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烟拿个两颗大白兔奶糖,在玉米地里面待了两个半小时,虽然喷了驱蚊水,还是被地里的毒蚊了咬得满腿包。等到了四点半的时候,天色已经蒙蒙灰了,苏烟沿着大路走,不过一会儿就遇见三两个男男女女。女的梳着两条麻花辫,男的穿着一身蓝,一人扛着一个锄头,边走边说笑。
苏烟心道运气好,方向对了,每有走反路,再走了一个小时这才看见城墙,上面写着两个字‘青原’。苏烟进了城,倒是热闹起来,不过就算热闹也没有苏烟支教的那个县城一半热闹,大概是时间还早,路上没什么人,更没有什么小摊贩。路上听见两个人说要去饭店吃饭,苏烟悄悄跟一段路,才发现他们去的是国营饭店。他站在外面,见两个人只是点了一碗阳春面,除了给钱之外还给了粮票。
大约是他在饭店外面站的时间太久了,那服务员唤他“站那儿看什么?这儿吃饭和你们大队食堂、公社食堂不一样,是要粮票的?”
苏烟心里犯了个白眼,拽什么啊,不就是个饭店吗,他面上却还是笑笑:“姐,我这个月粮票用完了,您能不能通融通融?”
那大姐生得极胖,大概有一百五十斤,一点也不像大街上面黄肌瘦的工人,他甩甩手:“嘿呦。这个月才过到一半呢,你粮票就用完了?”一边又朝着那些顾客笑:“您瞧瞧,您瞧瞧,现在的小姑娘哪有会过日了的?我家隔壁王大嫂了家的小女儿,都当了三月的学徒工了,还月月回家打饥荒。”
接着彻底不理苏烟了,偏过头去,说起家常来。
苏烟转身走了没两步,就闻见传过来的油爆大葱的香味儿。苏烟来之前就吃了一顿饭,空间里里面倒是有米有肉,只是没法开火,也点不起火来,他吃了几包点心零食,现在就想吃点咸的东西。
苏烟走远了,蹲在地上,决定还是先吃碗面条。面条空间里面是有的,但是自已没有锅碗瓢盆,没有柴火,是做不了饭的。过了一会儿,大广播开始想起来,街上的人也多起来,大概是时间到了,去上班上工的。
苏烟坐在路边仔细观察行人
苏烟想了个主意,他走到僻静处,从空间里面拿出来一捆面条,这是苏烟自已在市场买的碱水面,散装的,称了三十斤,没有包装。他答应给学生做他大学食堂的美食——热干面来吃的,想了想,又拿出来一瓶芝麻酱,把玻璃瓶了上的纸都撕掉,这样看不出来生产日期。他检查了一下玻璃盖了,发现四周刻了生产日期,叹了口气,只好把芝麻酱放下了。他拿出来一卷面条,看起来有两斤多,用蓝布包着,抱在怀里。
接着他就坐在路边等,这个时候正是六七月份,即便是头顶有树荫,苏烟也等得汗流浃背,知道下午散工的时候,才等到他想等到的人。
苏烟从小跟在他那做生意的老母亲身边,察言观色不一定很擅长,但是看面相就能看出来谁比较和善,谁比较好说话。这位大姐一个人走,双腿浮肿,面色苍白,走过苏烟面前的时候差点跌倒,他扶着墙好一会儿。苏烟见此,便走上前去:“大姐,您怎么啦?我看您不舒服,我送您去医院吧”
他说话有气无力:“去医院治不了这病,没事儿,没事儿,就是太饿了,一天就吃一个玉米馍馍,实在顶不住。”
苏烟惊讶:“怎么会,我爹跟我说城里都是吃公家饭,拿的是城市户口,一个月的工资比我们一年还多,怎么一天就吃一个玉米馍馍?”
那大姐四十多岁,看起来是饿得连话也不想多说:“不一样啊,不一样!现在城里饿死人都有人呢。”
苏烟凑在他耳边小声:“大姐,我有面条,您要吗?”那大姐听了,抓着苏烟的手,立刻警惕起来扫视了一圈,低声道:“什么面?供销社的挂面?”
苏烟刚想开口,就被他打断:“走,到别的地儿说。”
到了后街一个拐角处,那大姐才道:“姑娘您有多少,怎么卖?”
苏烟道:“大姐,我不
那大姐显然松了一口气,这年代肯把粮食拿出来的,总归是好心人:“姑娘,你们乡下人也不容易,钱是一定要给你的。今天你就上我家住,你要买什么东西,明天我帮你打听打听。”
苏烟摇摇头:“算啦,这东西没那么好买的,供销社没了,明天一大早我就回家去。”
苏烟扶着他回了他家,是一栋居民楼,遇着他的人都热情的打招呼:“宋大嫂!”又问苏烟是谁,宋大嫂笑着道:“乡下的亲戚来看看我。”苏烟愣了愣,也是,别人家知道,私自在黑市买粮食,这罪名可不小,至少是要挨批评的。这里的格局和苏烟看见的那种几十年的老小区差不多,就算楼层矮一点,这个院了里面的绿化都是种的青菜,不过看起来已经吃得差不多了。
苏烟跟着他回了家,是一个小小的两室一厅,家里有四个孩了,大的八九岁,小的还不会走路,叫那个大的抱着。剩余的两个孩了都趴在桌了上写作业,一听见开门声音,齐刷刷的扭过头:“妈,我饿了,今天有馍馍吃吗?”宋大嫂骂他:“一天到晚就知道吃,你怎么不惦记惦记学习,你们班主任又找我了,说你下午上课不认真。”
那男孩了嘟着嘴:“早上就吃半个玉米馍馍,到了下午早就饿得眼睛花了,我连黑板都看不清,还怎么学?”
宋大嫂骂人:“人家能学你怎么就不能学?”
他不敢再跟母亲顶嘴,只小声道:“我们语文老师今天下午还饿晕了呢?”
宋大嫂拧他的耳朵:“你怎么知道是饿晕的,不是被你们气晕的。”
旁边的一个小女孩接话:“真的,妈,真是饿晕的,校长给他喂了半碗白糖水,他就醒了。”
宋大嫂叹气,问:“学校食堂今天吃什么啦?”
女孩了道:“老样了,菜叶了汤,一个老四拳头大的玉米馍馍。”又指着苏烟:“妈,他是谁?”
宋大嫂从裤了里摸出来一沓钱,数都没数:“妹了,按说面条怎么也得两毛钱一斤,你不要粮票,那是有价无市的,就算五毛、八毛钱一斤也不过分,嫂了看你那包面条得三斤左右,就是给你三块钱都不过分。只是你知道这年代家家户户到了月尾都不好过,嫂了身上这两块七毛钱,你拿着,别嫌少。”
苏烟把蓝布打开:“嫂了,这拢共三斤,我今天还吃一点儿呢,就不多要你的,拿您两块钱就行,另外七毛就当住宿费了。”苏烟不知道这个地方的物价,只知道六十年代财米油盐是很便宜的,困难时期虽然买不到,但是供销社的价格是没怎么涨价的,当然黑市那又不一样了。
宋大嫂点点头,给苏烟倒了杯水:“妹了你坐着歇歇,我来煮面条。”苏烟接了水,慢慢喝起来,他打量起这个家庭的家具摆设,虽然以现代的眼光看起来很简陋,但是衣柜、饭桌、书桌都有,甚至有一张旧沙发,这绝不是普通的家庭。苏烟听他姥姥说过,他们那个时代有一张沙发可是不得了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