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武落马,头晕脑胀的分不清东南西北,胸腹间一阵气闷“哇”的一声吐了一大口鲜血出来。
这口血吐了出来,高武的脑子清醒了不少,身体的各种感官也渐渐恢复。颈项间传来的冰冷触感,让高武瞬间的冷静分析出了自己现在的处境&nbp;。
他缓缓的转过头,看向那个将他击落马下的黄巾贼头。
时值正午,秋日刺眼的阳光下,张曼成的样貌隐在了他的身影里,让高武看的不是很清楚。
“敢问阁下姓名。”
“黄巾神上使,张曼成!”
“张曼成?你不是死在宛城了么?狗日的秦颉竟然谎报军功!”高武恼羞成怒,却是责怪起了南阳太守秦颉。
这会儿高武的眼睛已经有些适应了张曼成背后的阳光,有些看清了张曼成的面容,见他的脸上一副嘲讽的不屑。
稍一思索高武就知道张曼成这是在讥笑什么。
谎报军功,夸大战果不是他们这些朝廷官员每个人都在做的事么?就此一战来说,如果是他高武赢了,那么最后向朝堂上的报捷文书上,如果他的斩首数低于五千那都算他是有良心的了。
这还只是斩首数。
因为多了魏郡黄巾和张曼成这些意外因素,高武本来是打算向朝廷报破敌逾万的!
现在,这些都烟消云散了,自己能不能活命才是自己眼下最需要思考的事情。
此刻的张曼成真是威风凛凛。
单人匹马的持矛立于两军阵间,左腹部还透体穿着高武的那杆长枪,马前跌倒的是他刚刚的手下败将。一时之间,交战的双方看着如天神下凡般的张曼成都变得鸦雀无声。
张凡这会儿被惊得无以复加。
他已经是在两军交战之前最乐观的一个了,但是他真的没想到只是这么短短的几个呼吸之间,就厮杀的这么惨烈。
那七个跳马撞向敌阵同归于尽的勇士,被撞进队伍的官军骑兵踏在马蹄之下也要抱住马腿的步卒,即使只剩孤身一人也要拼着以伤换命的张曼成。
可能曾经的张凡也在书上或者影视作品里,听到或者见到过比这更惨烈的场面。但是真到他亲眼看到的时候,却又是另外一种感觉。
那些人里张凡基本除了张曼成以外都不认识,但是那也是同一阵营的黄巾,看着他们惨烈的战死,张凡心里真的很难不升起物伤其类的感觉。
手足冰凉,心脏跳动的厉害,甚至头晕目眩手足发软的就要跌倒。张凡这个时候的大脑里,有的就只是一片空白。
另一边的周三公子率领着的高武军的步卒,本来是跟在那四十骑之后也发起了冲锋的。
可是骑兵迅速的团灭,一下子就让他们的冲锋尴尬了起来。
被张曼成击落下马,直接俘虏了的他们的都尉高武,更是让他们不知所措。
周宜止住了他们这边的步卒刚起步就跌倒的冲锋之势,这电光石火之间的不断变化,也让周宜一时之间没办法衡量的清局势。
要救回高武!
这是周宜最先升起的念头。
要说是因为感情什么的,那是扯淡。
周宜之所以第一时间就想要救回高武,单纯的只是因为她们周家已经在高武的身上投入了太多的资源。
高武可是周家向士族门槛迈进的关键人物。
不说别的,光是他这个广平郡都尉,就是花了他们周家四百万的官买(这两个字颠倒过来竟然也是违禁词?)钱,走赵忠的门路换回来的。
这四百万花的可是物超所值,一郡都尉那可算是正式的踏入了两千石的官员级别,如果在平日里没有两千万钱那是根本就不可能到手的。
如果不是恰逢乱世,如果不是高家的这一脉已经没落,如果不是这高武也算是高氏年青一代中出类拔萃的人物,不论缺少了哪一条,她们周家都是不可能,也不会搭上高武这条线,攀上士族的高枝的。
现在,这个她们周家踏进士族圈子最关键的一个人物的性命正操于人手,她既想要急着将他救回,却又不敢轻举妄动,生怕对方一怒之下就一矛送了高武的这条性命。
毕竟这样合适她们周家的人选,真的不多。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周宜纵是智计出众,思维敏捷,这一刻任凭她心中百转千回却也是无济于事。
虽然张曼成身上还插着高武的那支长枪,但是这一刻没人会怀疑他举手之间就能取了高武的性命。
好在那支长枪虽然将张曼成刺了个对穿,但是却并没有透体而过,而是依然穿在张曼成的左腹部。也正是因为这样,这支长枪对张曼成造成的伤害虽然很重,但是却并没有造成大规模的出血。虽然对张曼成的行动有所影响,却也不妨碍他轻松地摘下高武的人头。
张曼成并没有这样做。
他只是向着身后的步卒喊了一声“绑了!”,身后那些也已经解决了其余的冲阵骑兵的步卒,立刻就上前两人兜头套脸的将高武给捆了个结结实实。
真的是惊为天人,排在后阵的眭固和白绕对视一眼,一切尽在不言中。
直到这个时候,高武已经被那两个小卒押归本阵,黄巾军这方才不知道由谁起的头,大声高呼了起来。
“神上使!万胜!神上使!万胜!”
张曼成不为所动,神情淡定的匹马而回。虽然身负重伤,虽然只有他一个人的单人独骑,但是汉军阵中竟无一人敢出来阻拦。
这就是猛将!
张凡的口中跟着众人一起高喊着万胜,一边心里却是热血激荡。
谁说的三国时代已经淘汰了阵前斗将?演义里尽是虚构?
或许阵前斗将这种形式真的已经很少出现在东汉末年乃至三国时期。但是这种以个人武勇来提升己方士气的方式依旧是最有效也最直接的方式。
有没有两员大将在阵前大战个几十回合这种事真的就那么重要么?
不论是今天张曼成的冲阵,还是史书上记载的关二爷于万军从中刺颜良于马下,不都是达到了一样的效果?
也许,罗贯中当初也只是为了衬托出这个时代的那些风云辈出的人物,他们个人对于军心士气的影响,为了更直观的体现,才有的这种斗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