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卿卿心想,她爹是个机灵的,让他去当个喇叭,他直接去找村里现成的喇叭。
别说,还挺好使的,估计来的这几十个媳妇婆子里面,百分之八十都是阿田娘等人给叫唤来的。
人间喇叭们已经围着长桌上的画牌嘀嘀咕咕起来了。
余李氏咳了两声,大管事的架势拿捏得很到位,她轻敲了一下桌子,示意大家伙的安静一点儿,言简意赅地说“今天找大家来,是有正事的。大家都知道咱们余家今日一直在修建养鸡场,现如今,养鸡场已经修得差不多了,咱们也打算招一批正式员工了,今天请大家伙的过来,就是为了这个。”
这些话,余李氏说得有模有样,那都是余卿卿私下里偷偷跟她奶提前说好的话术。
村里人一听到这个又热闹开了,余家招工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可第一次是只招她们这些个媳妇娘们的,而且这次招人的感觉,跟之前那都大不一样。
光说这小鸡的牌子,就让她们稀奇得很,画得跟真的似的,一个个的都忍不住上前戳两下。
余卿卿上前一步,开口了“这次我们招的人不少,一共要六十个,分为四组,我家大婶娘、我娘、三婶娘和童婶婶分别管一组,每组可以报上五个人。
这二十个人确定后,就每人再自己找两个人当同事,啊?你问啥叫同事?就是一起做事的同伴儿,这样能理解不?
反正是呢,这二十个人各找了两个同事后,就跟组长汇报确认一下,无误的话,咱们就把人给记上名册了,以后呢,每日做工就按照这个名册点人数,也是按照这个名册子发工钱。你们清楚了嘛?还有什么要问的嘛?”
婆子们早就听得愣住了。
她们又是好奇又是兴奋的,这小丫头哔哔叭叭一大串儿,听得都不大清楚,仿佛是五个两个的,又什么组啊啥的,不懂,不懂。
余李氏在后面看到了这些婆子茫然的神态,就清楚了怎么回事,直截了当地解释说“咱家招工,有想报名的就找咱家四个媳妇儿,每个媳妇收五个,等确定了之后,那五个再找两个玩得来的娘们一起,懂了不。”
婆子们纷纷点头了。
余卿卿不够接地气,是她的失误。
余卿卿又不死心地补充道“我大婶娘和童婶婶,是负责养鸡场的日常养殖,我娘,负责养鸡场的技术和销售,我三婶家,负责养鸡场的环境卫生这方面,诸位婆婆婶婶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方向,跟组长报名。”
婆子们纷纷看向余李氏。
余李氏自觉翻译道“我大媳妇和童氏,负责喂鸡,我二媳妇,负责卖鸡,我三媳妇,负责清理鸡圈,懂?”
婆子们又小鸡啄米似地一起点头。
余卿卿还是她奶厉害。
人稳话还不多。
话不多的余李氏一挥手“开始吧。”
四个媳妇身前的桌子对面就挤满了人。
有问自己都快做太奶奶的人了可不可以做工。
有问自己做工时候可不可以带儿子、孙子的。
还有直接问工钱是多少的。
乡村里的媳妇婆子每天关心的,无非也就这么几个问题。
之前在余家建房子的时候,有些打杂活的婆子们都有了些经验,心知道余家招人做活,工钱实在,也不埋汰人,是很不错的选择,比他们平日里在家纳鞋底要好多了。
这些人都选择啥都不问,上来就说“咱要报名,给咱一个位置!”
冲着这份信任,余家的媳妇们答应得也很爽快。
一上午,就把养鸡场的丙组员工确立了下来,由余其凌取了纸笔,登记在册。
余卿卿为了方便分层管理,将人分为甲乙丙丁四个层。
她和她奶属于甲组,四个媳妇属于乙组,下一批分别属于丙组,共二十人,丁组共四十人。
四个媳妇又分为一二三四类。
简言之,她大婶娘就属于乙一,她的手下分别为丙一组、丁一组,剩下的以此类推便可。
村里女人们,名字都很少用,嫁了人之后,大多冠上夫家的姓。
好在大家彼此都熟悉,就都按照平日里常称呼的名字来。
带头的是村长家的媳妇李婶子。
因为村里不止一个姓李的,比方说余李氏便是姓李,所以余其凌就很细心的在李氏的后面加了几个字村长家,丙一组。
还有几个老婆子都报名了。
比较熟悉的,有高家老太太,何家老婆婆,朱家婆子,还有阿田娘,原名姓沈。
加上阿田娘妯娌三个王氏张氏黄氏。
这八个女人年纪上差不多,都是正在更年期的日子,平时里关系也不错,最爱凑在一起哔哔赖赖。
此外还有几个,比如孙子从不离手的吴大娘给她媳妇儿报了个名,自己倒是没进去,没办法,家里必须要有个看娃的。
刘婆婆抱着三丫也过来了,她虽然身手还利落,但是为了照顾童氏的几个丫,她就没凑这个热闹。
有一家,据说是近十年来刚搬来的外来户,孙徐氏,这个大娘平日里很是低调,逢人就微笑点头,大家对其的印象都还不错。没想到这次徐氏主动也来报名。
名册上总共凑齐了二十人,这二十人负责每人找两个合适的帮手,男女岁数不限,使唤起来好用即可。
这也是许多媳妇没有上来报名做丙组员工的原因,她们大多是这二十个婆子的丁组候选人。
丁组人员选好了,就由丙组的人各自跟余其凌汇报。
整个花名册下来,就没有一个正经名字,都是谁家老太、谁家媳妇、谁家闺女的。
余卿卿只觉得念着太麻烦,心想每个人最好是发一个工作牌,按照编号管理称呼就可。
这是正式招工的第一次,虽然步骤麻烦了些,讲究了些,可算是开了一个良好的、程序化的开端。
这套制度一旦施行下去,不管多大的公司,多少的员工,都可以管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这便是余卿卿的目的一切不能只看眼前,要在所有事物发展之初便建立起良好的基础,未来的发展才能够有条不紊,井然有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