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守活寡的女人
陶桃醒过来的时候,发现自己湿漉漉的躺在河边。
她是意识先醒过来的。
因为身边有许多人围观,陶桃又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便干脆继续装死。
大家议论纷纷。
这孩子可怜呐!她妈在她很小的时候被洪水冲走了,她爸刚走没几天,她又掉进了河里,不知道能不能活过来。
应该没问题,刚才让她躺在牛背上让牛走了一圈,她肚子里的水都倒出来了。
若是回不了魂,会不会是她的妈妈见她一个人在这边可怜,想把她叫走了呢?
不会吧!兰香那么善良的人。
再说了,桃子不是有婆家的吗?等一年以后脱了孝服,就可以过门了。
交她“桃子”,难道这个身体的原主也叫陶桃?
陶桃赶快搜索原主留下来的记忆。
确实,她也叫陶桃。
这是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末,具体的时间是1976年的3月1日。
也就是恢复高考前的一年。
这个时候,依然还是集体合作社。大家每家每户有劳动力的人,都去参加劳动,根据劳动表现,计算工分,丰收两季和年底,根据工分分粮食和钱。
一年前是吃大锅饭,后来才改成了集体劳动,成果分到家庭,个人可以自己做吃。
原主的妈妈,在原主三岁的时候,被洪水冲走了。
那天,她一个人在河边洗衣服,这边艳阳高照,但是上游却暴雨如注,所以上游的河水突然暴涨,成洪水之势汹涌而下,浑然不觉的原主的妈妈,猝不及防的被激流而下的洪水裹挟进河水里卷走。三天以后,大家在下游的河滩边找到她的时候,她已经面目全非。
原主的爸爸虽然性格粗矿,但是他是一个重情重义的男人,在原主的妈妈死了之后,她一直一个人待着原主过,把原主宠得不像话,就按村里人的说法,那就是把原主养成了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废物。
原主的老爸是在十天前去世的,他死得蹊跷,整个人趴在村后的山路边,后脑壳被钝器所伤。
虽然也报案了,但是那时候能破的案子很少。
所以陶桃的这次任务就是,查找杀害她父亲的人。
原主今年才十六岁,是一个高中生,因为父亲宠爱,虽然生长在农村,却几乎没有做过农活,最多就是会种点蔬菜,做做饭,收拾家里。
原主有一个娃娃亲的未婚夫。
他叫田亮,今年十八岁。
田亮有一个二十二岁的哥哥,生下来的时候窒息,身体发紫,影响到了智力。
田亮出生的时候,也跟他哥哥的情况一模一样,那时候原主的妈妈兰香刚从外面的村子嫁到梅花村,兰香刚巧到田亮家借东西,看见刚刚生下来的孩子生命垂危,一家人慌得又哭又怕,兰香见状,用嘴把田亮嘴里的痰吸出来,不仅救了田亮一命,田亮的智力也没有任何的影响。
所以在原主两岁,田亮四岁的时候,两家定了娃娃亲。
那时候不重视读书,田亮小学毕业就回家帮忙务农,他身体结实,庄稼活样样精通,在庄稼人眼里,这样的人在村里的所有后生中,也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好了。
而原主,在她母亲去世以后,父亲陶福根就把所有的宠爱都投注到了她身上。
那时候没有高考了,但是他依然让女儿上到了高中。
一方面他觉得一个人有点知识还是挺好的,另外一个,他舍不得女儿回家务农。
原主的父亲去世以后,田亮家却提出来要退婚。
原主受双重打击,精神恍惚,在洗衣服的时候,不小心一头栽进了河里,幸好河边洗衣服的人多,把她救了上来。
其实,原主早灵魂出窍了,现在,是陶桃的灵魂进入到了原主的身体里面。这个身体才算是活了过来。
捕捉到了这些信息,陶桃对自己目前的处境有了大概的了解。
她突然听到有人说:“桃子现在还不醒过来,要不要给她做人工呼吸,你们谁会做人工呼吸。就像是电影上的那样。”
“我会做。”村里的赖三道。
大家见是他,都哄笑了起来。
“赖三,你不会是想趁机占便宜吧!”有人直接点破了他的心思。
在陶桃的记忆中,赖三是一个四十多岁没有老婆的猥琐男。
陶桃一个鲤鱼打挺坐起来,因为用力过猛,她一阵眩晕,她伸手抚住了额头。
“桃子醒过来了,桃子!”
隔壁邻居王秀英和你的女儿吴小芳扶住了她。
这个王秀英是一个寡妇,母女俩相依为命,但是王秀英性格泼辣,在梅花村算是吵架第一能手。
吴小芳是原主的朋友,她们同龄,而且从小到大一起上下学,关系很好。
吴小芳比原主长得高,还壮实,为什么说是壮实,而不是胖,那是因为吴小芳的肌肉是紧实的有力的,吴小芳的身体健康又灵活。
她力气挺大,能挑起跟成年男人一样的份量,她做事利索,性格也直爽,跟原主在一起,她常常充当一个做姐姐的角色。
在原主的爸爸去世之后这段时间,吴小芳母女俩对原主是颇多照顾。
吴小芳的手里拎着陶桃的洗衣桶,快言快语的道:“桃子,你的衣服我已经帮你收拾好了,咱们回家去。”
陶桃站起来走了两步,却发现身体很沉,脚步却虚浮着,所以走得摇摇晃晃的,要不是王秀英母女俩眼疾手快扶住了她,她差一点摔倒。
陶桃心里暗道:“这个身体也太弱了吧!简直就是力不从心,得好好调理一下。”
王秀英干脆往陶桃面前一蹲。
“桃子,来,我背你。”
“这……怎么行?”
吴小芳却把陶桃一推,陶桃便趴到了王秀英宽阔厚实又温暖的背上。
王秀英两手一兜,拽着陶桃的两条腿往上一颠,陶桃就被她背到了背上了。
无奈自己的身体实在是太虚弱了,陶桃只得乖乖的伏在王秀英的背上。
毕竟是天天下地干活的农村妇女,王秀英把陶背到家,轻松得像背一个小孩,都不带一点点的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