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收割庄稼的前一天,突然下了一场大雨,这一下令万陵县人都心里拔凉拔凉的,这样下法谁能承受的了。
好在第二天天气放晴,空气清新,万陵县人也不等什么开割仪式了,全家老少都下地收割庄稼去了。
“少爷,张源生来了!”
李昌宪正坐在椅子上闭目修神,冷不防地李柱从外面跑来了,下了一大跳。
李昌宪怒目而视李柱,怒斥道“怎么这么毛手毛脚的,张源生来就来吧,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你又不是第一天见到张源生的!”
刚刚做的美梦就这样被打搅了,换成谁也要这么生气,这个李柱我今天一定不会原谅他,一点要处罚他。
怎么处罚他呐?叫他去教学?不太好,他的教学水平太低了,太&bsp&bsplow了。
再把他安排到学堂了,小孩们该闹意见了。
帮白老头去收割庄稼?好像也不行,李柱没有干过农活,还不如自己呐,到时白老头又来抱怨他,你送来了一个祖宗怎么的?
还是在金钱上罚他最好,这个小子最爱钱了,每次没收他的钱,都跟死了老娘死的。
不对,他老娘已经死了好几年了,他老爹还在西域跟自家老爹混,还是一个光棍。
每次没收他的钱,他都在小本子上记着,李昌宪要了好几次,李柱都没有给李昌宪看。
这次一定重罚,你他把小本子交出来。
“这月的月薪没收!”
李昌宪狠狠地盯着李柱,冷笑了一声。
“啊!”
李柱一下子懵了,他过来是通知少爷一个好消息的,没想到少爷正睡着,李柱下意识地知道犯错了。
少爷,不是你说的吗?张源生来了要第一声通知他。
我虽然惊吓了你,你不能没收我的钱呀!
“少爷,我错了,请不要没收我的钱!我现在出去买零食都是借李虎儿的钱。”
李昌宪根本不理会他,拖拉着拖鞋往外走。
“少爷,不要没收了好不好,要不然这次的钱算做投资款?”
李柱突然想到了一点,投资款还能证明是自己的,如果没收了只能是少爷的了。
李昌宪走到门口了,突然想到一件事,“李虎儿哪里来的钱?上次还朝我借钱。”
李柱发现自己好像又说错了话,感觉又少了一个朋友,只能嗫嚅地说“李虎儿这几天帮白老头收割庄稼去了,他一个人能当几个人,挣了一点钱!”
“哦,不错呀,劳动光荣!”
李昌宪没有再说什么,令李柱松了一口气。
“张源生人哪?”
李昌宪站在院子大门外,外面一个人也没有。
“刚才还有很多人,我看见他领了很多人过来的,这下子去哪里了?”
李柱也很纳闷,他刚进去的时候人还在呐。
“去军营门口问问!”
李昌宪摆手让李柱去门口看看,他急忙转过身,又回到大厅里去了。
毕竟外面有点热,李昌宪也不是怕热,而是在太阳照射下,感觉不舒服。
还是大厅里阴凉,前后通风,喝点小茶,睡上一小觉,真的太美妙了!
不大一会,李柱回来了。
“少爷,张源生被老头拉到田地里收割庄稼去了。”
李昌宪没有一点惊讶,他心里清楚,一定是这样。
白老头都急上头了,看到张源生来了,还能白白放过不成。
要说在这次收割庄稼最着急的就是白老头了,他上年一下子承包了李昌宪的万亩田地,这两天正找人收割庄稼。
谁叫他下手慢了,前段时间忙着建房子的事,这猛的一下雨,他才想起来。
手下干活的差不多都被人预定了。
没有办法,他只好来求助李昌宪。
李昌宪也没有办法,能派出去的都派出了,总不能把县衙的人都拉走吧。
所以李昌宪想到了张源生,算算这段时间应该回来了,所以要白老头等一等。
这不张源生一来到,就被白老头拉走了。
“为什么来的这么晚?”
晚上时分,李昌宪终于等到了张源生等人,李昌宪一直想知道什么原因使得张源生来晚了,不是在他出发的时候就叮嘱他一定要在庄稼收割前到吗。
“回县太爷的话,我们也想急着来呀,但是要来的人太多了,我们没有办法,路上不敢行驶太快。”
张源生等人也是很着急,好多人在万陵县还有庄稼要收割呐。
但是船上这么多人,要是一不小心,行驶太快,触礁了,那就不是张源生等人能控制的了。
“这次招来了多少人?”
李昌宪问道。
“两千人!”
张源生的回答令李昌宪很吃惊,现在江浙地区招人这么容易了吗?
上次曹云去的时候没有多少人愿意来万陵县,毕竟江浙地方百姓生活虽然过的苦,赋税和劳役重,但是人都说好死不如赖活着,江浙百姓再苦,也好过万陵县这里贫穷呀。
“县太爷,不是好招不好招人的问题,问题是江浙一带有人起义了,我们这次去,正好碰上了,如果不是我们警惕,这次差点都回不来了。”
张源生也是害怕,本来开始招人很顺利,但是不知道是谁怎么走漏了风声,要不是方大勇等人提前查知,都被人差一点围剿了。
原因就是这两年江浙地区出现了一个摩尼教的组织,一直在江南地区传教,前年闹水灾的时候,稍微有点苗头,不过被当地官府压下去了。
今年灾民陆续返乡,还没有来得及休整家园,人力物力还未得到恢复和发展,但是官府又增加了赋税和劳役,再加上官吏掠夺勒索,所以有人以摩尼教为旗号,在江浙地区发动了起义。
当张源生离开的时候,起义的义军已经攻占六州五十二县,造成了江浙地区大量的人口四处逃难。
李昌宪听后沉默了,大晋朝乱了,这对于他这个小小的县令来说,不知道是好还是坏。
虽然万陵县离得远,一时半会影响不到万陵县这里,但是李昌宪打算开辟到江浙地区的商路,这不一下子泡汤了。
从万陵县到岭南府的道路也不知道猴年马月能修到头,如果按这样修路的方法,估计十年八年吧,那自己有的等了,总不能一辈子就留在万陵县吧。
既然江浙哪里乱了,到岭南府的道路又遥遥无期,那自己必须要寻找新的方向了。
李昌宪心中一动,不妨试试海路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