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接青英,顺带还秦婶子家的粮食。”
顾青竹顾不得休息,用家里的升子量出两斗米和一斗面,又额外多兜了两捧,另用袋子装了,青松则将剩下的粮食仔细藏好。
夜色朦胧,秦氏家里点着如豆的灯火,她正在灶上蒸窝头,氤氲的水汽更让狭小的厨房昏暗不明,顾青英和铁蛋蹲在地上用小棍逗一只缩成一团巴掌大的小乌龟,这是他们昨天在小水沟唯一收获,两人嘴巴里不停地嘀嘀咕咕,也不知说些什么。
“婶子,我今儿到县里买了粮食,谢谢你年里借我们米面。”顾青竹将粮袋放在厨房的桌上。
“这么急做什么,正月里的米面不便宜吧,这会子还了我,你们可有吃的?”秦氏给灶膛添了一把柴,拍着围裙上的草屑,走过来问。
“我们自个的,单留着呢。”顾青竹点头。
“那婶子也不和你客气了。”秦氏将米面倒在面桶米缸里,转头拧眉问,“你这丫头是不是又多给了?”
“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嘛。”顾青竹浅浅地笑。
“你这不负人的性子遇上好人自然好,若是遇上坏的,只怕要吃大亏呢。”秦氏在竹簸箕里抓了七八个现蒸的黄澄澄窝头,连带粮袋一起递还给顾青竹。
“我又不傻的,再说,我遇见的不都是像婶子似的好人嘛。”顾青竹也不推辞,接过窝头调皮地笑。
山里人实在,交好的人家相互借点米面油盐,更或者借点钱财救急是常有的事,无论时隔多久,借出的人家都不作兴催要,因为欠账的,手头一旦宽裕,定会及时归还。
还时,最忌讳谈利钱,欠账的只悄悄另给些添头做谢便是了,借出的人家也不会白收,随意再给点什么,哪怕是一点吃食或者菜蔬,亦算作礼尚往来,两家的交情就是这么一点点积累起来的。
“我说青英咋那么讨喜,原都是因着有你这样的姐姐,最是会哄人。”秦氏虚点了点顾青竹,抿嘴一笑,“你大概才回来吧,要不,别做饭了,把青松叫来,在我这凑合吃一碗粥得了。”
“不了,不了,青松焖了红薯粥,我这就带青英回家了。”顾青竹摆手,转头唤青英。
“阿姐,小乌龟为啥不出来,它死了吗?”青英指着地上的壳,嘟着小嘴问。
“呸呸,童言无忌,童言无忌!”秦氏听到这话,连连朝门外吐口水。
自打铁蛋爹去世了,秦氏最忌讳说死字,她在人前要强又泼辣,背地里仍是个独自抚养儿子过活的苦命女人,她心里的怕和难比旁人多得多。
顾青竹半蹲下来,一手揽着铁蛋,一手摸摸妹妹绒绒的头发,笑着回答:“天这么冷,它本该躲在沟底沙泥里睡觉,你们这么折腾,它当然不乐意啊,等再过些日子,听到草里有虫子叫,它就能出来陪你们玩了。”
“原来是这样。”顾青英似懂非懂地点头,转而一本正经地对铁蛋说,“我这会儿要和阿姐回家了,等明儿,我们再找青川哥哥挖沙吧。”
“嗯,你拿着,过天我找你玩。”铁蛋将小乌龟塞到顾青英手里。
“好。”小姑娘毫不推拒,将小乌龟像她哥夹书似的夹在手上。
“这是铁蛋捡的,你怎能不知谦让?”顾青竹弯腰劝妹妹。
“让青英拿了去养吧,啥活物到了我家憨小子手上,都挺不过三天,小鱼小虾之类也就罢了,这乌龟可不能白丢了性命,不然就真造孽了。”秦氏揽着儿子,笑着说。
“嗯,我自个愿意送青英妹妹的,真的。”铁蛋点头如捣蒜地说。
“阿姐,婶子和铁蛋哥都说给我了。”顾青英眨巴着大眼睛,天真无邪地说。
顾青竹无法,只得将抱着乌龟的顾青英带回家,又郑重其事地找了个破口的陶罐放乌龟,一时没有沙,只找了些碎松针茅草盖着,暂且凑合一下。
给青英细细洗了手,三姐弟坐下吃饭的时候,外间的天色已经完黑透了,凌冽的山风呼啸着直往门缝里钻,锅里肉包子香气弥漫,在这样的寒凉夜里让人倍感温暖。
“阿姐,县城远不远?那里有没有饴糖卖?”顾青英仰着小脸,迫切地问阿姐。
她年纪小,除了顾家坳,她还没出过山呢,县城对她来说,实在太神秘了,至于饴糖,是去年青川偷偷给她尝过一小块,那是用一只羊角在挑担子货郎手里换的,她一直记得那个齁甜齁甜的味道。
“姐姐今天只顾着买粮了,下次,下次一定给你买,好不好?”顾青竹有些内疚道。
“那个太甜了,还是肉包子好吃,嘻嘻嘻。”顾青英摇摇头,笑眯眯地啃肉包。
“青竹姐,你回来没?”竹篱笆外突然传来青川急急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