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璐璐等人找到白幼幼以后,便将狐业失踪的消息告诉了她,为了避免白幼幼记恨狐业,他们还把狐业的身世说给了白幼幼听,说狐业之所以活得这么人憎狗恶是有原因的。
狐业是个可怜虫。
他的母亲是狐家家主的正妻,也是一只狐狸,却因为长得不够漂亮的缘故非常不讨狐家主的喜欢,当然,更重要的是狐家主非常的花心,在娶狐业娘亲之前,后院就有许多女人,什么妖都有、甚至还有人族,还为他生下了许多的子嗣,
狐业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生出来的,他出生后没几年娘亲就死了,然后就只剩下他一个人坐着嫡子的位置,受了不少欺负,甚至还有许多人想要他死…而事情的转机发生在他八岁那年,被欺负的时候碰上了城主出手相救,城主不知为何对他另眼相看,从此后,他才过上肆意妄为的生活,慢慢的,变成了今天这样。
“实际他本性是不坏的。”
猫璐璐说完了狐业的身世以后长叹一口气道“真正的恶事他一件都没有做过,所以…”
“我知道了。”
白幼幼没想到狐业居然会失踪,如果真如猫璐璐所说他只是嘴贱一点没有其他坏心眼儿的话,那她还要为他的失踪负一定的责任,毕竟是她在他身上放了倒霉符“放心吧,这件事我会管到底的,你们先回去,等到有消息后我通知你们。”
“那就谢谢你了。”
四人见她愿意帮忙,都不约而同的松了口气,而后猫小月想了想又道“放心吧,只要你帮忙找到业哥,我们都是不会亏待你的,你想要什么,只管说一声就是了。”
“好。”
白幼幼就笑了起来。
…
如此,白幼幼除了寻找各种各样的天材地宝以外,还多了个寻找狐业的任务,在猫璐璐走之前,她问狐业失踪前有没有发生什么事,在得知狐业的丫鬟有鬼以后,她便决定晚上的时候去狐家看看,而城主府也得去看看,她昨天知道了城主府用无灵根的孩子做实验,那些有灵根的孩子去向她还不知。
最重要的是城主府说要给他们泡药浴,会不会在他们身上下什么追踪符或者其他东西,她可不想到时候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孩子受制于他人。
所以时间算是非常急迫了!
白幼幼先在城里转悠了一圈,发现城里的气氛很明显比昨天要紧张了许多,街上到处都是巡逻的护卫,便也没有多逛,穿上隐身斗篷又启动隐匿阵去了城门口等待着护卫们把孩子们带进城主府,她跟着进了城主府,依旧是昨天的那个大厅,但今天气氛却明显要凝重好多。
把昨日的步骤走了一遍以后,余大人林大人两个大人就带着四个小孩儿去了后院了,而城主则带着另外的几十个孩子来到另外一个大院子里,这个院子非常的大,里头孩子很多,一个个叽叽喳喳的充满活力,城主把他们带到这里就离开了,然后就有专门的人带他们去吃饭,泡药浴。
白幼幼弄了点儿药水出来,准备拿出去让人看看这药水是什么药水,然后在院子里等着看看他们会不会做其他手脚。
好在,
这些孩子除了拿到特质的身份牌以外,就没有再出其他的事情了,也没有人管他们,困了就睡、饿了就吃,过得跟被单独带走的那些孩子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不过今天跟昨天的孩子,白幼幼暂时不打算救,一而再再而三的出事,对方说不定会转移阵地,到时候她就不好找了,于是在去昨天那院子看了一眼,确保里头的孩子还安全以后,她就离开了城主府,又潜进了狐府。
她也不知道路,就在狐府乱走乱逛,就在她走入一个叫做清晨院的院子以后,就听见几个丫鬟的对话声“你说公子能去哪里?”
“不知道,不过看家主那态度,似乎是不打算去寻找公子了。”
“家主一向不喜公子,公子明明没做错什么,他真可怜。”
彼时天已经差不多黑了,但狐府依旧灯火璀璨,看着几个丫鬟满脸愤愤不平的样子,白幼幼垂眸遮住眼底的思绪,
先前猫璐璐说,
狐业的丫鬟似乎知道什么,
而狐业的亲生父亲又不想去找寻狐业,这是不是说明狐业的失踪跟狐府的人有关?
那他现在会不会被困在狐府的某个地方呢?
想到此,白幼幼就在狐府慢慢的找了起来,她找的极为细致,每一个院子都去过,而她记忆力又好,就算狐家极大,也不会迷路,听见一个又一个人对于狐业的失踪表示开心,穿过一个又一个的院子,白幼幼便来到了一个废弃的院子。
废弃的院子看上去极为清冷,满地的落叶,灰尘也极重,跟前面的院子完全是两个世界,白幼幼拿出口罩戴上,翻墙进入了院子,又找了几间房,最后在柴房中看到了一只红色的小狐狸。
红色的小狐狸躲在柴火之中,此刻正在呼呼大睡,
白幼幼看着这只红色的狐狸,莫名就觉得这只狐狸就是狐业,毕竟狐业也是狐狸,于是她想也没想,就蹑手蹑脚的朝着狐狸走过去,然后趁它还在睡觉的时候,将自己身上的隐身斗篷收进了空间之中,接着一把将其抓住。
“嗷嗷嗷嗷!”
果然,
下一刻,
红色狐狸就叫了起来“什么人,什么人…”
他剧烈的挣扎起来,左右扭动间就看见了白幼幼,然后浑身一僵,接着就哭了起来“白幼幼,白幼幼你终于来救我了,我知道错了,我真的好倒霉啊!谢谢你来救我呜呜呜…”
是狐业的声音。
听着他的哭声,白幼幼有些嫌弃的皱了眉“你别哭了行不行?”
她说道“你这是发生什么事情了?怎么这么惨都变成原形了,对了,现在也不是说话的时候,我们还是先出去再说吧。”
白幼幼说着,就提着狐业的后颈,翻墙离开了狐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