的,也不着急去酒楼,先一个店一个店的看。
比如在渔村鲜少见到面粉制作的食物,没想到在镇子上居然看到了包子铺。
虽然大部分的包子都是用杂粮包的,可她也在那当中看到了用白面面粉包的包子。
就是颜色有些黑,但这不影响面粉制作的口感。
还有糕点铺里,用的除了有面粉外,居然还有米粉(米磨成粉状做糕点)。
问老板原因,才知道因为这里是周围几个村镇最大的一个港口,过往船只不光是他们这附近的,还有别的地方的人,他们中很多人喜欢吃面食,可是他们这里没有啊,所以有生意头脑的就会从这些人手里买面粉,然后制作出美食出来,拿来卖,当然这价格也是相
当可人的,起码一般的渔民是消受不起的,所以能来买的,都是这个镇子上的有钱人,或者周围几个渔村有船有钱的渔民。
再有就是布店裁缝店里,所卖的布料,基本上都是便宜实惠的粗麻棉三种,绸缎她看摆出来的甚少。
有棉布自然也有棉花,这倒是让她松了口气。
药铺她也看了,常用药材都有备,这就够了。
粮店里不但有粮食,还有种子卖,甚至小麦和水稻都有,只是这边人觉得它们产量低,所以一直没啥人种,你不能说完全没人种,只能说种的人少,喜欢吃米吃面的,哪怕产量低也会乐此不疲的种,因为这是粮食,必不或缺的口粮呐!
这几天她吃的都是汤汤水水,因为没有油脂,渔村的人们很少炒菜,即便炒菜,用的也是动物油脂。
已经习惯植物油的小渔,很是不适应,假若有机会,她还想做点植物油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