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很大,坐拥人口近百万,是大唐第一大城;“长安”又“很小”,但凡发生新鲜的、有趣的,特别的事情,总能在第一时间传遍全城。
上至皇帝李治,下到普通百姓,许多人都听说了发生在“平康坊”大街上的那一幕,至于各种说法与评论,那更是不胜枚举,数不胜数。
反倒是谢岩,完全不知道所发生的一切,他在自己府中,闷着头一个人在组装“蒸馏石漆”的装置……
虽说和酿酒所用的“蒸馏装置”有些类似,但是考虑到“汽油”的危险性以及“提炼石漆”的重要意义,谢岩重新设计了一些诸如“冷凝”方面的装置,并且有意将之复杂化,以防止过于简单让旁人仿制,同时,命老张头亲自带人,严密把守安装“蒸馏器”的小院,除自己之外,任何人不得入内。
数日后,前往“延州”的老兵们终于赶了回来,看着他们用马车拉回来的一百多个装着“石漆”的陶罐,谢岩颇为有些苦笑不得,心说“用这玩意儿拉,也太浪费了吧。”
甭管是不是浪费,拉回来的几百斤“石漆”,用来做个小小“实验”,那还是够用的。谢岩二话不说,马上带着王三狗及另外两名老兵进入小院,他要亲自动手,完成这一重要的“验证”。
整整五天,谢岩反复验证了不下百次,终于得到了目前条件下,“提炼石漆”的最优方案,且最终结果和预先估计的相差不大,类似“汽油”的第一遍油,大概占比一成;至于二次“蒸馏”出来的,谢岩也闹不清是“煤油”还是“柴油”,又或者是混合物,反正看起来不是太清澈,用起来嘛,马马虎虎和“煤油”差不多。
接着,谢岩又花了两天时间,验证了一下“挥发性”等物理特性,并做好了相关记录,为后面的人进行进一步研究,做好了基础。
“谢卿家在忙何事?”李治在看了多篇奏章后,忽然想起来谢岩在“长安”,便顺口问了一句。
王伏胜立刻说道“禀陛下,奴婢听说,谢县子在府内搞什么‘实验’,似乎已快完成了。”
李治点了一下头,又道“差人去问下。”
“是,奴婢遵旨。”王伏胜应了一句,不过他太清楚皇帝为何有些迫不及待了。
自从知道修路的钱财有了着落后,皇帝修建比“秦驰道”还要好的道路,这个想法便愈发不可收,那可是超越“始皇帝”的大功绩,注定当青史留名,流芳百世!所以,李治召集宰相们商议了数次,却不料不仅没有得到积极响应,反而连最忠实的李义府都不是太赞成,原因就是看不出能够为朝廷带来什么利益。很显然,大臣们都不愿意,仅仅为了满足皇帝个人的私欲而耗费巨资,毕竟前隋灭亡不远,谁都害怕。
其实也不能说是大臣们鼠目寸光,毕竟隋炀帝杨广搞的诸如“开凿大运河”以沟通南北;远征“高句丽”以消耗门阀势力的背后意义,还不是这个时代能够看出来的,可以说,如果不是太急于求成和急功近利,隋王朝并不会二世而亡。
然而,大臣们看到的是,强大的隋朝,为了满足皇帝个人的,在一夜之间崩塌了,因此,在没有实际利益的情况下,任何人都不敢明目张胆地支持皇帝的想法。
正因为如此,李治才想到了谢岩,这个提出修路构想的人,应该是打开目前僵局的最佳人选。
王伏胜办事效率很高,当天晚些时候,即向李治回禀道“陛下,谢县子说了,已全部准备好,只不过谢县子又提出两个条件,奴婢不知当如何回复。”
“说吧。”李治淡然地道,或许他已经习惯了谢岩动不动整出点新花样的事情。
“谢县子奏请陛下,因其准备的物件比较特别,故请陛下允许其天黑后觐见;此外,还是因物件特别,请陛下准许其带两名‘皇家学堂’的学子一同觐见,以作为演示的助手。”王伏胜一口气把话说完,接着是大气也不敢喘的静待李治决定。
足足等了有一盏茶时间后,李治终于开口道“王伏胜,汝去告诉谢卿家,朕明日大宴群臣,不论他要演示什么,皆可作为助兴。”
王伏胜想都不想的领旨而去,他很清楚皇帝的心思,除了去通知谢岩以外,更重要是当面问一下,究竟“演示”什么?
皇帝想要知道的事情,王伏胜那是说什么也会办得到,等他匆匆忙忙去“谢府”跑了个来回,再回到皇宫的时候,已过了“子时”,纵然王伏胜有满肚子的话要对皇帝说,也只能等待天明了。
天色刚有些发亮,大唐皇帝李治便已醒来,身为近侍的王伏胜,第一时间就过去伺候着……并以最精简的话语,趁着皇帝梳洗的功夫,将昨晚去“谢府”的情形说了一下……
今日早朝,除日常政务之外,并无任何特别,大臣们依旧在人事任命和地方救灾等事务上,各自陈述自己的观点,至于皇帝是否采纳,那都不重要,起码是尽到了一个大唐官员的职责。
就在大臣们和往日一般“散朝”后恭送陛下离开后,准备走出“太极殿”时,忽然有宦官大声道“陛下有旨,晚膳宴请今日上朝之臣。”
突如其来的旨意,让整个大殿中的群臣们都为之一怔,每个人都在心里想着同一个问题——不年不节的,怎会突然宴请臣子呢?而且还指明了是今日上朝之臣,可见和一般的“大宴群臣”还有所不同,毕竟诸多品级、地位高的大臣和勋贵并不在此列。
既然事情透露着怪异,那自然会有人设法去弄清楚,只可惜,由于事发突然且时间仓促,直到下午,也不过仅有寥寥几人大致知道和谢岩有关,而内情则无法知道了。
不管知道或是不知道,皇帝设宴那必须得去,只是每个人心中都隐约感觉到“谢岩那小子,定然又弄出来什么新花样了。”
“太极殿”设宴群臣,并没有谢岩的份儿,好在他也不喜欢那样场合,能不去自是求之不得。
估摸着“御宴”已开始,谢岩带上王禧和石子,跟在由王三狗、老张头等十名护卫严密保护的一辆小马车之后,浩浩荡荡地向着“太极宫”而去。
御赐“夜间通行令牌”又一次发挥了它巨大的作用,谢岩一行毫无阻碍的来到皇宫大门之前。
“‘新安县子’奉陛下诏令,携‘皇家卫岗学堂’两名学生,入宫觐见陛下,望予通传。”谢岩站在紧闭的皇宫大门前,大声说道。
没有人回话,也没有任何动静,不过谢岩丝毫也不觉得奇怪,他只知道耐心等下去会有一个结果的。
过去不算太长时间,伴随着“吱——”的一声长音,皇宫侧门被打开了,一名不认识的中年宦官,带着两名小宦官及数名禁兵走了出来。
按常规,由小宦官先检查人身,后检查物品,禁兵和带路的中年宦官的负责监督。
不过今天有些例外,那中年宦官示意禁兵不要靠近,自己一个人,走到马车那里,仔仔细细里里外外的检查了一遍,最后眼睛落在四个陶罐之上。
已经完成检查的谢岩走过来道“此物吾以请王公公提前检查过,且贴有封条,还请公公仔细验看。”
中年宦官闻言点了点头,显然是知道这件事情,故而验看了一下封条之后,再对谢岩道“谢县子,请随咱家入宫。”
“多谢公公,有劳了。”谢岩非常客气地回了一句,紧跟着带上王禧和石子跟在宦官身后就入了皇宫,至于马车上的物件,不管是搬还是抬,那都是禁兵的事情,只要不离开自己视线范围,那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王禧和石子都是第一次走入“太极宫”,好奇的他们时不时的东张西望,尽管在黑幕之下,无法看的太清楚,但是巍峨的宫殿,雄浑的气势,依旧让他们感到升起敬畏之心,想来这就是皇家宫殿应有的气魄吧。
不知不觉,走到灯火通明的“太极殿”前,谢岩并没有走上台阶,而是直接向那中年宦官道“劳烦公公禀报陛下,就说吾已至殿前。”
“县子客气了,此乃咱家份内之事。”中年宦官说完即转身迈步走上台阶。
“太极殿”中,文武百官分列两边,各自居一案几之后,许多人摇头晃脑地欣赏着歌舞表演,同时品尝着杯中美酒与面前的各色美食。
而在大殿居中,面南背北之龙案后,大唐皇帝李治与皇后武媚,并列而坐,二人同时面带笑容,时不时地举杯浅尝,展现出一副龙凤和谐的模样。
一直伺候在皇帝左右的王伏胜,发现那中年宦官走进大殿,便向皇帝低语了数声,在得到允许之后,方才快步走过去询问,看到这一幕的大臣们,不管事先是否知晓,都隐约猜到,必定有事将要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