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子道:我说,趁现在没人,赶紧跑路得了。
韩兟嗤鼻道:这是什么破主意?
脑子道:不赶紧走,留在这里,难道不是美团给屎壳郎送外卖——送死吗?
韩兟道:万一苏珊大妈就在门外候着呢?万一刚一出门,就见有人过来打招呼呢?到时候我该怎么办?装失忆还是装傻?
脑子道:哪儿就那么多万一?继续在这里待下去,就是屎壳郎点外卖——直接等死吧!
这两句歇后语把韩兟给恶心的够呛,也不知道这脑子是怎么了,老是把排泄物挂在嘴上。好一会儿才道:好,有要去的目标吗?或者说,哪里才是安全的地方?
找个没人认识的地方,不就结了?脑子连想都不想,随口道。
韩兟摇摇头:先不说外面有没有安全的地方,就只说城堡外那片一望无际的森林,就不是我现在这身子骨能走出去的。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少年,能走多远?
这个嘛……脑子承认这的确是个问题。
第二,韩兟继续道:也别说走出森林后,最终能成功找到安全的地方。就说这城堡,你知道城堡的门口朝哪儿开,城门有没有卫兵把守,出入需不需要通行证?
这个嘛……
第三,就算出了城堡,最终也顺利的找到了安全的地方,可在这完全陌生的地方,该如何生存下去?更别说是身无分文了,就算有一大堆的钱在身边,如何保证没有人会见财起意?被人胁迫的时候,又拿什么来保护自己?
脑子彻底不说话了。
对外面的情况一无所知,同时也没有任何可以依靠的凭仗,就这样莽撞的投入到陌生的环境里,这样的行为,不能叫求生,只能算作死。
相反,要是找到机会,使出失忆模式来,那么这里将会很安全。至少,苏珊大妈到现在完全没有怀疑,韩兟根本不是她的少爷这一点。
听完韩兟的分析,脑子觉得有道理:好吧。那么,要怎样才能找到,甚至是制造出这个机会呢?
韩兟拿起一片三文鱼刺身,咬了一口,沉吟着慢慢咀嚼起来。
这是个好问题。本来这种问题应该是由脑子来
负责思考,并给出答案的,但鉴于它今天的表现,韩兟觉得,还是不要对它有任何的期待,而是自己思考的好。
毕竟,貌似到了这个世界之后,这脑子就没正常过。
“少爷,你……你把三文鱼给吃了?”
门口处,突然传来苏珊大妈惊讶的声音。
韩兟愕然回头。呃,苏珊大妈你这么快就回来了?可我还没有想清楚,该怎么告诉你我失忆了呢……不是,这玩意儿不能吃?
韩兟看了看手里还带着牙印的半截生鱼片。没错啊,这是三文鱼刺身,有什么问题吗?
嗯,根据苏珊大妈的表情来判断……看来是有。
“这个……”韩兟迟疑了一下,老实的道,“我饿了。”
人之所以会撒谎,无非是基于以下的两种原因:其一是趋利,其二是避害。当撒谎不能给人带来任何的好处,也不能让人减轻受到的伤害的时候,那么,谎言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这是韩兟很小就明白了的道理,嗯,是通过他老妈手里的竹鞭深刻了解到的。
眼下证据确凿,撒谎只会让苏珊大妈对他抱以更大的怀疑,信任值狂减,这种情况并不符合韩兟的期望。因此,尽管知道这个答案很可能会对自己不利,可在两害相权之下,韩兟还是选择了实话实说。
苏珊大妈一听说韩兟真的吃了,急了。当下二话不说,把手里的盆桶一丢,哐哐哐的像一头犀牛一样冲了过来。
见苏珊大妈来势凶猛,韩兟大惊,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错,可是再想后悔,也已经是晚了。慌忙跳起,双手乱摆道:“苏珊大妈,别冲动,咱们有话好说……”心想缓得一时是一时。
可韩兟的话音未落,苏珊大妈早已经欺身到韩兟的身前。只见她双手在身前交叉,右手左下,左手右上,倏地一下,反手擒住韩兟的腰,还没等他反应过来,苏珊大妈双手一较劲儿,韩兟一阵天旋地转,就发现自己被头下脚上的给拎了起来。
苏珊大妈倒举着韩兟就使劲抖,嘴里急道:“少爷,这是拿来给你擦屁股的,怎么能够吃呢?三文鱼里面可是有寄生虫的。”
“寄……寄
生虫!……呃……呕……”
一听到这三个字,韩兟的汗马上就下来了。
韩兟是南方人,受他父亲的影响,自幼好吃鱼生,也就是大家伙常说的生鱼片,刺身。
很多人以为刺身是日本特产,其实不是。
鱼生这种食物,在中国古代就有,其历史源远流长。至于其缘起何处,兴于何时,今人不得而知。但仅从成语“脍炙人口”一词中管中窥豹,也能知道,国人自古以来,最喜欢的食物,除了撸串,也就是生鱼片了。
炙是烤肉,脍就是生鱼片。脍炙人口原本的意思,就是烤串和鱼生贼好吃。
而且跟更受普罗大众喜欢的烤串不同,虽然现在喜欢吃生鱼片的人不多,可是在古代,生鱼片可更受欢迎,且喜欢吃的大多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因此从食物上的地位来说,生鱼片要比撸串高大上得多。
别的不说,光是从诸多鱼生大佬赞美生鱼片的诗句中,就可见一斑。这就叫有诗为证。
比如杜甫的《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里面就有这么两句:鲜鲫银丝脍,香芹碧涧羹。这里说吃的是鲫鱼鱼生。
又比如白居易的《秦中吟十首·轻肥》中写道:果擘洞庭橘,脍切天池鳞。这里说吃的是鲤鱼鱼生。
再比如辛弃疾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里叹的是: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这里说吃的是鲈鱼鱼生。
还比如司马光在《送巢县崔尉》里赞曰:银花脍肥鱼,玉粒炊香米。这里说吃的是银鱼鱼生。
而作为中国最著名吃货的苏轼则是更狠,“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吃的干脆就是剧毒的河豚。
瞧吧,赞美生鱼片的诗句那是不可尽数,大家伙儿倒是见过有几首诗是写给撸串的?没有吧。
那么,如此高大上的生鱼片是怎么传到日本的呢?
这事情,咱们还得从唐朝的时候说起。
初唐年间,打算通过百济登陆,然后迂回上岸的四万余倭族军队,(那时候还没起名叫日本呢,这真不是污蔑人家)就在白江口这个地方,给当时方州刺史兼百济海关关长刘仁轨同志,率
领的万余唐军给拦了下来。
刘仁轨问:你们这些人来这里是干什么的,是来旅游啊,还是进行商业活动啊,有没有携带走私品啊。麻利点,都过来登记。
哟,居然还随身携带了那么多的管制刀具!你们这是几个意思啊?什么,百济让你们过来帮忙打架的?
别扯了,玩假道伐虢这种把戏,有意思吗?你不知道三十六计这种东西,在我们这里连三岁小儿都知道吗?
真是鲁班门弄大斧,臭豆腐门前卖榴莲。你们想上岸,问过我大唐没有啊?
倭军统帅阿倍比罗夫:¥%@エロ#&*+%
嗯?刘仁轨发现这帮子野蛮人根本无法沟通。心想,无法交流也没关系,反正你几万人都拿着西瓜刀过来,总不会是来请我吃西瓜的吧?
行吧,既然讲不通,那就不讲。来都来了,那咱就打吧。
出于外交礼节,大家先是礼貌的互相问候了对方的老母,然后二话不说,双方直接开片。
阿倍比罗夫想,这大唐文官虽然长得一表人才,相貌堂堂的,可惜就是个智障,不识数!你没见我这儿的人比你多得多吗?四个打你一个,都还显得富余。
再说了,咱们是在打海战啊。我的船比你的船也要多出七八倍来。这一战打下来,谁输谁赢,你的心里难道都没点逼数吗?
阿倍比罗夫心想,海贼王,我当定了。
结果没料到,甫一接战,人多势众船多将广的倭军,竟然在唐军的手里连败了四回,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揍了个满头包。
阿倍比罗夫蒙了,闹不明白啊他。人少的一方居然追着人多的一方揍,这剧本不对!
刘仁轨也纳闷,这剧本是不对。这帮子人看起来那么多,可怎么就这么不禁打呢?
这一仗打的实在是太顺,直如破竹之势,顺利到打到后来,刘仁轨都没能打过瘾。老夫还没使上劲儿呢,你们就萎了?不行,得让你们感受一下我大唐对客人的如火热情。
临了,刘仁轨给放了一把火,让倭军也体验了一把火烧赤壁时,曹操当时的快感。
这一连串的招数下来,倭族人被虐的是欲仙欲死
。没法子,发现实在是打不过,于是果断认输。
这就是倭族人的优点,该装孙子的时候就坚决的装孙子,绝不认怂。从此甘心膜拜,跪舔大唐。
直至千载之后,大唐的遗风在日犹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