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
“恩?上様居然听说过此人吗?”
助六原本还只是准备把在上海听到的小道消息给忠右卫门说说的,没想到忠右卫门居然知道这么一号人物。
“前头有报说他帮着清国的总督曾国藩镇压内乱呢。”忠右卫门确实收到过上海方面的讯息,说李鸿章在曾国藩的幕府之中。
“是的是的。”助六点头。
原本历史上这个时候,因为上海多次请求援兵,所以以按察使衔在安徽督办团练的李鸿章得以署理江苏巡抚,带领大军进驻上海。还被许多上海的绅董嘲笑为乞丐兵,衣甲装备什么的,都不齐全。
但是本位面,因为蝴蝶翅膀的拨动,多隆阿率兵进驻上海,并开始筹建水师了。加上清朝廷有心经营,李鸿章自然不可能会再获准带兵进驻上海咯。
至于原本历史上为什么是李鸿章进驻上海呢?这其中又牵扯颇多。
1860年曾国藩把湘军大本营移到安徽祁门,李鸿章认为那里是个口袋地形不宜驻防,坚决要求移换。可能曾国藩杀他傲气的思想当时占了上峰?便挖苦说,谁胆小谁就离职去任好了。使得李鸿章很不满意,两人之间生出了嫌隙。
李元度是曾国藩的老部下,当年曾国藩被太平军打得差点全军覆灭想投水自杀时,幸亏被李元度拼命劝阻,这才把人救下来。
后来李元度居功自傲,防守徽州兵败,曾国藩决定予以弹劾。李鸿章对此坚决反对,甚至威胁说:老师要是弹劾李元度,学生我也不干了。曾国藩不屑一顾地说:那就请便。到头来两人谁也不让步,曾国藩真的上了弹劾折子,李鸿章也真的拜拜了。
很好啊!湘军自己内讧了,这是满清朝廷最希望看见的。但曾国藩这人确实有点意思,他杀了李鸿章的傲气,或者是反复的pa了李鸿章之后,又可惜李鸿章这人的才学,于是上书请求继续把李鸿章调到自己麾下。
恰好李鸿章自己在老家单干,朝廷也乐意他单干。先后募集了淮勇五营,朝廷又调拨了湖南新勇两营,以及投降太平军两营(丁汝昌就在其中)给他。曾国藩还送了李鸿章标兵一营,以为中军。
这十营六千多人,历史上因为上海危急,加上曾国藩陈请,最终就调去了上海。实际上也是曾国藩为了保住上海,同时掌控江海关关税的一步棋子。
现在好了,李鸿章这个上海是去不得了。
“清国皇帝已经命令这个李鸿章,署理陕西巡抚,带领十营六千余兵马,去往陕西了。”助六倒也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对的,只是当新闻和忠右卫门说。
“喔”忠右卫门点了点头,面上淡淡的。
心下则是颇有两分感叹啊,这李剃头去了陕西,那回子可要完了啊。这位李剃头和他老师曾剃头在杀人这件事上,那是相当的有共识啊。苏州杀降十余万就不说了,后来李鸿章去了广东,为了震慑会党。
仅仅是震慑会党嗷,会党还没干点什么。他就抽签缉拿会党人员,每天杀数百人,不问良贱,只管杀。从年头杀到年尾,一日不停,通算杀了数万人。
这小子去了陕西,那
如果说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忠右卫门深感两宫太后和恭亲王选对了人。李剃头这人本事肯定是有的,打洋人未必行,打回子、捻军什么的,那绝对有一手。
“还有一桩事,对马之役中投降的露兵被英使约束在上海,如今露西亚已经派了使臣过来,全部接收,转送离去。”助六继续禀报道。
“露西亚王的特使抵达上海了?”忠右卫门心想这事都过去一年多了,俄国人终于要来面对啦。
“应当是的,不过臣并未见到。”
“来了就行。”
俄国人的胃口实在是太大了,根本就没有停下来的时候。难怪到了后世有人嘲讽天天给他俄爹要什么缓冲地带的孝子,说是不是长江以北都给你爹去缓冲啊。是不是你俄国人一直要缓冲到里斯本,才算是缓冲完啊。
不仅夺了外东北一百万,马上还要夺西北五十万,最后又抢夺唐努乌梁海十几万。按照他这个速度,实打实的说,日本全境都在他的狗屁缓冲地带范围之内。
幕府虽然打断了他一根手指,让他疼了一下,可这个事情总得有个解决的办法。一直让俄国这样到处乱跳,不像个话。
首先第一点,那就是得让俄国人承认德川家对勘察加、桦太、虾夷以及本州三岛和附属岛屿的统治权。得让他在法理上,公开承认日本王国的存在。而不是眼睛一闭,张口就是无主之地,或者悬而未决之地,然后打上门来插旗。
其次就是得进一步明确这附近一片,我受全世界霸主带英爸爸的委托,开始罩着了。以前你擭取的利益,那就算了。以后你就不要想着再在这一片胡搅蛮缠了,我这是代表带英帝国在和你说话,掂一掂自己的分量。
最后一点,那就是就侵略日本领地对马岛一事,作出赔偿和道歉。日本的老百姓你也杀了,房你也烧了,想要混过去可没这么简单。
两人正议论着,黑川庆德便敲门说有信来。反正不是御前会议,不存在什么打扰不打扰的,有急件的话,肯定要立刻报知忠右卫门的。
打开急件一瞧,果然是长崎方面奏报说有露使的兵船过境,很快就会抵达横滨。真是说曹操,曹操到啊。不过想想也是,俄军的那些俘虏,全都打包送去尼古拉耶夫斯克就得了,并不是什么难事。
本来圣彼得堡派人来远东,主要也是为了加强尼古拉耶夫斯克的军力嘛。普廷雅在第二次大沽口之战中,丢了八百多俄军,沙俄在远东的力量受到了相当的削弱。偏偏他还觊觎远东的不冻港,这兵马少了可不行。
“你跑一趟,去横滨会一会露使。”忠右卫门倒要瞧瞧,俄国来了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