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宋恒和赵香儿带着自家的东西就去了村口,准备坐牛车去县城。
两人一人背着一个大框子,手上还拿着一个大包袱,一路上惹得行人都纷纷回头看。
“娘子,把东西放下歇会吧”,到了村口后,眼见牛车还没来,宋恒对着赵香儿说到。
“没事,我不累”。
赵香儿昨儿回去后就一直在家里收拾剩下东西,她之前只是把两人的衣物用包袱收拾起来,剩下的什么都没干,这回收拾他又把厨房里的米面都放到框子里,家里的鸡蛋装到篮子里,把家里剩下的菜能装的都装了,能带的厨房用品都带着,被褥也都带着,这样去县城里就不用买那么多东西,还能省点银子。
宋恒本来想着只带些衣物被褥即可,剩下的都放家里,县里也可以采买,结果今天早上看到这些,他属实有些不敢相信。
赵香儿告诉他,她给家里还留了一床被褥,回来的时候不用担心没有地方住,屋子里也锁起来了,地窖里有她之前腌制的菜,还留了一些白菜土豆这些不容易坏的菜,还留了一些糙米和高粱米。
剩下的这些要是不带着等他们下回回来肯定会坏的,还不如带着走呢,省得花银子买了。
没一会车夫来了,宋恒说可以多给他几个铜板,只要他能把自己送到巷子门口就行了,平日里坐牛车都是到县城门口的,今日东西多,两人带着走过去怕是要走不少路,更不要说两人还拿着这么多的东西了。
车夫收下多余的铜板,还帮他们把东西一起放到了车里。
牛车在路上缓慢的行驶着,赵香儿坐在后面,看着自己离村子越来越远,不禁潸然泪下。
宋恒见状拍了拍她的肩膀安慰道:“好了,又不是不回来了,过段日子咋们就回来看看”。
老秀才上午给学生上完课后,就让他们都回去吃饭了,自己坐在门口嗮太阳。
“先生,这是我姐让我给你送过来的东西”,赵云儿把东西递给了老秀才。
老秀才抬头一看,接过了她手中的东西,从口袋掏出了麦芽糖给她,让她去玩去。
信封上的字他熟悉的不能在熟悉了,就是宋恒的字,这一串钥匙,估计就是他们家的钥匙。
老秀才打开信封,看完了信后,叹了口气,把信装了回去,随后就进屋了。
牛车把宋恒和赵香儿送到了以后就走了,索性这个巷子口第一家住的就是钱婆婆家,
宋恒打开门,发现方华也来了,就站在院里读书呢,旁边还有一个女人正在洗衣服,但不是之前他们来的那一个,相必是方华的妻子吧。
方华的妻子乔氏虽然也是个农村人,但是她爹是秀才,她也是认得几个字的,看她身材圆润,面庞白皙,一看就是从小没受过苦的。
“宋兄来了,赶快进来,弟妹也来了啊”,方华看见宋恒连忙放下手中的书,过去招呼到。
“嗯”。
“娘子,你过来,也帮弟妹搭把手啊”,方华冲着自家媳妇喊到。
“好嘞”,正在洗衣服的乔氏把手洗了洗,立马过来接住赵香儿手中的包袱。
两人帮着宋恒把东西放到了房间了,赵香儿瞅了瞅这房子,还不错,挺大的,基本家具都有呢。
“好了,你们收拾吧,我和你嫂子就先出去了”。
“多谢方兄了”,宋恒开口道。
“客气了,我们也是昨天才来的,这不是都收拾好了吗,你们赶紧收拾吧,我和你嫂子就先出去了”。
“嗯”。
“相公,这间屋子不小啊,租金怕是不少吧”,赵香儿打量着屋子。
“还好吧,我们之前看了一个,比这个还小呢,价钱还比这个贵呢,这个房子说起来也可以了”,宋恒边收拾东西边说道。
“你去把东西放回去吧”,钱婆子回来后着自家儿媳妇说到。
“嗯”。
“你那位同窗也带着媳妇过来了”?听到动静后钱婆子看着方华开口道。
“刚来不久”。
“院里那边我让人搭了两个灶台,你们两家到时候一家一个”。
方华看过去,果然院里多了两个简易的棚子,他本来还以为是这个婆婆盖来给自家用的,没想到是给他们准备的灶台。
“好”。
“钥匙什么自己去配,东西也别搞混了,省得到时候扯不清那可都是一堆麻烦事”。
“知道了,婆婆”。
“好,我进屋去歇会去,一会他出来了,你告诉他就好了”。
“嗯”。
“相公,你说这钱婆婆怎么这么奇怪呢,一天天的冷淡的不行,我昨儿找她说话,对我爱搭不理的,还有那个儿媳妇也是”,乔氏看着自家相公说到。
“可能是不喜欢说话吧,不过没事,这不是宋兄的娘子也来了吗?你以后和他一起说话就行了啊”。
“好,衣服我给你洗好了,我给你晾着,你好好读书啊。一会啊我带弟妹去集市里逛逛去,熟悉一下,也能拉近我们的关系”。
“好”。
宋恒和赵香儿把屋里收拾好后,两人就出来了,看着门口里装着的厨房用品,一时不知道放到哪里。
“宋兄,那里有个棚子,钱婆婆说是给我们搭的厨房,一家一个,你挑一个放进去就行了,钥匙自己配就好了”,方华冲着宋恒说到。
宋恒看过去,发现这个简易版厨房还不错,顶上也盖住了,里面还有两个大缸,能放米面,也不用害怕刮风下雨天,门能关也能开。
“好”。
“弟妹,来,我帮你收拾,让你相公去读书吧,读书人最重要的就是读书了”,乔氏一把夺过宋恒手中的框子,随后拉着赵香儿就进去了。
“弟妹啊,你多大了”?
“十七了”。
“那你比我小一岁,我啊今年十八了”。
“弟妹,你没孩子吧,成亲多久了啊”,乔氏边收拾边问道。
“没有,去年成亲的”,赵香儿开口道。
“哦,这样吧,一会收拾完了,我带你去县城里走走,我啊,昨天下午才来,东西都没有置办,只带了被褥和毛巾之类的,你啊陪嫂子一起去吧,就当是逛街了”。
“好啊,一会就去吧”。
“嗯”。
“你这东西带的可真齐全啊,连鸡蛋都带着,还有菜,你可真厉害啊”,乔氏抄帮赵香儿收拾,边感叹。
“家里也没人啊,放家里也没有用了”。
“弟妹,你家就你和你相公两个人啊”,乔氏突然开口说到。
“是啊,平日里相公在书塾读书,家里就我一个,现如今我和她来了县城,家里也没有人了”。
“拿可真是好啊,我啊,就没有这么好的命啊,我婆婆啊天天在家里找事,什么都让我干,公公也每天摆个脸给我瞧,日子一点都不好过,你想想我在娘家的时候,那里受过这种委屈啊”。
乔氏他爹是开学堂的,她娘也就他这一个女儿,自然心疼的不行,在家里几乎都不干什么,家里条件也不错。
没想到嫁给方华以后,天天被她那个后娘磋磨,一想到这里乔氏就有些生气。
偏偏他还是她长辈,她也不能说什么。
赵香儿看着油罐摆在灶台上,看见里的油不多了,准备一会去买点。
“嫂子现在出来住了,以后啊会越来越好了”。
“这个是肯定的,还是自己过日子好啊,不用看人脸色,好了咱们收拾的差不多了,弟妹咱们去买东西吧”,乔氏开口道。
“好”。
“嫂子,你家里还缺什么啊”?
“什么都缺,我和相公来的时候,除了被褥和衣服什么都没带,我婆婆把厨房里的东西看的可紧了,平日里还上锁呢,所以啊我要买好多东西呢,一会啊把你的框子借我用一个”。
“好”。
“对了,咱们还得买柴火回来,不然做饭都做不了,这里也不是咱们村里,没有捡柴火的,都是自己掏钱买的”。
“知道了,多谢嫂子提醒”。
“我回屋拿点银子,咱们走吧”。
“好”。
赵香儿对着正在看书的宋恒说完后,就带着一两银子出去了,她要买的东西说起来也不多。
但是乔氏就不一样了,锅碗瓢盆,菜,鸡蛋粮食什么的都得买呢。
“弟妹啊,你看那是米店,咱们进去吧,我去称点米去”。
乔氏昨儿才来县里,一来县里还挺新鲜的,和方华逛了一大圈,吃了不少好吃的。
今儿早上方华出去买了包子回来给她吃,这眼瞅着就到中午了,总不能一直在外面吃吧,这花的银子就跟流水差不多了,日子还怎么过啊。
所以看到赵香儿来了,她就想着和赵香儿一起出去采买东西,过日子还是得精打细算啊。
就算眼下他们手头宽裕,但还是得存着钱,以防万一,要是以后要用钱没有了,有他们受的呢。
与其到时候求爷爷告奶奶的,人家还不乐意给你呢,不如现在就精打细算的过日子,这都是乔氏她娘在她出嫁钱告诉她的。
“好”。
两人进去后,发现店里不光有米,还有面呢,乔氏每样买了些。
后来又去买了油盐酱醋茶这些,乔氏告诉赵香儿县里人跟村里人不一祥,不是在厨房烧开晾凉用碗喝水的,得买一套茶具,把水倒到茶壶,在倒杯子里喝。
这也是她昨儿看钱婆子和儿媳妇在院里喝水的时候发现的。
赵香儿听到这里也买了一套,性价比不错还好看的茶具。
路过的时候看到樵夫提着两捆柴,两人一人买了一捆柴。
其实也可以用炭火做饭的,两人想了想还是买了柴。
一来炭可比柴火贵多了,不太划算,到时候还得买个小炉子,锅也得买个小的才行,二来两人经常用柴火做饭,用的也顺手。
后来乔氏买了菜和鸡蛋,在买了一套锅碗瓢盆,算算她买的所有东西加起来总共花了快三两银子,乔氏还是很心疼的。
赵香儿在家里带了不少东西来,就买了一套茶具,和一捆柴,花了一百五十文。
买完后,两人背着框子回去了,乔氏手上还提了不少菜,赵香儿还帮他提了一篮子鸡蛋。