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夜晚,月朗星稀。晚来风静,人声幽微。
两架马车先后在司马府门前停下。
因为老司马项兖的大丧,整个司马府现在仍处在一片哀伤的气氛之中。
院子里仍旧搭着灵堂,项安端正地跪在堂前,为老大夫项兖守着灵。
端木易随着芈平到此,还未走进院内,芈平借着醉意,便开始嚎啕大哭起来。
端木易担心他意识不清,难免磕碰,便赶忙上前扶住他。
院内守灵的项安这时也匆匆来到院门前。估计也是听到了芈平的哭声,不知发生了何事,才出来察看。
谁知,芈平一见到项安,反而哭声更加悲痛。他走上前去,一把拉住项安,歇斯底里地说道“堂叔……项祖父怎么就这么走了!……堂叔……你和我……从此都没有家人了……”
芈平稀里糊涂地高声哭喊着,项安则在一边安慰着他。只有端木易,听着芈平的话,越发地糊涂起来。
芈平管项安叫堂叔?可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论,这两个人都不应该是这种关系。
正奇怪间,项安已经扶着芈平,把他迎入了府中。
端木易跟着两人穿府过院,进入正堂。
入了正堂,三人安座下来。芈平在项安的安抚渐渐平静下来。醉意更浓的他,竟直接倒在堂中昏昏睡去。
项安怕芈平这般会着了风寒,便遣了几个下人就地布置了卧榻,好让芈平在堂中安睡。
直到一切安置好,项安才又重新回到位置上席地坐下。
这时,端木易终于忍不住提出了心中的疑惑“刚才芈平管你叫……堂叔?”
项安本正用衣袖擦拭着额上的汗水,听到端木易的问题,手上的动作逐渐停下,轻声应道“这件事说起来牵扯得就多了。先生知道,项老大人是我的养父。但先生只怕不知道我的生父是谁……”
尽管项安面带微笑,却仍是难掩他双眸中的黯然。想比芈平,项安确实沉稳也内敛得多。
“恕在下孤陋寡闻……”端木易答道。
“啊,这个怨不得先生。是我一直没和先生提起过。”项安低声说道,“我生父也是曾经的楚国公子,一生于异国他乡流离,晚年才得意回到故土。”
“芈离?”端木易脑海中立刻浮现起那个楚国小公子来。
“先生果然是他们的故交……”项安依旧苦涩地笑着。他双眼投向远方,似乎在回忆着什么。
对于端木易能说出自己生父名讳这件事情,项安似乎并不意外。
端木易好奇地问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项安收回目光,慢慢解释道“我本是父亲的遗腹子。那年父亲在异国屡遭迫害,后来又误饮毒酒。无奈之下,他才踏上了回国的路。只是这一路艰险,虽然有义父的舍命相护,待回到楚国之后,却仍旧已是家破人亡。先父那时已经出生了的孩子都死在了路上,还有那几个姨娘也都不行罹难。我母亲是唯一一个活下来的家眷。那时,她已有了三个月的身孕,腹中的孩子,就是我。”
“后来呢,怎么你又成了项家的孩子?”端木易追问道。
项安继续讲道“家父回到楚国后,便毒性爆发,奄奄一息。后来倒是公子通,也就是如今的君上,收留了我们一家。那时义父为报答他的恩情,替他发动了宫变,助他登上了君位。也正因如此,我们才重新得以在楚国光明正大地落下脚来。”
这时,端木易点头应道“此事我也知道,芈平便是那时被我带走的。可我记得当时项大人对我说过,他之所以襄助公子通,原因并没有那么简单。”
对于端木易的说法,项安没有予以否认,而是平静地说道“这之间的原因,待我把一切说完,先生自然会懂的……”
“在下洗耳恭听。”端木易道。
接着,项安继续解释道“君上临位不久,先父便去了。只留下母亲和尚在腹中的我。父亲临去世之前,留下遗愿,让我出生之后,认项大人为义父,亦入项家宗室,不再以熊姓芈氏自居。”
“这又是所为何故?”端木易不解道。
项安回忆着往事,面色凝重“父亲有两重意思。一来,我入项家之门后,便算是与王公贵族彻底划清了界限。我对君位没有威胁,楚公便也不会再为难我。二来,义父为了守护父亲,几十年来始终未曾婚配,更没有后嗣传承。因此,把我交给义父。也是为了成全他的后继有人。”
“那你父亲这里不就相当于无子了吗?”端木易不懂芈离的做法。因为他想不明白,得是什么样的感情,才能让他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但听项安答道“我最初懂事之时,得知了自己的身世,开始也与先生是同样的想法,认为太过不妥。毕竟存后一事,太过重要。哪有什么感情,足以让一人放弃自己的后人,来成全另一人。可后来,我渐渐明白了。对于义父来说,无论先父怎么去补偿他,都不为过……”
这个答案,让端木易对芈离和项兖之间的关系更加好奇起来。
想起曾经问起两人之间的事来,两人总是三缄其口,端木易便向项安打听起来“我以前听公子离提起过项大人与他之间的渊源,但始终没有解释清楚。不知到底是怎么回事?”
项安沉默了片刻,终于开口说道“义父他……不是楚人……”
端木易虽然有些意外,但却并不惊讶。因为楚人并不排外,虽然外来之人不能位极人臣,但想在楚国生活下去,却也并不困难。
谁知,项安紧接着又说道“确切的说,他不是楚地华人,而是南荆蛮族。”
“他是蛮人?!”
这下,端木易倒是大吃一惊。荆楚多蛮夷,南蛮子虽然生活在楚地,却一向于楚人互不干涉,更加不会甘心平白无故地在楚人手下为奴。
只听项安缓缓解释道“嗯……楚国虽据有南荒广阔之地,国中却诸族杂居。这些南蛮子虽未蒙开化,但素来好勇斗狠,因此管理起来并不那么容易。先前的历代楚公都以怀柔之策安抚之,可即便如此,南蛮依旧屡屡生事。因此,自大楚若敖始,至霄敖、蚡冒,再到如今的楚王,都不断地开辟山林,教化诸民,对于生事的南蛮部族,则剿而灭之。若敖十七年,西南诸蛮作乱,大楚往而征之。那一年,先父公子离未满十岁,却也跟着一同前去平乱。”
说到这里,项安顿了顿,脸上多了几分垂怜之色,想必是那场战事异常悲壮。即便只是听前人诉说,也已足够让他心中不忍。
果然,项安继续讲起了那场战争来“两军战得极为惨烈,江水被尸骨截断,青山被鲜血染红,叛乱的南蛮部族几乎被灭族。只有一个少年留了下来,那便是义父。”
“照你这么说,项大人的族人都死于楚人手里。他又怎么会甘心在楚国寄人篱下?”端木易诧异道。
项安摇摇头,回答道“说来也是机缘巧合。义父并非叛乱的部族之人,他的族人也死在那个部族手里。楚人这么一来,反倒是替义父报了仇。楚军在屠杀叛军部落的时候,也将义父当做了敌人,本来就要将其斩杀,是先父出面救了他。”
“原来如此……怪不得当年我问起项大人的此事时,他会闭口不言。灭族之祸,独活之苦,只有经历的人才会懂……”说着,端木易想起了自己的经历。不由得心中生起同病相怜之感。
见端木易忽然脸色变得悲戚,项安以为他也只是感慨于项兖的苦难,便也双眉颦蹙,接着说道“嗯。先父得知义父的凄惨身世以后,也对他颇为照顾。也正因如此,义父便对先父更加的忠心耿耿、肝脑涂地。”
听罢项安的话,端木易不由得感慨道“为人主者,心怀宽仁,为人仆者,忠肝义胆。这样的主仆关系,当真羡煞旁人。后来呢?”
“后来的事情,就和先生有关了……”项安说着,把目光再次投向端木易身上。
“和我有关?”端木易一脸茫然。
“先生刺杀了当时的楚公,公子坎继位,先父被迫远走他乡。”项安平淡地解释道。
这时,端木易才明白项安说得是何事,赶忙面有愧色地说道“啊,此事当真是惭愧……”
但见项安依然神色平淡,说道“也怪不得先生。这条路本就充满着淋漓的鲜血,欲行其道者,也该早已学会直面惨淡的人生。只是,义父他……”
“项大人怎么了?”端木易追问道。
项安目光中再次浮现出感伤之色,说道“义父那时已经娶有妻室,而那夜,义母正是临盆之时。义父为了保护先父,撇下了他们。”
“没想到我那时走错的一步,竟害了这么多人。项大人居然也从未因为此事对我有过怨恨……”
得知自己无意间竟害得项兖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端木易更加自责起来。
项安在一旁说道“义父为人虽然粗糙,但却明辨是非。他不怪你,是因为他知道你也是受了别人的蒙蔽,并非有意为之。不过此后,义父心中便始终有着一个解不开的结,在那之后,他便再也不论婚配之事。”
“项老大人果然是有情有义的真男儿。”端木易不由得更加钦佩起项兖的为人。
接着,项安又说道“但事情却也并未结束。后来义父护送先父归国,义父之所以会义无反顾地助公子通夺位。便是因为这件事——义父的孩子并未遇难,而是被公子通救了下来。”
听项安说到此处,端木易已然猜到了结局。从未进过父爱的父亲,一般不会被孩子承认。于是,他说道“父子重逢,但结果只怕没有那么好吧。”
果然,项安点头应道“如先生所料,那个孩子并不愿意接受义父。义父对他心中有愧,倒也不曾逼迫于他,就托人辗转地多给了他一些照顾。只是,此事让义父心中的郁结更加深了些。”
“所以,让你入项家,也是为了解开项老大人的心结。”端木易顿时明白了芈离的用意。
螟蛉有子,蜾赢负之。
虽然是螟蛉之子,项安却承载着项兖对芈离的忠心和芈离对项兖的垂爱。
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一对主仆,早已超越了主仆。甚至可以说,两人已经成为了知己,成为了远超骨肉手足的异性兄弟。
院子里的夜风里,阵阵蝉鸣声渐起。
斯人已去,生者长哀。
端木易和项安同时陷入了沉默。
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个时候,沉默好过一切的言语。
因为缅怀,往往无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