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骥带着人来到韦氏府邸,而韦阆似乎早有预料,在前堂等候着杜骥。
“韦阆!我需要一个解释!”
杜骥身上的肌肉寸寸鼓起,看着相当骇人。
而韦阆虽然没有杜骥身上那健壮的肌肉,但是其肥胖的身材在这个时候居然也有一种莫名的力量,对峙起来丝毫不落下风。
“解释?你要什么解释?解释你在刘义真那里拿了什么好处?还是解释你半夜进入皇宫找刘义真密谋?”
杜骥一听,心中略微有些慌乱。
“韦阆!你不要血口喷人,什么好处?吾明明是被刘义真以身家性命要挟,才不得已派族人做做样了打发他!”
“要挟?”
韦阆怒极反笑。
“刘义真前脚就赐予你无数财宝,后脚就要挟你?你以为吾等都是傻了吗?”
杜骥气的想吐血:
“他真的是这么做的!昨日他在送礼的时候把“赤霄剑”送到我府上,这是摆明了要找理由杀戮窝杜氏啊!”
韦阆不耐烦的摆手:“杜骥,你最好想清楚了再说话!赤霄剑乃何物?刘义真会拿此等神器栽赃陷害你?况且他不过一个稚童,岂有如此心机?”
杜骥咆哮道:“韦阆!吾等都被刘义真骗了!他绝对不是一个稚了那么简单!他可是能击败赫连勃勃的人!”
这次韦阆连话都懒得回,反而是旁边另一个世家的家主阴阳怪气的说道:“杜骥不愧是条忠犬啊,这么快就出来吹捧你的新主了,不知道刘义真知道了会不会赏你几块肉骨头呢?”
杜骥长这么大,何时受过如此侮辱!
他挥动砂锅大的拳头,直接揍到了那人脸上,将其打趴在地上。
见杜骥动手,韦氏的佃户、奴仆、侍卫连忙手持武器围了过来,虎视眈眈的看着杜骥。
韦阆看着被包围起来的杜骥,冷笑了一声:“杜骥,跪着挣钱不寒碜,但是你既然跪下来就别想着站着和我们一起吃饭!你走吧!不过我要提醒你,这关中还是我等的关中,不是那刘义真的关中!送客!”
杜骥握紧拳头:“可笑!可笑!都是执掌一族的家主,却被刘义真玩弄于股掌,真是天要亡
韦阆依旧不为所动。
杜骥愤恨的掉头离开:“汝等至今还看不清刘义真是个披着羊皮的饿狼,真乃愚蠢至极!”
看着杜骥离开的背影,刚才被杜骥拳击的世家家主阴冷的向韦阆吹耳边风:“韦家主,何不直接取了此獠性命!免得他在于吾等作对!”
谁知韦阆却瞪了他一眼。
“杜氏在长安扎根数百年,哪是那么容易对付的?吾等只是给杜氏一个警告,不过...”
韦阆也不是心软之辈:“杜氏要是再敢有下一步动作,吾绝不放过他!”
————
杜骥走出韦氏府邸回到家中后,心中怒气不减分毫。
“蠢货!都是一群蠢货!”
“他们压根就是被刘义真骗了!”
“都怪之前的“永不加赋”,让他们以为刘义真是个软柿了,所以他们才如此轻视刘义真!”
这时,冷风吹来,杜骥突然一身冷汗。
试问,
一个如此心狠手辣、做事阴狠的人会不知道“永不加赋”有多便宜世家?
杜骥开始觉得毛骨悚然。
“永不加赋”有问题!
同时他也想到了弘农杨氏。
为什么弘农杨氏知道了“永不加赋”这种对世家如此有利的条件,还选择背叛刘义真?
难道是他们知道了什么?
杜骥望着南边威严壮丽的未央宫,仿佛是看到了一座吃人的怪兽。
“不行!要赶紧通知别的世家!”
往日的惯性让杜骥天生就想选择世家阵营,可是他蓦然想到自已已经被关中世家排斥了。
杜骥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在地上踱步。
“该死!”
回想起刘义真那张人畜无害的面庞,杜骥自已都想扇自已两巴掌。
“家主,你们离开后有人送来了一封信。”
信?
杜骥皱着眉头。
“拿上来!”
那信是写在锦帛上的,在长安只有一个人会这么奢侈,所以杜骥看到信的一瞬间就知道了是谁给他写信。
打开信件。
出人意料的是上面写的并不是什么寒暄的话语,而是一封正式的官方告示:
“诸杜氏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百亩,妇人五十亩,奴婢依良。丁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十牛。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以供耕
世家们心心念念的均田!
尤其是刘义真给予杜氏的条件可谓无比丰厚。
只要是十五岁以上的男丁,便有百亩良田,妇人有五十亩,最夸张的是只要有一头耕牛,还可以分三十亩!
这比世家们给出的条件还要丰厚!
毫不夸张的说,只要这条告示成真,杜氏将变成关中独一档都存在。
杜骥的呼吸有些仓促。
原本,哪怕他受到威胁,也没有想着要背叛关中的大家庭。
可现在除了威胁,杜氏还收到了这份让杜氏无法拒绝的甜枣,这让杜骥的心一下就跳到了另一边。
再联想到韦氏的所作所为,杜骥下定了决心。
“和那帮猪彘在一起,不但得不到我杜氏想要的,反而被他们拖累!”
“来人!更衣!我要去见安西将军!”
糖醋爆肚说
大家好,因为爆肚之前犯了点错误,所以这两天一直在想办法弥补。现在已经重新梳理一下这一卷的大纲,日后的更新也会趋于稳定。
这两天因为改大纲,所以欠的章节是有五章,也就是一万字,爆肚会在上架前补齐的,大家不要担心。
此外,很感谢最近很多书友的指正,爆肚会在各位的帮助下一点点进步的。但是因为作者也不是什么天才,第一本历史文就能写的像历史大神一样好。所以还请大家包涵,我相信会和大家一起变好的。
ps:有关于建群问题,爆肚其实一直担心人数太少,建了会很尴尬,所以大家如果想建群的话在这里扣1,超过十个咱们就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